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设计】请根据在中学所学的声音共振现象及原理,以"有趣的共振现象"为题,写一篇说明文。【训练思想】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  相似文献   

2.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于这一人物形象,评论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在笔者看来,她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待人处世不卑不亢,追求爱情不温不火;虚伪世故中透着善良,冷酷无情中透着睿智。她对于封建道德没有采取对抗的姿态,却也不是一味的顺从。她的悲剧不是抗争者的悲剧。而是殉道者的悲剧。正因如此,她的悲剧命运更是揭示了封建道德的冷酷无情,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3.
人们读了《红楼梦》,有的喜欢黛玉的多愁善感,才华出众;有的喜欢袭人的温柔和顺,处事稳重;有的喜欢湘云的意气风发,争强好胜…… 我读《红楼梦》,则喜欢宝钗.我喜欢宝钗够聪明,懂得适者生存;我喜欢宝钗够成熟,懂得经世致用. 不喜欢宝钗的人,皆因她太聪明,一个人步步为营到扮演任何一个角色都能恰如其分,这使旁人觉得恐惧.特别是在电视剧宝玉大婚一集中,黛玉命在旦夕,可宝钗却面带笑容,那笑容中还隐藏着几分得意,可想而知宝钗是何等自私.因此,宝钗城府深、心机重、冷血无情的形象深深烙在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4.
第五册第二单元写作训练的内容是: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说明文要写得形象生动,融知识性于生动有趣的说明之中,使人喜闻乐见,取得更好的说明效果,从而达到传播普及知识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形象生动呢? 形象说来就是要做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所谓“一个中心”即选择好形象生动说明的角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说明中心。这是写好这类说明文的前提。所谓“两个基本点”是指:(一)适当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寓抒情于说明之中,前者如《蛛蜘》一文中对蛛蜘捕捉各种飞虫生动传神的描写,增强了文章趣味性;后者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结尾以抒情的文艺性笔调对春蚕吐丝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行了赞美。其形象生动之处不言面喻。  相似文献   

5.
作文难写是吗?写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答:缺少材料。有的同学可能觉得生活太平淡了,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出来说说的,即使有一些事情.也都是属于鸡毛蒜皮类的小事。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同学来说。我们的确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有限的生活经历中,挖掘出富有意义的材料来的。在"语文课堂"这个栏目里,从2005年第九期开始,我们每月推出一篇作文课堂的教案与学案,针对作大中的疑难杂症,每月解决一个问题。已经发表了7篇课堂作文的教案与学案,这些做法,得到了广大语大教师的一致好评,每一篇教案与学案虽然不能说是十全十美,但它的确给很多学校的老师带来了便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期是学写说明文。欢迎广大读者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把自己最拿手的绝活奉献出来,我们择优刊登。来稿请注明"语文课堂"。诗时机成熟,我们将采纳读者的建议,争取出版"语文课堂"教案与学案的单行本,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聊一聊】说明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接受,而平铺直叙的文章,是很难让人提起阅读兴趣的。因此,写说明文除基本要求如准确、清楚、简明、生动外,还要讲究生动形象。应当指出,说明中的生动形象与记叙、抒情中的生动形象是有区别的。记叙文的生动形象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目的是要通过生动的形象去感染、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而说明文的生动形象只是为了把说明对象描述得更通俗、更浅显、更易懂。  相似文献   

7.
人的心竟这般脆弱,禁不得丁点儿折腾,真是红尘烦事多恼人。难怪有人说:人是最麻烦的动物,怎比得一棵花木那般娴雅安静,难怪《红楼梦》中黛玉泪尽思返,宝玉终享不尽荣华福禄而落发为僧,也难怪十二金钗个个未遂心愿.走向了生命轨迹的尽头。作为十二正钗的薛宝钗本也是  相似文献   

8.
人的心竟这般脆弱,禁不得丁点儿折腾,真是红尘烦事多恼人。难怪有人说:人是最麻烦的动物,怎比得一棵花木那般斓雅安静,难怪《红楼梦》中黛玉泪尽思返,宝玉终享不尽荣华福禄而落发为僧,也难怪十二金钗个个未遂心愿,走向了生命轨迹的尽头。作为十二正钗的薛宝钗本也是一个命途多蹇的女子,然而她和她的行为却更多了些争议。  相似文献   

9.
高考结束后,考生作文往往成为热门话题,“少见真情实感的文章”“考生缺少真情”“矫情太多”“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等议论再一次响起。“考场里难见真情实感的作文”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现象,从一线的教师到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专家都做过不懈的努力,但到目前为止,“考场难见真情文章”这种事实丝毫没有得到改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笔者依据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对此探讨一二。原因之一:考场作文的特质是追求统一性“考场作文追求统一性”是由考试的本质决定的。考试的本质在于“公平性第一”,这样才有可能保证考试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我的语文课都选择带有一定思维色彩的教学形式,但一直不受好评。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当不再是从小学至初中都在进行的、有关“语文”的基础知识教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应当为学生创设一种思辨的课堂,去引发学生深层次的理性思考,让他们稚嫩的思想在宁静而热烈的思考和探讨中逐渐走向成熟,让他们的人生因为思考而灵动丰盈。  相似文献   

11.
披诗入文,让我们的文章绚丽华美、摇曳生姿。但是我们要知道,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我们不能"为赋新诗强说愁",不能为了引用而引用,不能为了卖弄而引用。  相似文献   

12.
她,饱读诗书,严守礼仪,从不失大家风范。她,沉默。隐忍,安静,事事谨慎为之。她。文墨不输黛玉。相貌尤胜可卿,才能堪比凤姐,女红不下袭人。袭人曾说:“宝姑娘原配牡丹花。”是啊。牡丹乃群芳之首,宝钗实在是当之无愧。可在后世的“金陵十二钗录”中,世人将她归之其二。居黛玉之后。世人皆肯定了她的才貌。但却认为黛玉的性情更胜于她。这也许是因为她的“无情”——  相似文献   

13.
一篇说明文,如果只是枯燥乏味地说明,就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也就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只有生动形象,才能给读者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如何才能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我们不妨学用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泣红传》是重庆作家吴传之的长篇小说。作品虽然只是对知青一代平凡琐事的罗列,但通过设置隐含情节等结构安排,在平凡之中仍能看到一幅真实生动的芸芸众生相,体现了特定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6.
薛宝钗作为一个受封建道德影响至深女性,她有着作为一个女人的动人之处,但在对待各类人的态度及其行为语言上却依旧是无情的,动人是外在的画皮,无情是其内在的本质,宝钗的悲剧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剧,封建束缚是其无情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中,“世外仙姝寂寞林”与“山中高士晶莹雪”是美的双璧。如果说林黛玉是一种“理想美”,那么薛宝钗就是一种“现实美”的典型。长期以来,在《红楼梦》所塑造的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中,宝钗无疑是最难定性的一个,也是最具光彩的一个,她在人生道路上生机勃勃,灵活稔熟地把握着生活的技巧,立意塑造着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宝钗形象的塑造具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钟珊 《考试周刊》2009,(52):57-58
本文实录展现了教授说明文的一种创新性尝试,其目的是既教会学生科学、准确、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又让学生说明事物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文学气息,采用了直观生活学习法,让学生从〈动物世界〉的解说词中学习语言,先学后练,边学边练.练习的结果证明,直观生活学习法贴近学生的思维,易于掌握,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生动说明的要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薛宝钗在她的《咏白海棠》诗中,以花拟人.实际上描绘了自己的形象。她自夸身心俱洁,是“淡极”而“花更艳”,俨如道德的形象化身。但曹雪芹却委婉喻示:宝钗其人“任是无情也动人”。她工于心计,矫情做作,挟德与术收拢人心,不动声色地争夺那“无情”的“金玉良缘”。宝钗其人虚伪得“动人”,其诗亦虚伪得“动人”。  相似文献   

20.
人在一生中会面临许多挑战,也正是这些挑战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就业制度改革前,各类学生毕业分配由国家大包大揽,就职者到了单位也是抱着“从一而终“的想法,没有多少选择.现在社会就业机制活跃多了,不仅仅在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时实行双向选择,自谋出路,而且工作后在不同单位之间跳来跳去对一些人来说也已是家常便饭.于是,尘世中就多了很多关于就业和求职的故事,有的故事平平常常,没有多少峰回路转,起伏跌宕,有的故事却充满求职者和招聘者斗智斗勇的玄机,有的甚至包含了很多的辛酸和曲折.各种各样的故事沉淀下来,就成为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