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天成是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羊的门》中的主人公,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传说的人治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产生专制独裁温床的萎缩的隐退的人性仍普遍存在于民众之间,当年的社会仍然需要这种既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又能独挡一面,呼风唤雨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不少著名作家都推出了新长篇,如阿来的《空山2》、池莉的《所以》、张炜的《刺猬歌》、李佩甫的《等等灵魂》等。然而,除了阿来的新作依然保持着《空山》系列的气韵,其余的都令人失望,或大失水准,或顺着以往的衰落轨迹继续下滑。倒是两位较年轻作家的长篇颇有可观处,盛可以的《道德颂》感情丰沛,刁斗的《代号:SBS》寓意精微,虽有缺点,但中气十足。更新锐作家的几个中篇也有出彩处,王维廉《非法入住》以实写虚的功夫、晓航《论我们灿烂的生活》与当下都市生活对接的能力、王松《守夜人的阳光》沉稳的叙述功力,都可圈点。"80后"两位作家也令人欣喜,笛安的《莉莉》以童话的方式写成长经历,张静的《珍珠》以荒诞的笔法写现代体验,感受真切,有新异之感。此外,迟子建的《福翩翩》、张惠雯的《如火的八月》都写贫贱生活的爱欲亲情,前者写老夫妻的温暖,后者写小儿女的绝望,都能动人。  相似文献   

3.
家族小说《羊的门》中的乡村国民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封建家族化中的国民性格呈现着多种病态特征,对此,20世纪的许多作家曾给予不同程度的审视和批判。世纪之交,长篇小说《羊的门》立足于现代乡村,多层面考察了传统宗法化与现代权力世俗化联姻背景下乡村国民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特征,深刻揭示了国民性格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艰难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河南作家李佩甫的《羊的门》和张宇的《软弱》都是以豫中平原作为故事发生发展背景的长篇小说,一写乡村,一写都市,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从各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内豫中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活,本文以这两部作品为例,对作品中蕴含的豫中文化展开论述,剖析其文化内涵和具体表现,以期对豫中文化做较为全面的阐释和总结,两位作家对豫中文化既有感性的直觉,又有理性的认知;既有认同肯定的地方,也不乏反思批判之处,从而使作品的文化主题得到了深刻的发挥和表现。  相似文献   

5.
《蒙面之城》的主题非常严肃,它对现代文明进行了大胆的置疑和反叛,对生命本真意义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也蕴含着强烈的形而上的哲学意味,并且具有浓郁的文化人类学色彩。  相似文献   

6.
《羊的门》中,孙布袋为性欲出卖尊严,为性欲人性扭曲裂变。他的一生与女人息息相关,可以说年轻时等待女人,拥有女人时折磨女人,后半生一直在为女人报复他人。透过那扭曲变态的外衣,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挣扎与撕裂,是一种痛苦,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坛的历史和学的现实显示:世纪之交的中国学要在吐故纳新中走向现代化,离不开对人类生存的历史与现实的理性审视与批判。本在对《羊的门》的主题意向的剖析中,认为这种批判应体现在对世俗政治批判,人性批判和化批判三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8.
食色性也。中国人不能离开,世界也不能离开,如果说解决了这两大问题,我看世界就会太平许多,起码不会有这么多的战争和恐怖主义,吴三桂不会起兵,特洛伊战争也不会发生。吃饭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能指,从中可以发现众多的社会景观,不同的人生态度,甚至不同的政治立场。“食不言”是一种日常礼仪;“朱门酒肉臭”是阶级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着劳动人民的心声;鸿门  相似文献   

9.
《长恨歌》,此恨绵绵无绝期。我想,什么才是不变的呢?什么才是我们追求的相对永恒呢?什么值得我们用尽心思去看去想去琢磨呢?王琦瑶这个女人光华的一生讲述了许多,生动贴切,那大上海曾经风云一时的女人,经历了上海小姐——名嫒——大人物的偏室。其实她的一生只在那一时闪了些许光芒,但这些却耀了她一生,让这光的余辉照亮了她的背影和生活的地方,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0.
《生命册》是李佩甫对中原大地关注思考的集中表现,是对人生命运追寻与叩问的深度表达,是李佩甫创作以来思想艺术的结晶。在访谈中,李佩甫针对访者所提问题主要从作品中的命运观念、人物形象、中原书写、艺术手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解答。  相似文献   

11.
1 契机与动因“海派”一词始于晚清同治光绪年间绘画中的“海上画派” ,因此画派风格有趋时媚俗之风 ,因而被同行中以书画陶冶性情的传统画派称之为“海派” ,此时的“海派”一词除了有点门户之见外 ,并无多大贬损之意。但发展到“海派京剧” ,其贬损意味就较明显了。盖叫天、周信芳们把烟火、大炮甚至真马真狗搬上舞台 ,文唱武打尽量追求刺激 ,以迎合上海市民的审美情趣 ,这在衷情传统戏曲的中国人眼中无疑是“野狐禅” ,“海派京剧”由此得名 ,其贬抑之意十分明显。1934年 1月 10日 ,沈从文先生在大公报上发表《论“海派”》 ,在中国文坛…  相似文献   

12.
16年前,青春年少的我,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朋友处偶遇霍达老师的《穆斯林的葬礼》,便借来读,熬了两个通宵,终于看完,才发现眼中全是泪水。从没有一本书,使我如此痛苦过。看到最美丽的少女只留下一缕香魂,最纯洁的爱情只留下思念,最完美的理想只留下遗憾,悲痛不断地折磨着我。  相似文献   

13.
也许是受到矫枉过正的影响,也许是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的表现似乎成了文艺反映的真空,鲜有成功的文学创作.文学艺术中没有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没有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形象,没有了荡气回肠的伟大气概,也就没有了骨气,患上了严重的软骨病.固然,机械地表现它不对,但漠视它当然也不可取.如何面对这段历史,并艺术地再现这段历史,的确是小说家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军旅作家徐贵祥近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做了可贵的尝试,并以此获得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相似文献   

14.
《世道》以史诗性的笔触描摹了中国农村50年的沧桑风云和历史的巨变,小说无论农村生活的内容,还是叙事的真实和典型人物的塑造,都给我们厚重的历史思索。它似乎有意与当下创作走向“偏离”,给我们文学以更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16.
古汉字的形义,蕴含了传统文化的大量信息。生活中,与羊有关的事和物,必定会在汉字的形义中得到全面的反应。通过对《汉语大字典》"羊"部204个字所蕴含的文化涵义的剖析,揭示出了蕴含在"羊"部字所记录词汇中的部分华夏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7.
情爱一直是作家们关注的话题,而女作家尤甚。张洁以主流话语走向文坛,在经历了痛苦的追寻、偶像的崇拜、理想的幻来隍,就近以《无字》超越了她以往对情爱的认知,并表现出对主流话语的解构与反叛,显示出深刻的文化反思意味。  相似文献   

18.
社会生活的高度政治化是北京城市文化的显著特征,居于其中的人们受到较深的影响。《玫瑰门》中司猗纹对政治极端敏感,一生追逐权力,将邻里交往看作政治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政治型人格的体现。司猗纹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城市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通过和《长恨歌》王琦瑶形象的对比,可以看出京都文化在参与个体人格构建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佩甫的长篇小说<城的灯>具有明显的男性化女性叙事的特点,男性作者塑造了一个具有中国传统道德品质的女性形象,并将其"圣母"化来作为弥合城乡差距、解救乡村困境的工具.这种"女性叙事"反映了当代男性作者及其代表的社会主流话语所持有的女性观念依然打上了深刻的男权烙印和男性中心意识.这种女性观念是男性对女性自以为是的"圣母"想象,是女性叙事的谬误.  相似文献   

20.
描写古夜郎兴衰的长篇小说《夜郎遗踪》 ,在历史资料奇缺的情况下问世了 ,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小说对着重表现的历史时段 ,其选择是精心得当的。小说在典型环境的刻画、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组织上下了功夫 ,具有相应的艺术真实性。小说最大的不足是语言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