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所形成的方外世界,是诗人作为逃避现实世界的理想王国。唐代佛教、道教的发展跌宕起伏,但唐代文人对佛教、道教并不计较其高下,而是一视同仁地当作一种方外世界。由于李唐王朝与道教的特殊因缘和皇帝对佛学禅理的推崇,佛道二教弥漫社会各阶层。文人们是最先与其接触,受其影响最深的阶层。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2.
论孟浩然隐逸思想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浩然隐逸思想的成因极为复杂,主要是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宗教的影响,包括儒教的"无道则隐"、佛教的超脱尘世苦、道教的逍遥人生的影响;二是历史上消极遁世者的影响;三是地理环境的影响。此外,孟浩然游访寺庙、道观的活动对他隐逸思想的形成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孟浩然佛道诗占其存诗总数的五分之一,这类诗表现了孟浩然对佛道的向往及其领悟佛法大义的感受,尤其通过渲染环境的幽绝静谧传达出其坐忘入定之心,这类诗的成功是与佛道的妙悟对孟浩然的影响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一生出入佛道,在“三教合一”的顶峰时代,从陆九渊“心”义出发,潜引佛道理论,融合佛道思想,正所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由此构筑了“此心即理”、“致良知”的心性学说。  相似文献   

5.
一、主题说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情寄南山,归隐园田,这种志趣,不只内化在了唐代诗人们的心中,更时时回旋在唐诗的创作当中。但是,细究起来,却不难发现,“南山”背后,掩藏的是诗人们不同的情愫:有人确是情爱“南山”、身归园田,如暮年时的王维、白居易;有人则是仕途踬踣、放浪“南山”,如失意时的李白、杜牧;有人只是意寄“南山”、示其高洁,如早期的丘为、孟浩然;  相似文献   

6.
一、主题说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情寄南山,归隐园田,这种志趣,不只内化在了唐代诗人们的心中,更时时回旋在唐诗的创作当中。但是,细究起来,却不难发现,“南山”背后,掩藏的是诗人们不同的情愫:有人确是情爱“南山”、身归园田,如暮年时的王维、白居易;有人则是仕途踬踣、放浪“南山”,如失意时的李白、杜牧;有人只是意寄“南山”、示其高洁,如早期的丘为、孟浩然;[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巴蜀地区的佛道相争自南北朝时期即见端倪,至唐代前期愈演愈烈,双方施展各种手段,激烈地争夺信徒,以扩大本教影响,当时佛教似乎占有明显的优势。玄宗朝大力推崇道教却并不抑制佛教发展,但道教得到了朝廷的更多支持。佛道二教在玄宗时就呈现出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的趋势,到了中晚唐时期,最终形成三教“殊途而归、体本无异”的和谐共存局面。巴蜀地区具有深厚悠久的道教文化传统,唐代该地区的佛道之争颇具代表性,是我国中古时代佛道关系发展历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位地道的隐逸诗人.一生没有入过仕途。其实,孟浩然的内心世界,既有儒家的济世用时,也有道家的避世归隐.又有佛家的无欲无我。本文拟就孟浩然的山水诗,分析阐释其中蕴含的这些复杂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中的佛与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一、《水浒传》中的佛道描写,反映了“水浒”时代是怎样的社会宗教现实?二、大量的佛道描写对《水浒传》的结构、情节及人物刻画,有哪些影响和推助?三、透过《水浒传》中佛道人物的塑造,看《水浒传》的作者有怎样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张华 《培训与研究》2008,25(3):55-57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由于其诗中颇具禅宗之意境而被誉为“诗佛”。但是由于唐代“三教并重”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士人的文化积淀及其特殊的人生经历,老庄道家思想对其诗歌风格与意境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王维的诗歌中若隐若现,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美学风格和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1.
当一种文化移植到其他国家时,必然会和本土文化产生冲突。所以它必须改变自己的教父以适应新的环境。佛教在传入中国以后,佛、道、儒之间冲突不断,日渐调和,从而使禅宗从原有的厌世苦行的佛教转变为中国化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2.
陈子昂现存诗歌120余首,其中仙道诗就达40首,约占总量的1/3。陈子昂之所以如此大力地创作仙道诗,除了他本身具有浓厚的道家、道教情怀外,还与他的人生理想、生活经历等密切相关。所以,考察这些仙道诗,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陈子昂的神仙情怀,更可以从中管窥他对待仕途、对待人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文化有强弱之分,在历史长河中,文化也表现出优交劣汰的现象。但是在文化交流中,两种或是多种文化能否共存,不仅是民族选择文化的结果,还有国家强制力的参与和干涉。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土以后,特别是在唐代,日益中国化的过程中充满了国家的强制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长生殿》中流露了浓重的佛道思想,戏剧情节历经儒、释、道三种境界,爱情与兴亡两大主题也流露了浓厚的人生空幻感。剧作浓厚的佛道观念深化了全剧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生活在玄学、佛学盛行的时代 ,但其思想仍以儒家为本 ,同时也接受了老庄与佛教的影响。在他的诗文中 ,可以体味到儒家的浩然正气与安贫乐道 ,道家的避世隐遁与生寄死归 ,佛家的无常空幻与无我忘物。他受儒教的影响 ,具有严格的律己精神和浓厚的伦理观念 ,却又丝毫不受繁复的礼教的束缚 ;他具备道家消遥旷达的人生态度 ,但却不放荡不羁与傲慢无礼 ;他领悟到了佛对人生的无我解脱 ,却一点也不坠入空虚。他的这种独特的思想与生活态度融合了儒佛道三家思想的精华 ,形成了一种高尚而超脱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6.
作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既高度忠实于历史,又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包蕴着丰富而深厚的思想内容。《三国演义》的思想结构,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儒、释、道的互融、互渗和互补。本文就《三国演义》所表现出来的佛道思想及其对这部小说艺术构成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大宋宣和遗事》是一部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的话本小说,也是现存宋元讲史话本中较为完整的一部作品。文章紧密结合作品所处的宗教历史背景,从作品中多处体现的佛道思想及所蕴含的天命观这一方向切入,以实例为印证,试对整部作品进行剖析,来发掘其文学艺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明代通俗文学作家冯梦龙思想上受正统的儒家影响,创作也受到晚明李挚和王阳明哲学思潮的濡染和市民阶层思想的影响.但由于晚明社会佛教中国化和道教的成熟,也由于历史上佛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内容及艺术形式的影响,使得冯氏的"三言"也体现出了佛道教义、情境、形象的影响痕迹,它构成或影响了"三言"中许多篇目的情节内容,成为"情教"的手段,有些篇目也直接宣传了佛道哲理.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由一僧一道开篇,将佛道文化融入全书,展现出佛道相融并存的社会文化现象。小说揭露和批判了“现实”世界里佛道的“伪”,以突显“虚幻”世界的“真”。作者通过对贾宝玉和众多女性人物的塑造,生动阐释了佛道文化的众生平等思想。同时将佛道文化指向更为深刻的认知层面,主要体现在“由色生情,传情入色”的禅悟以及道家的“崇阴”观念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李洵 《文教资料》2013,(31):152-154
李斗是清中叶重要的戏曲家、诗人。《奇酸记》是李斗现存两部传奇作品之一。该剧根据小说《金瓶梅》改编。分析《奇酸记》传奇中所体现出的佛道思想,并与《金瓶梅》小说进行比较,有利于理解李斗的人生观和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