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世记     
5亚当和夏娃从大厅中走出来,夏娃低声说:"到我房间里来。"亚当随夏娃进了她的房间。刚一进门,夏娃就把门关上,一脸凝重。  相似文献   

2.
<正>同学们,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关于“人类从哪里来?”的讨论经久不息,在古时候,神创人的神话,在世界各国都有流传。我国古代就有女娲娘娘捏土造人的传说,而在西方,亚当与夏娃的故事则广泛流传,上帝先造出男人亚当,再用亚当的肋骨,造出了女人夏娃,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禁果     
《圣经》上说,神造亚当,并用其骨中骨、肉中肉造夏娃。伊甸园是他们的家。果树编织了伊甸园,它们有为延生命而生,有为识善恶而长。按照神的话,生命之树长青,而智慧之树寿短。要不是蛇的引诱,夏娃和亚当会遵神旨,以生  相似文献   

4.
一生的选择     
我用亚当的那份痴情,告诉手中的笔——你是我的夏娃,你是我一生的选择。当年,在寂寞的丛林里,夏娃这样问亚当:"你只爱我吗?"亚当笑了:"是的。你是我一生的选择。"如今,那片丛林里蓦然出现了无数新事物——  相似文献   

5.
朋友     
《学苑教育》2012,(20):1-1
朋友意味着你伸出手去可以握到另一只温暖的手,在你无所傍依时感受到爱的光芒的包围,在焦虑和孤寂时得到灵魂的安妥和告慰。朋友是兄弟、姐妹、伴侣、知音,理想的夫妻关系也正应如此(亲密,又保护着对方孤独)。看来,夏娃和亚当是人类最早的朋友的原型,上帝正是按照这个榜样来启示人间、设计人类未来的。所谓骨中之骨、肉中之肉不仅仅针对男...  相似文献   

6.
问:男女之间的问题似乎人人都明白,但又说不很清楚,你对这个问题有研究吗? 答:我不是一个基督徒,从不相信耶和华取下亚当的一根肋骨造就了夏娃的说教。但作为一个历史科学工作者,却从这则神话中看出了历史的影子:男人与女人原本一体,也只有回归一体,人类才能繁衍和生存。  相似文献   

7.
杨紫瑜 《文教资料》2010,(17):16-18
在《失乐园》里,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代表,也是英国清教徒祖先的体现。弥尔顿在刻画这两个形象时,赋予笔下的人物以一种新型的思想意识。弥尔顿笔下的亚当、夏娃,并非是迷恋于天国乐园,超凡出世的人类原始的祖先,而是积极面向现实,肯定人生,执着尘世的人间的楷模。在描绘这两个形象时,诗人明显地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亚当与夏娃代表的精神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生命之歌     
生命缘何而来?坂坂中国古代神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抟土捏了些小泥人放在地上,那些泥人便活蹦乱跳起来,变成了人。于是,地球上便出现了人类。坂坂西方《圣经》说:上帝先造了亚当之后,从亚当身上取了一根肋骨又造出了夏娃。亚当和夏娃繁衍了生生不息的人类。坂坂在同生村关于生命,如泣如诉的神秘歌谣中,诉说着一个凄美动人的人和鲸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爱的箴言     
1《圣经》上说,上帝制造了亚当,然后又从亚当身上取下肋骨创造了夏娃。——这便是人类的两位始祖。如此说,亚当身上包含着夏娃,夏娃身上也包含着亚当。——这便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全部奥秘。2山是男人,水是女人。水中有山的倒影,恬静的水  相似文献   

10.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中外有许多神话传说。西方有上帝创造亚当、夏娃的传说,我国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那么,女娲究竟是如何造人的呢?传说,女娲是一个人身龙尾的女神。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她就在天地间到处游历。  相似文献   

11.
黑色幽默文学中的回归意识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60年代美国出现的黑色幽默文学,展示了人类面临的困境,作品对美国民族和人类自身文化的尼采式的反思和批判,宣判了人类传统的价值观念的衰落与变异。同时,又有一种回归现象闪烁其中,这使黑色幽默文学有了超越它所描绘的和展现的人类困境的意识,揭示了人类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中发展自调的机能,从而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文化意义,构成了黑色幽默文学的回归意识。 一、亚当与夏娃的形象——回归现象的提出 在黑色幽默文学中,特别是冯尼古特的一些作品中,出现了亚当、夏娃的意象。他们做为人类祖先的代表,给作品注入了深邃幽秘的意蕴,就像音乐中的暗示主题。 《五号屠场》中,毕利逃难途中,备尝艰辛,还遭到同伴毒打。毕利他们被德军抓住了。毕利的眼睛盯在德军班长穿的靴子上。小说交待,德军士兵曾开玩笑说,如果往靴子的深处看,将会看到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毕利不知道,可是,竟然也在靴子上看到了亚当与夏娃:他们赤身裸体,是那么天真烂漫,快乐无比,真是落落大方哩!这一意象,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不仅仅是作者的黑色幽默。这是毕利等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对于亚当,夏娃无忧无虑的、快乐的幸福生活的心向往之。 亚当、夏娃的意象,体现了遭受了智慧的悖谬与痛苦的成熟的人类,对于自己初始状态的向往和回?  相似文献   

12.
本文审视了马克·吐温作品中创作的一系列"陌生人"形象,发现这不仅仅是作家进行小说创作的文学手段,而是"陌生人"具有三重内涵:漂泊无依的"异乡人"、格格不入的"局外人"和个体存在的"寂寥人"。作家的思考由己及人、由个体到整体,"陌生人"这一形象所体现的是他对整个人类存在的哲学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由此,"陌生人"所承载的最核心的形象内涵是马克·吐温对人类终极关怀的"人道主义者"。  相似文献   

13.
卢桂芳 《师道》2020,(1):14-16
我对乡土文化的兴趣起源于十多岁时对自己身世的思考: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在我的家乡,卢氏家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全东山镇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着三十一个自然村,唯有我们家姓卢。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人类哲学史上最著名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到哪里去?"便在我的潜意识里萌芽。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电脑》2008,(3):32-33
世界上最早的职业一个外科医生、一个建筑家和一个政治家在争论谁的职业是这个世界上最早的职业。医生说:"上帝创造了亚当之后,在亚当身上取了一根肋骨又创造了夏娃,那就一定需要外科医生来  相似文献   

15.
活力一派     
在中国南方的领头大城——广州,学生们的生活可谓包罗万象,精彩纷呈,多姿多彩。按照圣经故事的说法,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地球开始出现人,延续到今天,才有你我的出现。夏娃,作为当时世界上惟一的女性,会怎样看待当时世界上惟一的男性亚当呢?我们不得而知。在安定繁荣、时尚潮流、尖端科技的环境中生长的广州女生,又是怎样看待不再是惟一,而是满街跑的广州男生的呢?试论一二。  相似文献   

16.
《小读者》2007,(9)
"石头上青蛙怎么跳"顺时针和逆时针的速度是一样的。"谁是赢家"先取者赢。"父亲给的遗产在哪里"拴在钥匙上的古币就是父亲给她的一大笔财产。经过查百科辞典后,她发现这是一枚价值昂贵的古币。"三人中谁是工人、战士或学生"C是工人,A是战士,B是学生从条件②可判定C不是学生,从  相似文献   

17.
<正>亘古以来,人类便开始了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哲学思考。作为一名课程建构者,我们同样需要思考"这门课程是谁""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此,才能更好地将国家课程变成学生素养和能力,真正实现学科育人功能。如何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实现课程由"云端漫步"到"落地行走"?结合多年实践,笔者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与体会。一、学会上位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一.苹果与宗教苹果与西方文明的渊源起始于《圣经》中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偷吃禁果的故事。据《圣经》记载上帝造人之初,亚当和夏娃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里,但上帝告诫亚当和夏娃绝对不要偷吃园里的两棵树,即生命树和智慧树上的果子,否则必然会也严重后果。但他们没能经受住诱惑,夏娃受了蛇的诱惑,吃了智慧果,并且给亚当一个,亚当同样也吃了。上帝震怒人违背了他的命令,把他们赶出了  相似文献   

19.
夏艺 《海外英语》2012,(22):216-217
女性批评主义者历来指责弥尔顿为厌女症患者,他们认为在《失乐园》中,弥尔顿将夏娃描写为一个"诱惑者",正是她诱惑亚当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才导致了人类的堕落。他们还指出弥尔顿笔下夏娃从属和弱势的地位是上帝创造之始就决定的,因此是为男权主义的正言和辩护。但本该文分析弥尔顿虽然被时代所局限,受当时男权制观念的影响,认为男性确实比女性优势。但他决不是一个厌女症患者,因为她所创造的夏娃具有许多闪光点,是一个一反传统的女性的新形象。他所创造的夏娃可以说是对当时所盛行的厌女症的一大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玉兰花     
在我星期四的绘画班中,有位学生每次上课总要带许多玉兰花分给同学,所以一到星期四就变得馨香满室。我曾经好奇地问这位学生:“你哪里来这么多玉兰花啊?”“我从家里树上摘的。”“每次去摘不是很麻烦吗?”我问。“麻烦也值得。”她笑着说:“这是祖母教我们做的。每年到这个季节,我家的树上就开满了玉兰花,朋友来访,总是一进门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