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结合智慧环境下新工科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析现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问题,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主导的“两上一下”新工科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主导的“1+1>2”新工科混合式教学模式。两种模式优势互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了学习效果,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问题,分析当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从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考核方法、教师团队建设和学生思政教育等五个方面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背景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是目前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普遍问题,在授课中注重提升实践能力已经成为研究生教学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通过以资源与环境领域的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环境污染化学课程为例,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工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的现状,从课程特点、案例选择、案例编写、课堂讨论、教学效果等方面,探索了专业学位硕士...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知识和能力培养体系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等工程人才。本文依据文秋芳提出的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施框架,从内容链、管理链、评价链、教师链四个维度构建了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学术精神为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实现立德树人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高校课程思政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保障,工科人才是中国未来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坚力量.应切实分析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以及高校培养工科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以及工科人才的特征,提出从教师考核制度改革、教师课程思政培训、教师教学模式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以及学生考核制...  相似文献   

7.
全英文教学是近年来为提高大学国际化水平的新尝试,本文根据目前在工科非留学生中开设全英文课程存在的语言、教学模式、课程和教材选择以及实验教学的相关问题,通过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给出了这些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全英文教学的改进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冠疫情背景下“云”教学的大规模应用,给研究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良机,也凸显了研究生思政课改革的迫切性。基于此新发展阶段,文章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几个关键方面进行了梳理,进而提出未来针对性推动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举措,即“以互动交流式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教’;以教师引导强化学生自主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以行政、教学、科研的模块化分工格局为基础,改变学校的‘管理’;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需求为基础,改变网络平台的‘供给’”,以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研究生思政课以学生为中心,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背景下,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迫切需要具备新理念、新标准、新质量的工科人才。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因此高校工科教学模式必须创新,以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该文基于微学分概念,尝试对专业性比较强的实践课程进行改革,提出一套改革方法,并应用于实际课程。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可为其他工科实践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良好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伟锋 《高教论坛》2010,(9):99-101
根据高校研究生教育作为精英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分析了目前研究生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建设是研究生教学中的基础性工作,应得到重视。鉴于研究生教学的科研特性,指出教学改革需要体现科研特性,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是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的良好切入点。加强工科研究生能力培养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改革需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与提高工科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吉向敏 《大学教育》2023,(19):42-45
在新工科背景下,课程组基于OBE理念,提出“一中心、双驱动、三融合”教学改革创新设计,开展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该课程立足学校冶金特色学科群建设,以地区特色案例为载体更新重构课程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PBL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的工程实践应用;结合课程网络资源,以线上线下闭环混合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课程高阶性;精细化设计过程考核评价模式,提高过程考核占比,构建三位一体多维度考核方式。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新工科背景下的OBE理念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培养多元化、综合型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其中科学计算思维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举措之一。文章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C语言程序设计为研究对象,认真全面地剖析了该课程现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原因,基于“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并综合新工科与本专业培养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方法,以期达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科学计算思维与实践创新能力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教育新工科背景下,流体力学作为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其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面临更新和改革。以流体力学经典实验——动量方程实验为例,探索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与传统物理实验相融合的方法。通过更新实验教学文件、建设数字教学资源、优化师资队伍、重构考评体系等措施,构建面向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引入,为教师创新性、启发性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平台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4.
应用型大学转型背景下对工科研究生数学教学及实践有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本校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建设下,对工科应用型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数学教学实践的问题,针对我校工程型研究生的特点,探索了适合工科应用型研究生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数学实验教学新方法和新手段、应用型教学案例库和实验工程课库建设、适合教学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基于工科数学提高工科研究生积极性和创新性的有效途径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并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梁芬芬  尹琳娜 《大学教育》2023,(19):100-104
在新工科背景下,要培养高素质、多技能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在工科课程中融入艺术和美育教学非常重要。课程思政可以很好地将二者结合。文章以包装材料学课为例,通过建立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体系,结合“材料+艺术”的专业特点,充分发掘思政元素,有效地进行了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目前高校硕士研究生课程现有的以教师、课本和课堂为中心的灌输型授课模式造成的学生缺乏实践创新能力的问题,对研究生课程《矿物材料学》进行基于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提出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实施为中心的项目贯穿式科研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研究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工科研究生课程《计算机视觉》的特点,论述一种新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尝试进行教学改革。期望在课程中通过老师授课与学生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模式,调动学生参与课程讨论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视觉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整个教学模式以案例教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文献阅读、独立思考、小组探讨等环节,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小组探讨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典型的工科研究生专业实验课程——"叶轮机特性实验"的教学过程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学生的基础、动机和主动性等对课程成绩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工科研究生的特点,对这类课程的考核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工程数值计算与有限元”是一门理论—应用结合紧密的工科研究生课程,与其他研究生课程相比,该课程有如下特点:首先,该课程与本科课程高等数学、矩阵论、弹性力学、现代数值计算、程序设计等存在关联,需要一定的知识广度,部分知识点理论性强,也要求一定的知识深度;其次,该课程为研究生后续掌握有限元软件操作、分析工程案例甚至开发软件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知其所以然”,体现出了应用性与可扩展性。从工科人才培养角度看,课程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日益受到学界与科研界重视。该作者基于自己的海外课程经历,结合过去数年的教学经验,在文中提出了“工程数值计算与有限元”课程的一般建设思路,结合了理论授课与案例教学模式,并讨论了课程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家大健康战略和新工科跨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食品专业学生现状以及对课程教改的诉求,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匹配教学方法、设计参与探究式问题链,形成“激发Excite—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延伸Extend—评价Evaluate”的线上线下混合式6E教学模式,解决学生职业目标模糊、无法将专业知识与健康产业和未来职业相结合、课堂深度互动不足以及缺乏能力与素质的有效评价等问题。以“食品营养学”课程作为教学改革实施试点,课程中结合跨学科知识、食科前沿、健康产业和未来规划,创建SPOC大健康学习空间,建立多维量化评价反馈体系,通过教师深度教和学生深度学的6E教学模式,打造深度互动课堂。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式6E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工科人才培养需求和学校实践培养要求,达成从低阶知识认知强化到高阶思维素养提升的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为大健康时代新工科专业课程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