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重点在3~6岁幼儿的教育,幼教师资培训内容也主要局限在3~6岁这一年龄段,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相对薄弱。要加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首先要解决师资问题。近年来,我们上海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十分重视婴幼儿早期教育师资培训工作,以保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质量。一、建构早教师资培训保障机制1实行持证上岗的管理制度孩子年龄越小差异越大,0~3岁的婴幼儿与3~6岁幼儿,无论在心理特征上还是在行为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必须基于孩子的身心特点展开教养工作。因此,从事0~3岁婴幼儿教养工作的教养…  相似文献   

2.
2-3岁是婴幼儿掌握语言的最佳时期,学说话的积极性最高,心理学家常把这个时期称为孩子"叽叽咕咕,滔滔不绝"时期。现在的孩子生活圈子小,缺少应有的社会交往,造成语言表达能力差。托幼机构为婴幼儿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集体教养方式促进了婴幼儿语言的发展,新《纲要》明确要求"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通过对作者中心贝贝班婴幼儿一年来语言能力的观察探索和调查分析,总结出托幼机构集体教养对婴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国传统教养方式的影响,孩子在家中被保护、包办、代替,致使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主动性、自主能力弱。在幼儿园由于孩子多,教养员比例不足,教师无法深入观察孩子,无暇考虑孩子的不同需要,组织活动照本宣科,以教师为中心的集体统一活动多,重灌输甚至是管教、压制。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下,孩子不爱动手、动脑,对事物漠然,养成了消极被动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4.
文颐 《学前教育》2011,(12):44-46
对0~3岁婴幼儿来说,亲子活动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衔接。相比只有师生参与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亲子活动的特殊性在于同时鼓励家长参与,是一种婴儿教养与家长教育并举的教育活动。但现状却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简单旁观,家长虽然来到幼儿园,来到了孩子活动的真实现场,却不明确参与的真正目的,充当的只是教师的助手和婴儿活动的被动配合者;另一种倾向是过度干预,家长要么包办代替、要么反复让孩子练习或训练、要么不管原因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纠错。  相似文献   

5.
常小利 《学前教育》2022,(23):42-42
我们幼儿园是2019年9月新建的,园所很大,开园后很多施工还没有结束。为了孩子的安全,教师们压力很大,一直强调孩子在园活动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不允许孩子自己一个人离开教师视线,即使是去做一些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把安全隐患扼杀掉,我们当时管理孩子的状态和这个案例中章老师的想法一致,总是把孩子们看得紧紧的,总是担心孩子们磕着碰着。但因为一件事,改变了我们对待幼儿安全的教养态度,把握住安全管理的“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者采用自编《父母教养行为问卷》对上海市7区县743位0~3岁婴幼儿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父母教养行为现状.研究者还采用《Devereux婴幼儿评估诊断量表》评估这743位婴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以此分析父母教养行为与婴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0~3岁婴幼儿父母教养行为总体表现良好,比较重视对婴幼儿的感情表达,但父母参与婴幼儿教养的时间偏少,尤其是父亲.(2)父母对不同月龄婴幼儿的教养行为有所不同,对不同性别婴幼儿的教养行为则不存在显著差异.(3)父母学历及家庭收入不同,其教养行为存在显著差异.(4)父母的教养行为对婴幼儿的社会性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由此可见,父母应当积极参与0~3岁婴幼儿教养,相关部门可为父母参与0~3岁婴幼儿教养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访谈中了解到,当前早教教师观察能力存在制定观察计划薄弱、运用观察方法不熟悉,观察记录实效性差、影响后续分析解读与策略支持,基于发展视角分析解读的深度不足、基于个体视角分析解读的广度狭隘,活动现场支持策略单一、活动结束后支持策略匮乏等问题。基于此,早教教师应通过观察前预设并灵活调整观察计划,观察中选择适宜的观察方法和记录方式,观察后善于分析解读并提供建议等途径,以提升观察、解读婴幼儿行为以及提供后续教养支持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吴巍 《学前教育》2010,(4):42-43
幼儿园的早教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实施亲子活动时,往往把婴幼儿放在第一位。但婴幼儿每周面对教师的时间才一个小时,更多的时间在家中,对其影响最多的不是教师,而是教养人。教师对于婴幼儿的指导也是为了要把正确的行为示范给教养人,而且在指导教养人时,  相似文献   

9.
在贯彻《纲要》的过程中,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已成为全国教师的共识。为此,观察孩子、记录孩子的行为表现已成为教师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如何观察、观察什么?这反映了教师的基本技能。会观察的教师能看到幼儿行为与发展的关系,能从幼儿的角度,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总结,解读幼儿,并将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为分析幼儿、反思教育行为提供素材。但并非所有的观察和记录都能实现以上价值,有的教师通过观察记录不仅了解了孩子的不同水平、不同特点,在掌握了孩子的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学习方式、原有经验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有的教师却在做大量…  相似文献   

10.
饭后散步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最惬意、自然、宽松的活动,透过这个活动教师可以捕捉孩子最真实的一面。一、观察婴幼儿的生理表现1郾看脸色。婴幼儿胃容量大约在200~300毫升之间,孩子如果有饮食过量现象,饭后很容易表现出来,如脸色发白、打嗝、呕吐、捂肚子等,教师可一目了然。2郾看情绪。情绪是用来判断孩子需要的重要信息来源。一般说来,如果孩子饭后身体不适,会不太乐意和教师或其他孩子在一起。平时话比较多的孩子,如果饭后闷声不响或伴有啼哭,就说明身体可能有所不适。3郾看仪表。孩子天性好动,教师在饭后要留心观察孩子衣服上有无残留…  相似文献   

11.
妈妈要给小宝转园,园长问其原因,妈妈说:“老师经常挖苦孩子,这是我们不能容忍的。”您觉得教师的哪些行为最不能容忍呢?什么样的老师能得到孩子的喜爱和家长的好评呢?(河北李小红)教师应具有三“xīn”要想成为一名得到孩子喜爱和家长好评的幼儿教师,应当具有以下三“xīn”。一“新”:教育理念新。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组织孩子进行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各项活动,从而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人才。二“馨”:德艺双馨。教师不仅要多才多艺,更要模范地遵守职业道德。三“心”:爱心、耐心、奉献心。师爱中包含着母爱,教师应…  相似文献   

12.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我在游戏中指导学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促进了作文教学。如“贴鼻子比赛”“拔河”“同心协力”“老鹰捉小鸡”“砸沙包”等,不管哪一项游戏,我都是把班级分成两个小组,一个组作游戏,另一个组当观众。指导当观众的学生观察做游戏学生的动作、神态、语言,并找出表现最突出的学生进行重点观察。然后让做游戏的学生当观众,让原来当观众的学生来做游戏。教师相机指导观察方法。如“同心协力”这个游戏,就是让两个学生将一人的左腿和另一人的右腿绑在一起,成两人三腿式,进行接力赛。孩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通过手机教养孩子。“手机教养”由“手机依赖”发展而来,它的出现与流行不仅与客观环境因素有关,更与父母的人格特征、教养压力和生活压力等个体因素有关。“手机教养”貌似缩短了亲子间的沟通距离,但它实际上限制了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为孩子逃避与父母的沟通提供机会,严重影响亲子关系和父母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而损害其心理健康。为减少父母“手机教养”行为,社会应合理分配资源,让父母尽可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父母也要学会缓解自身的教养压力,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事半功倍的方式教养孩子,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固本强基。  相似文献   

14.
将婴幼儿纳入体育教育研究视野,是以婴幼儿体育进入国民体育体系为前提的,这意味着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婴幼儿体育对于提高婴幼儿乃至全体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意义。尽管如此,在婴幼儿体育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方面,我们的研究还相对滞后,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已经取得的成果也缺乏必要的总结,而这势必影响到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周君华新著《婴幼儿体育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版),依据体育学和教育学视角,对婴幼儿体育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对既有研究成果做了系统总结与深化,是一部有意义的著作。《婴幼儿体育的理论与实践》由上、中、下三篇构成。“上篇”阐述了婴幼儿体育的地位、作用、目的和任务,分析了婴幼儿体育的科学基础,明确了婴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手段是游戏,家庭是开展婴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并辟专章就婴幼儿体育活动与营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构建起婴幼儿体育活动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中篇”用三章的篇幅分别论述了“发展婴幼儿体育是时代的要求”、“倡导体育锻炼育儿的关键是提高家长的体育素养”、“为孩子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是全社会的义务”,就开展婴幼儿体育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必备素...  相似文献   

15.
安全需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一需要,要幼儿早期安全感的建立与培养,影响着儿童一生的幸福.而家庭在培养婴幼儿安全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文章在界定安全感的内涵、阐明早期安全感建立的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耍幼儿安全感建立的主要家庭因素,即家庭物质环境、家庭心理氛围、父母情绪状态及父母教养方式,进而提出了有利于婴幼儿安全感建立的对策:为婴幼儿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家;养成合理的教养方式,认同并关注婴幼儿;理性地爱孩子;敢于放手,让孩子做完整的自己.  相似文献   

16.
王敏 《山东教育》2011,(12):45-46
为了方便家长交流家庭教养经验,也为了强化教师对家长教养活动的了解与指导,我们开展了家长撰写教养笔记的活动,鼓励家长记录孩子的家庭生活与游戏、学  相似文献   

17.
对于在小班开展生成活动,教师往往会觉得很困难。有的说:“小班孩子自己的事情管好已经不错了,还能生成什么活动?”有的说:“由于小班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生成活动难以展开。”在实践中我渐渐领悟到:只要教师关注孩子们活动的每一个寻常时刻,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分析这些行为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诱因,就会深切体会到小班幼儿也是生成活动的主人,他们的生成活动带有自身的特点。是太阳公公晒的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具有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探究往往源自最直接…  相似文献   

18.
回族家庭的教养方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提倡一种对孩子较为“粗放”的教养方式 ,回族父母在儿童教养过程中要求孩子自己解决一些问题 ,不粗暴干涉孩子 ,防止了对子女的过分保护、溺爱。这一切 ,使得回族的家庭教养方式蕴涵了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特征 ,这种积极的教养方式能够给当代教育工作以许多启示。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受到教养观念的影响 ,教养观念对于教养行为起着指导作用。就回族教育精神来说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回族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的过程中 ,长期过着艰苦动荡的生活。无论走到哪里 ,哪里就成为他们生息奋斗的家园。从元朝的“军屯”、“民屯” ,经过明王朝至清…  相似文献   

19.
“直升机教养”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养方式,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涉及多个领域,如心理健康、自我调适、社会行为、社交关系、学业成就和职业规划等。采用元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的结果表明,“直升机教养”对青少年发展有消极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高保护剥夺了青少年的自主权;高要求强化了青少年的无效感;高控制弱化了青少年的控制力。为应对“直升机教养”对青少年发展带来的问题与挑战,建议从父母、孩子、学校和社会四个层面入手,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为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0.
张琼  卢谓玲 《教育导刊》2004,(24):53-55
为了探讨家园和社区活动互动模式的有效途径,探索教师与家庭互动方式的原则、方法和内容,以及探讨符合婴幼儿身心特点、教养规律的家庭游戏指导技巧、策略,我园从2002年9月开始在小小班进行了“家庭游戏指导研究”。首先,我们对小小班级孩子进行了家访与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家庭教养状况,尝试对幼儿开展家庭游戏指导。2003年3月,进入到深入实践研究阶段,2004年3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