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陈获 《考试周刊》2011,(34):9-9
在体育中考项目中,50m跑在三个考试项目中所占分值最高,是一个重头项目。跑的技术的好坏是决定成绩优劣的关键。所以我们在日常训练中要特别强调技术训练,注重动作技术的细节的纠正是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运动成绩提高的根本。影响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有步幅和步频,本文主要针对这两点进行分析。1.步幅和步频1.1概念步幅:就是指一步的距离,以脚的中心算,两脚中心的距离就是步幅;步频:即脚步的频率,  相似文献   

2.
提高我国运动员百米成绩的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影响我国运动员提高百米成绩的因素-途中跑的步频、步幅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合理延长后蹬距离是提高步幅的有效途径,而由于中国优秀百米运动员的步频要比美国运动员快,所以增加步幅是缩小中、美运动员之间的差距,提高我国运动员百米成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跑”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跑”的速度,与跑步姿势以及途中跑的步频、步幅有密切关系。在教学和业余训练中,我发现许多学生跑步成绩提高不快的主要原因是两腿迈不开。为了提高跑步的速度,我有意安排了一些增长步幅的练习。通过几年的实践,收效较大。我首先分析了学生在跑步中步幅不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年龄较小,腿部肌肉力量差,跑的专门练习少,造成大腿抬不起,后蹬无力,影响了步幅。二是小学生特有的运动心理影响,跑步中只图两腿交换快,不注意整个动作的完整与协调,以致动作变形,  相似文献   

4.
人体在跑动时依靠两腿连续不断地后蹬,前摆动作,克服阻力,获得前进的动力,形成了跑进速度,决定跑速快慢的主要因素,除了内脏器官的功能能力外,由下面三个主要因素决定的。豆、步幅和步频跑速是由步幅和步频两个因素来决定的。步幅是指跑动过程中,两脚着地的距离,也就是跑动时两腿交互用力后蹬,利用惯力,使人体继续向前移动,从一腿后组开始,到另一小腿前摆落地之间的长度为一步幅。其大小取决于跑动者腿的长度、后蹬的力量与角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和身体各部分协调配合的。步频是指跑动过程中,两腿在单位时间内交替进…  相似文献   

5.
幼儿3岁进入小班后.我们要求对幼儿进行耐力跑训练.在征求家长的同意与配合下.我们便在空余时间坚持和孩子慢跑.利用早晚时间段家长和幼儿同样进行耐力跑的活动.慢跑是一种较为平稳和缓慢的跑步运动.比较适合3~4岁年龄段幼儿的生理特点。另一方面.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肢体动作不太协调.肢体力量较弱。平衡能力较差,而跑时步幅小、步频大,  相似文献   

6.
短跑放松技术能使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保持放松的运动姿势,从而能合理有效的分配和运用体力,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运动能力,为取得最好的运动成绩奠定基础;协调能力是短跑运动员的一种综合性运动素质,协调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运动员体能、机能和心理能力的训练效果;通过对影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因素的分析,提出培养运动员协调能力的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7.
肌肉放松对短跑运动员的作用 肌肉放松能提高收缩能力和收缩速度肌肉越是放松,越是容易拉长。肌肉的初长度越长,则肌肉的力量就越大。反之,肌肉越是处于紧张状态,就难拉长。肌肉的初长度越短,则肌肉的收缩力越小。因此,在所有跑的项目中,跑速是取决于步频和步长。步频快且步长大速度就快,步频的加快是依赖于大脑皮层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的快速转换,也是肌肉收缩与放松能力的快速转换。步长的增大则主要取决于下肢力量的增强。髋关节灵活性的提高及技术的改进,对抗肌的充分放松,能提高主动肌的收缩速度,使肌肉力量增大,并且能使髋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加强,进而使步长增大。  相似文献   

8.
短距离跑是一项典型的发展速度素质的运动项目,它要求人体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速度是短距离跑的核心.它取决于加速度、步频、步幅以及保持这种最高频率和步幅的能力,而跳跃练习则在速度和力量训练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多年田径训练中,发现许多短跑运动员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他们动作灵敏,步频较快,起跑加速能力强,但步幅不够大,后阶段明显减速。原因何在呢?表面看来似乎是后劲不足,或谓专项耐力不够,但这仅是肉眼观察到的现象,实质并非完全如此,主要是由于跑进中不善于放松,肌肉紧张,影响了技术动作质量,以致不能保持用已获得的速度跑至终点。那么,怎样训练运动员善于放松?对于初学者,开始掌握技术时,就要求学会如何放松。技术动作尚未熟练时,不要用全力练习。要采用多种练习项目如跨栏、跳跃、体操、打篮球等手段全面发展身体…  相似文献   

10.
短距项目是由起跑、途中跑、及终点冲刺跑这一部分动作组成的极限强度的运动项目。其运动成绩主要取决于途中跑的步频,步长有速度耐力,而取得较快的步频,较大的步长,就要掌握良好的动作技术,动作技术析形成,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  相似文献   

11.
短跑是人体在大量缺氧的状态下持续高速跑进的极限强度运动,属于典型的无氧代谢的运动项目.它显著的技术特点是大幅度、高频率、放松.当长期形成的步频、步幅与技术节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运动成绩就会出现滞长现象,尤其是肌肉放松能力较差的运动员,而此时提高跑进过程中的肌肉放松能力就成为加快跑速的关键因素.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更应多采用一些放松练习手段来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短跑成绩.  相似文献   

12.
短跑是人体在大量缺氧的状态下持续高速跑进的极限强度运动,属于典型的无氧代谢的运动项目。它显著的技术特点是大幅度、高频率、放松。当长期形成的步频、步幅及技术节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运动成绩就会出现滞长现象,尤其是肌肉放松能力较差的运动员。而此时提高跑进过程中的肌肉放松能力就成为加快跑速的关键因素。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更应多采用一些放松练习手段来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短跑成绩。  相似文献   

13.
短跑项目是由起跑、途中跑、及终点冲刺跑这三部分动作组成的极限强度的运动项目。其运动成绩主要取决于途中跑的步频,步长及速度耐力,而取得较快的步频,较大的步长,就要掌握良好的动作技术。动作技术的形成,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短跑运动的发展,放松技术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研究和运用短跑中的放松技术成为当今短跑技术发展趋势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外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运动实践证明,在跑动中保持放松协调的能力,可提高动作频率及跑动能力,发挥运动员尽可能快的速度,取得更好的成绩。世界“女飞人”琼斯·乔伊娜深有感触地说:“我的百米成绩从10秒96提高到10秒49,没有别的,就是学会了放松跑技术。”.  相似文献   

15.
髋关节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体运动的重要部位,髋关节是短跑项目中的核心,我们经常说看一个运动员是否会跑就是指他在跑的过程中髋关节技术的运用如何。良好的髋关节力量对于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来说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控制髋关节肌群的伸屈力量是关键。步幅与步频是否达到有机结合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短跑技术日趋完善,教学、训练方法不断创新,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所出现的显著特点是:大幅度、高效率、放松好。但是当成绩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神经、肌肉系统机能发展到一定高峰,以及长期形成的频率,步幅、节奏、技术等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就会在最高速度的增长上形成速度障碍,动作协调、放松能力差的学生尤甚。因此,放松能力是教学、训练中所必须重视的课题是提高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何德清 《云南教育》2001,(20):21-24
为了方便体育教师学习和使用《田径教材教法》,现就田径运动的技术分析、教材的技术要点、重点和难点,教法以及教学注意事项分别进行简要的介绍。一、田径运动技术分析一决定跑速的因素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步长是指一脚落地点到另一脚落地点之间的距离。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跑的步数。步长的大小取决于后蹬的力量,后蹬的方向、后蹬的角度、蹬摆的结合以及身体各部分协调配合等。步频取决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蹬地的速度、腾空时间的长短、脚着地阻力的大小等。如保持其步长不变而提高步频,或者保持步频不变而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第24届汉城奥运会和第3届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百米跑的测试数据和有关资料,从反应时、加速能力、速度耐力、步频、步幅等方面,剖析当今外国优秀运动员在百米跑中的特点,试图掌握其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从事体育工作多年来,通过平时的训练,发现短跑训练中协调放松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短跑的胜利,一定属于掌握了放松跑的人。”本文就协调放松能力的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协调放松的生理基础和训练中遇到情况,说明进行协调放松能力培养的科学依据及必要性;另一方面,主要总结了平常训练的方法,怎样正确培养协调放松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短跑运动训练实际 ,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理论 ,从提高速度耐力、步幅、步频等几方面 ,论述了提高短跑运动员肌肉放松技术训练的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