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学校本科家具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没有建立起完整有效的设计教育体系,影响了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本科家具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艺术设计教育思想不能有效选拔、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完善,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环节较弱。本科家具设计专业教育改进对策为:树立正确的艺术设计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专科护士的日常护理工作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高校心血管专业方向护生培养还存在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师资缺乏、实践设备设施不足等问题。武汉亚心医院与相关高校在合作培养心血管专业方向护生的实践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探讨教学模式、共同设计教学方法、共同检讨教学效果等,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人才需求发展深度融合,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进行短学期教学实践,通过学生完成语法验证、系统大作业、参加学科竞赛检验学习效果等,分析短学期赋予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操作的意义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短学期在保障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操作环节师生间无障碍连续沟通和高效互动的同时,指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和解决新问题,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起到了良好作用。研究表明,短学期实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促进高等院校与行业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多高职院校的乒乓球教学存在着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应根据学校实际创造优良教学环境,树立“面向社会,健康第一”的思想,开展时尚、休闲、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表现力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积极探索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如何培养兼具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大量企业调研和方案论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实施高职电子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目标、课程开设、教学设计、案例选取、师资队伍建设等均以校企协同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凸显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可引导学生进行高科技创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同类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前,理工科学生的专业教育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所以,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能忽视课堂教学,而应当与课堂教学密切相结合。由于标准化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工作,有良好的标准化意识是企业工程师必备的素质,是培养企业创新创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因此,在高等院校理工科类专业教学过程中渗入标准化概念,有利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于21世纪技术要求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当前应用型高校仍然广泛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和"以考代评"的学习评价模式,在信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以项目任务实践为主线的"虚拟企业"教学模式和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团队式"多样化学习评价体系,创新教学范式和学习评价模式,引导和激励学生提高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而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中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学习习惯和实践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有着较大的出入,有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课程设置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教学组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恰当的因素;有评价内容与方式不合理的原因,更有师资队伍、生源素质的原因。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唐雯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1):154-157
高校法学教学具有内容多、实践性强及灵活性强等特点,通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全部的教学效果。网络技术的运用带来新的契机,将不同的网络技术用于辅助高校法学教学能够带来多元化的教学体验,有利于提高高校法学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性法学专业人才。要实现网络辅助高校法学教学,需要学校及教师从硬件及软件两方面予以提高,特别是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思路、课程设计、内容安排上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必然要求。安徽理工大学立足于学校发展实际,多管齐下,积极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其措施包括: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师自我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良性互动,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学术氛围;构建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以理论为主的结构力学的课堂讲授模式无法满足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和借助ABQUS软件平台两个方面,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重新的思考和设计。实践证明,该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可以建立符合土木工程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才的供求模式强调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新一轮的职教改革引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了高职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根据"有效"教学理论,结合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际,对计算机课程有效教学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生的技能训练、对外交流、对外汉语师资培养及团队建设以及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建设进行分析和论述,可围绕专业人才培养中心,注重学生的教学实践,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操练技能,形成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鲜明目标和人才培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CAI双主教学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双主”教学模式,其内涵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文探讨了在CAI下双主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素质型人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电子实践创新基地是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建立了完善的实践创新制度和体系,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各种实践创新机会。结合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和实验教学特点,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基地的建立。对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理念、管理制度、资源整合、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实践证明,该基地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供了可靠保障,推动了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设计素描是培养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理念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当前艺术设计方向职业院校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意义,明确设计素描课程的特征与内涵,确立"能力培育型"的教学观念,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启发学生在设计思维、设计创意、设计表现方面的天赋和灵感,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有目的地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7.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针对我国现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革新"五重五轻"的观念,向重视法律应用能力的卓越教育培养理念转变;优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高校与实务部门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的"五个梯次"人才培养格局;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以两个"基地"、四个"平台"和八个"专训"为内容的"248"实践性课程教学体系;重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形成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实务部门对高校的评价、实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价所组成的"四方评价"闭环系统。  相似文献   

18.
商务英语中的"互动式"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商务英语专业班的教学中,我们尝试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师生配合密切,学生彼此合作,调动了各种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登台表演,展示自己的语言天赋,课堂有声有色,情景并茂."互动式"教学既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也是对理论教学的促进.  相似文献   

19.
基于CBE-CDIO教育理念,对机电类专业留学生"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调试"课程进行了改革,以留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程项目构思、设计、实施、运行与教学任务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相结合,采用普氏概念选择法、6S管理法等完成了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调试,解决了高职机电类专业留学生人才培养标准缺失、课程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和国家需求,融入课程思政要素,实现了留学生红专共育、理实同进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着重探讨在PBL教学中,“问题设计”和“真实情境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