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国国务卿柯林·L·鲍威尔于2004年11月15日宣布了辞职,结束了他与副总统切尼及国防部长唐纳德·H·拉姆斯菲尔德之间长达四年的关于美国外交政策方针的争斗。接替鲍威尔的是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康多莉扎·赖斯,布什总统最信任的女幕僚。共和党人士认为,选择赖斯反映了布什决心在第二任期内加强个人对政府的控制,尤其是针对那些他认为在上一个任期内削弱了他权力的部门和机构。鲍威尔的离任也是保守派的一个胜利,因为鲍威尔一直是政府内部最有力的坚持在包括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以及控制伊朗和朝鲜核活动等问题上采取和谈和多边参与原则的倡导…  相似文献   

2.
赖斯在上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走访了欧洲、亚洲多个国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国对外政策代言人。人们关注,赖斯主导下的美国外交,与布什第一任期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在国内外环境的牵制下,美国外交政策会进行哪些调整?  相似文献   

3.
朱艳丽 《文教资料》2006,3(7):107-108
本文主要通过论述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累里第二届任期(1874-1878年)对土耳其政策的实施过程,来透析其外交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布什再次赢得总统大选之后,美国将发动对伊朗的战争的说法又开始弥漫在全球的媒体。因为这位“战争总统”在上一个任期中打了两场战争,其内阁也被称为“战争班子”。布什的连任,无疑使其智囊受到鼓舞。有媒体报道,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为他筹划下一场对伊朗的战争的蓝图了。  相似文献   

5.
新保守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对布什政府第一任期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9.11"事件后的中东政策、美欧关系和亚太政策三个方面。其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推动了布什政府一系列中东政策的制定,包括做出发动伊拉克战争、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强硬态度处理伊朗核问题等决策。然而,新保守主义有着"过分的现实主义"和"过分的理想主义",面临着理论本身存在的缺陷、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与美国传统政治思想格格不入、过于关注以色列利益等诸多挑战,其外交政策推行的阻力日益增加,因而布什总统在第二任期内开始逐渐放弃具有强烈进攻性的"布什主义",尝试实现新保守主义的"软着陆"。然而,对于新保守主义在美国政界最终究竟是"去"是"留",还要看中东局势的发展,以及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民主两党角逐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小布什第二任期,美国对伊朗的政策依然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布什政府将继续推行其“新中东战略”,以伊朗“核问题”为突破口,对伊朗进行打压,试图和平演变或颠覆伊朗现政权,把它纳入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以哈梅内伊为首的伊朗保守派坚决捍卫伊朗的“神权政治”,这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美伊关系很可能将在演变与反演变、颠覆与反颠覆中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7.
1月20日,布什发表了第二任期的就职演说,称要在全世界"传播自由,结束暴政"。新任国务卿赖斯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还一口气点出六个所谓的"暴政据点":朝鲜、伊朗、古巴、缅甸、白俄罗斯和津巴布韦。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强行输出"美式民主",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一个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波菲里奥·迪亚斯时期的外交政策在墨西哥早期现代化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迪亚斯1876年发动起义到1911年下台,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其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1876年至1880年第一任期为第一个阶段,外交政策的重点是确保政权的生存和美国的外交承认;1884年第二任期开始到19世纪末为第二个阶段,迪亚斯政府采取了大力引进外资与欧美平衡政策;19世纪末到1911年迪亚斯政权垮台为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美国在拉美势力的增强和不断扩张,迪亚斯的外交平衡战略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9.
新保守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与传统保守主义的变种,是“新保守派”的政治标签;它对布什的政治思想和外交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布什连任后的对外政策和外交内涵体现了3C(Continuity继续,Cooperation合作,Consemus共识)。  相似文献   

10.
布什连任美国总统,表明布什将继续推行其上一任期确立的全球战略和外交安全政策,但又会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适当调整。布什在新的任期内将继续寻求与中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把中国定位为非敌非友国家,同时仍将中国视作“潜在的挑战对手”。因此,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基本走向,应当是与上一任期既有延续又有调整,总体上延续,局部调整,战略上延续,策略上调整;“接触加防范”,“合作加遏制”以试图把中国纳入美国所期望的国际体系的对华政策不会发生根本转变。尽管中美关系中还存在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不利因素,但美国两党在对华关系上已初步达成共识,中美关系已呈相对稳定与成熟趋势,新世纪之初的中美关系在回归稳定轨道的基础上将不断克服困难,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安全为取向的美国外语教育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梳理并考察了美国半个世纪以来有关外语教育政策的重大事件和决策,从中透视出美国外语教育政策以国家安全为取向的本质特征,是对当时所处形势的战略性回应.这些外语教育政策理念对制定我国未来外语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动,美国的国际地位相对衰落,国际格局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霸权稳定论成为美国挽回霸权的理论依据,也成了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理论指导。解读霸权稳定论,对认清美国单极霸权的本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伊朗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英国和苏联出于战争需要,出兵伊朗。伊朗为了保卫国家的统一,采取引进第三国势力的外交策略,向美国求助;在罗斯福的全球主义外交战略的指挥下,美国势力大举进入伊朗。伊朗因此摆脱了被英国和苏联分裂的命运,为二战后美国与伊朗建立同盟关系、美国控制伊朗、伊朗成为美国的海湾宪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由对当今形势的基本认识、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定位、中国外交目标及外交政策与策略等方面组成。其中包括邓小平对世界形势和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外交主要任务的阐述;针对中国外交而提出的外交政策和策略。这四个方面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使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从国际格局的变化,新保守主义的推波助澜,布什主义的出台三个方面对美国对外战略进行解读,认为植根于美国社会和政治文化中的天定命运观和美国例外论是其对外政策中的深层次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经受了国际风云的考验 ,在外交政策、任务、原则、战略和发展党际关系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外交思想 ,开创了我国面向新世纪的外交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奥巴马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人民对如何摆脱当前美国社会所面临的困境的一种选择。奥巴马当选后,为了恢复美国过去在国际上的不利形象,摆脱国内的经济困境,在外交政策上改变了前任小布什政府的许多做法,尤其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策,有了许多新的变化,给亚太地区及亚太地区的中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77年1月,吉米·卡特入主白宫,就以过去历届总统从未有过的声势提出并推行人权外交政策,从此,人权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他上台后不久就将这一外交政策运用到实际的外交行动中,同年9月7日,经过漫长的谈判后,与巴拿马签订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本文通过分析该条约签署的背景和过程以及条约在美国国会里获得通过的过程,可以看到,所谓的人权外交,其实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迫隐形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和伊朗长期以来存在着领土纠纷、边界冲突,阿拉伯河对伊拉克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对其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复兴党是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一贯推行强硬的外交政策,它刚一上台执政就在阿拉伯河问题了提出绝不放弃主权的要求。为何到1975年伊拉克向伊朗作了让步,签订了这一对它来说是丧权辱国的阿尔及尔协定?本文重点从当时它的国内国际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