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E.劳伦斯现存的五千多封书信大体分为家信、外交与军事、文学以及朋友之间的四类通信,它们展现了劳伦斯参与的军事、外交、文学、翻译、出版、考古、交游以及他所经历的时代风云与社会变迁的诸多方面。西方对劳伦斯书信研究的历史较长,但还没有较为系统、完整的成果面世,因而仍有深入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D.H.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是典型的“劳伦斯式小说”,体现了劳伦斯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的探索和追求,涵盖了劳伦斯小说中普遍存在的因素:救世主题、对现代人心理问题的探索、多样化的叙述技巧、独一无二的语体和丰富多彩的意象运用等。  相似文献   

3.
书信的名称     
《阅读与鉴赏》2002,(4):27-27
“书”。最早并不作书本之解,而是作动词用.是写的意思。后来才作名词用。以后演变为书信,例如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书信具极强的文学性和特殊的文学价值,其风格自由直率、细腻深致、犀利峭拔、沉郁顿挫、诙谐幽默,其结构自由而严谨,其语言峻洁,比喻、引用、归谬、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大大加强了书信的文学感染力;柳书信对探讨文学写作和柳宗元研究有其价值,由此,可了解作者文学创作的原动力,写作一方面拯救了困境中的柳宗元,另一方面过分的困窘遭遇也一定程度损害了其创作。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电教》2003,(8):34-34
同其它类应用一样,书信具有实用性强、格式固定、使用广泛等特点。书信的写法应注意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中美募捐书信在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时间取向和高低语境等文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募捐书信体现出集体主义、过去时间取向和高语境交际等文化表征;而美国募捐书信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将来时间取向和低语境交际等文化表征。了解中美募捐书信的文化差异能提高跨文化募捐书信写作的水平,进而更好地促使中美跨国募捐最大社会效应化。  相似文献   

7.
中美募捐书信在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时间取向和高低语境等文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募捐书信体现出集体主义、过去时间取向和高语境交际等文化表征;而美国募捐书信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将来时间取向和低语境交际等文化表征。了解中美募捐书信的文化差异能提高跨文化募捐书信写作的水平,进而更好地促使中美跨国募捐最大社会效应化。  相似文献   

8.
“足下”是古代用于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望.故遁逃走赵。”称燕惠王为“足下”.这是下称上。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称任少卿为“足下”.这是朋友相称。现代汉语“足下”是对朋友的敬称,多用于书信。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的书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史料价值。书信研究开拓了沈从文研究的新领地,同时可能成为未来沈从文研究最有可能获得突破的生长点。其中作家关系、文学价值、学术价值等应是该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时,应从文本细读出发,整体观照,同时参阅他人的文字材料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0.
三国时期的曹操和诸葛亮,一个以足智多谋、叱咤风云而闻名古今。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称雄中国北方:另一个以神机妙算、鞠躬尽瘁而名垂青史,他忠心辅佐刘备立下汗马功劳。二人在戎马生涯中留下许多书信。二人在处理国内事务、战争、外交时写下的书信内容有很多相似,风却有不同的表现。本试从这个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日,“邓广殷及家人藏宋庆龄书信”展览在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开幕。邓广殷是宋庆龄早年在香港创办保卫中国同盟(中国福利会前身)的领导人之一邓文钊先生的长子,他与宋庆龄的友谊持续了几十年。这次展出的197封书信是宋庆龄从1970年至1980年间分别写给邓广殷以及其太太孙君莲和长女邓勤的英文书信。  相似文献   

12.
书信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都在式微;而相反,作为高科技时代的手机短信,因其短小、便捷而蓬勃发展。作为瞬时通讯工具,短信失去了书信所具有的文学表达的艺术魅力和情感魅力,失去了时间延绵的艺术张力,其语言也褪去了书信的规范格式和典稚表达,趋于口语化,甚至“异化”。  相似文献   

13.
书信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应用文。大学生书信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但在字、词、语法、格式以及标点符号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给语言文字立法、加强规范的研究以及改变人们对语言规范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研究钱谷融,不单要关注《论“文学是人学”》《〈雷雨〉人物谈》这些具有标志性的学术著述,还要关注他早年的习作和一生所写的大量书信。钱谷融的书信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闲斋书简》的出版经过、《论“文学是人学”》发表和出版的前前后后、他对自己早年习作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方式等关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生态与心态的珍贵历史信息,都可以从他的大量书信中释读出来。此外,深入解读钱谷融等学人的书信,还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奥斯卡·王尔德(1854.10-1900.11),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通过文学成名时,就以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在伦敦社交界小有名气。他的第一本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1年,之后他又发表了散文《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两部作品都很成功,但真正为他赢得声誉的是戏剧作品。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  相似文献   

16.
怀念书信     
鸿雁在云鱼在水,现在谁还会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等待?山长水阔,谁还能体味“惆怅此情难寄”的无奈?我不是个怀旧的人,可是我怀念书信。在这手机、网络遍地的信息时代,我在痴痴地怀念逝去的书信。  相似文献   

17.
准确理解和翻译商贸书信有助于经贸工作者的交流与沟通。本文通过分析商贸书信在交流中出现的常见错误,论述了准确翻译商贸书信的重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书信的别称     
1.简:古代书信曾写在一尺一寸长的竹片上,后引申为书信。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辱致简来,受赐无量。" 2.牍:古代书写用的长而厚的木片,有的长约一尺,因而亦称尺牍,引申为书信。古诗文中常见的有尺牍、华牍。 3.札:原指古代写字用的薄薄的小木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写给老师的信是什么样的?鲁迅为什么在信中称许广平为兄?为什么日本韩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的书信里面有那么多生僻的字看不明白?我们现在写书信需要什么样的格式和礼仪?就这样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听了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的书信礼仪课程后,大学中文系女生感叹自己原来一直不会写信。  相似文献   

20.
怀念书信     
书信是有个性的。一封信,送去了对爱人、对亲人、对友人的问候和思念,重要的是自己的声音,真诚的情感。 书信的品质是朴素的。 我不喜欢虚无缥缈的东西,希望在孤寂中寻找踏实,并记住。读书愿读厚重的、古典的书。读着倾诉和怀念的书是幸福的。一个人在静默中沉浸真情实感里,一生不能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