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禹康 《档案天地》2011,(11):26-29
丹桂飘香的金秋时季.我乘赴京开会的时机.来到风光秀丽的北京西山脚下的中央档案馆.查看到被列入延安整风文献的《甲申三百年祭》的有关档案史料。由此引发了我对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是如何诞生的?又是怎样被列入延安整风文献这一引人人胜的史事的追踪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清明杂感     
再过月余,便是清明了,竟联想到几桩关于清明的旧事.生出一些半新半旧的杂感。 在“文革”年代.民间的悼亡扫墓,曾被列为“四旧”、任“造反派”们肆意“破除”。倘若谁去父母墓上祭了一遭.或去至爱亲朋的墓上祭了一遭.再加上被祭的人历史并非一红到底.那么,祸事就要临头了。  相似文献   

3.
景长春 《兰台内外》2023,(16):67-69
畤祭是秦汉时期重要的国家祭祀方式,近年来,随着诸多秦汉时期畤祭遗址的发现,通过考古材料的比较,我们对畤祭有了新认识。本文通过已发掘的四个畤祭遗址的遗迹现象、用玉情况等方面的比较,初步探讨了秦汉时期各个畤祭遗址间的异同,以及畤祭是否包含对地主祭祀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间学者苏克臣先生生于民国十年,1921年,现年已是八十六岁高龄,比我年长半个世纪还多,我们能够相识,并且成为忘年之交,完全是因为《津门小令注》这部书稿。[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农历甲申年。60年前,1944年3月19日,明朝灭亡纪念日,重庆《新华日报》开始刊登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从而激起一场轩然大波。六十一甲子,弹指一挥间。经过时间的积淀,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新的启迪。1944年初,正在紧张从事《十批判书》写作的郭沫若,如何从对先秦思想家的评述突然转入对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柳亚子在1944年3月撰写的《纪念三百年前的甲申》一文的开头述及此事:“今年一月三十一日,收到于怀兄(即乔冠华,当时在《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工作。——引者注)同月十六日从渝都发出的一封信,说道:‘…  相似文献   

6.
张敏 《网络传播》2005,(1):32-35
“十年难忘.十年笑忘”,总结互联网过去的十年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而展望未来十年,技术进步速度之快、变数之扑朔迷离.更是让人难下定论。在美国硅谷有条不成文的定律,网上一年相当于网下七年。若按照这一定律,未来十年互联网的发展相当于我们未来七十年生活的变化。无怪乎TOM在线执行董事兼CEO王雷雷说.十年对互联网行业来说非常漫长.我们只能预测到未来两年到三年中国互联网和门户网站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2004年4月4日上午9:10,甲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活动开始,全体肃立击鼓鸣钟。各位领导及嘉宾分别敬献花篮,陕西省省长贾治邦公读祭。向黄帝像行三鞠躬礼后乐舞告祭,甲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结束,各位代表瞻仰轩辕殿、拜谒中华第一陵——黄帝陵。电视实况向近乎全球转播了这一盛典,最直接地  相似文献   

8.
周欣  陈安民 《兰台世界》2016,(21):150-153
祭祀舜帝是慎终追远、寻根祭祖的重要仪式,也是中华道德文明的传统古礼。自大禹"望九嶷而祭舜"始,历代君王采取各种形式的祭祀,包括袷祭、望祭、告祭等等。明洪武四年,太祖朱元璋亲制御祭文并遣官至九嶷祭舜,九嶷山舜帝陵祭舜成为国家祀典,国家祭舜仪制日臻完善,确立起传统中国的礼制程式。另一方面,祭祀舜帝与崇拜盘王相互融合,民间的"祭舜"加入很多民俗学元素,舜帝德昭天下受到后世的普遍景仰。  相似文献   

9.
曾世英与“申报地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晓 《出版史料》2007,(2):63-65
我国的地图测绘,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清朝初年,当欧洲各国的大地测量或尚未开始,或尚未完成之际,我国已在康熙皇帝主持下,花了十年(1708-1718年)时间,完成了第一部实测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媒介造假事件时有发生,上海《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开始连续两年评出“十大假新闻”之后,去年又刊出《十大假新闻》,编者按中有段话发人深思:“……原本只是游戏之作.偶尔为之,谁知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本刊又相继评出‘世界十大假新闻’、‘2002年十大假新闻’.简直成了打假专业户。原以为假新闻从此销声匿迹,然而不曾料到.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假新闻如雨后春笋.越打越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1.
陈友莲 《新闻世界》2003,(12):26-27
时事新闻稿件来自新华社.而每天新华社播发的稿件有上百甚至数百条。时事编辑要从这么多条新闻稿件中编选出十数条来(一般不超过二十条)组织一个版面。从受众的视读心理出发,这些稿件如果像花开数枝.都各开各的,平均分布,肯定不能引起注意,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通常是选择一条重要新闻稿件或  相似文献   

12.
突出评奖的权威性、调向性和群众性──在中国图书奖十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7.12.26)龚心瀚中国图书奖自1987年创立以来,至今已评选十届了。十年来的评奖实践说明,中国图书奖对于贯彻党的出版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多出人才,多出好书,鼓励...  相似文献   

13.
夏立群 《出版参考》2006,(10):36-37
毕业于戏曲学院,长期从事京剧文化研究,曾以梨园文化作为突破口,集中研究梅兰芳文化现象,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和《梅兰芳百年祭》等的著名编剧、作家徐城北,说起读书来,故事太多了.  相似文献   

14.
B站(哔哩哔哩)"拜年祭"是中国二次元迷群的年度"春晚"。尽管已经连续举办十数年,并在二次元迷群中拥有相当的影响。然而,学界对此文化实践还缺乏关注和分析。本研究以"融合文化"和"异托邦"的理论概念为棱镜,分析了2018年至2020年B站"拜年祭"的二次元文化实践。研究发现,B站"拜年祭"以"游戏化的多模态话语互动"的方式吸引受众参与二次元融合文化实践。更进一步,通过对集体文化记忆的二次元转化,"拜年祭"将传统文化复兴的主题包纳进二次元文化展演之中。不同于日本二次元文化中"宏大叙事"的衰落,中国二次元文化将传统文化、家国想象的"宏大叙事"与个人价值、公平竞争等现代观念相结合,建构起一个既投射了现实"宏大叙事"又绵延于虚拟世界,不断突破时空边界的想象的"异托邦"。在此"异托邦"中,参与者通过二次元创作与游戏化的互动方式再生产了传统文化认同与家国想象,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民族主义的边界,使"拜年祭"成为一个在与技术、文本以及受众的互动中不断丰富和变动的融合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祭“稷神”,起初的“稷神”是炎帝神农氏之子,名曰柱,一说名曰农;到了周朝,所祭“稷神”为后稷。  相似文献   

16.
记者:4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中国教育及科研计算机应用与网络研讨大会(ERc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请问此次大会为什么选择在成都举办? 刘令徽:Sun公司与教育部携手举办ERC大会已有12年.过去十届ERC大会是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是在上海举办,这次选择在成都举办主要是基于三个原因:一是。SUN公司一直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希望推动和提升中国西部教育;二是,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即将到来.希望以这种形式祭奠在地震中不幸逝去的人们,表达Sun公司对四川人民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17.
调查显示,将一种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广播花了38年,电视花了13年,有线电视花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自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开始,不到十年时间,互联网作为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送和共享一体化的现代媒体,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倪勤 《档案天地》2007,(4):25-31
光阴似箭.转瞬间恩师刘绍棠去世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恩师的教诲时时在耳边回响.恩师的音容笑貌时时在眼前浮现。恩师虽已久辞人世,但他那深邃的文学思想.高尚的人格魅力.仍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教育着我,感动着我.引发着我对他的深深怀念。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23日,<武汉晚报>在第17版报道了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争艳医生札根基层、甘于清贫、一心为病人服务的知注事迹.这篇题为<上医之境>的通讯于2010年荣获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类三等奖.这篇通讯用真实的细节,表现了王争艳坚持"花最少的钱治好病",用处处为病人着想的真心和一个个小处方化解了无数个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大难题,诠释了医者的价值和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20.
天人互成为成鹾,百味之祖乃食盐。宿沙煮海波,大舜歌南风,管仲正盐[竹夹],李冰创井盐,夏禹王列盐为贡品.周天予以盐祭祖先。自古以来。盐与国用家需成通灵之物,盐与人类生息结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