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首先概括了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其中重点介绍了将认知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的情况,并且通过分析翻译中形式与意义问题指出了认知语言学在该问题的讨论上所能提供的新的视角。接着,文章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概念结合实例来解释翻译中的问题,通过“意象”概念说明语言形式与语义互相依赖的关系,进而指出在翻译中应该充分考虑决定“意向”的四个参数:选择,视角,突显和详细程度。  相似文献   

2.
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离不开政治体制的改革,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本文从“教育体制决定和服务于政治体制”、“政治体制对教育体制的制约和影响”两个方面探讨了教育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系问题。作者对如何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认为,教师的自我决定和教学行为正相关,自我决定程度越高,其行为就显现为自我决定行为;自我决定程度越低,其行为就显现为被动决定行为。文章通过调查、课堂观察及访谈,研究国内高校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决定程度及其与课堂教学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三期上发表的董继业同志的《谈古汉语中的反训词》(以下简称《反训词》)一文,立论颇不俗,于读者不无启发作用,然而亦觉有不尽善之处,借此文与作者商榷。《反训词》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词的词义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它本身存在着既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存的矛盾,它可以表示施事,也可以表示受事。在动作行为过程中,施事者可以使用这个词,受事者也可以使用这个词;从施事者的角度来说,这个词是这种意义,从受事者的角度来说,这个词是另一种意义,两种意义正好相反。”这里“施事”“受事”的概念有商榷余地。作为语法术  相似文献   

5.
“不求甚解”是《不求甚解》的核心概念,读这篇文章要注意这个核心概念内涵的前后变化. 文章第1自然段指出了立论的基础.作者写这篇文章针对的现象是“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这一语境中的“不求甚解”应理解为“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是“不求甚解”在文中的第一种理解.作者对此表达的态度是“其实也不尽然”.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馆藏是“物理实体馆藏” “虚拟馆藏”,指出“物理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的局限性,并就两种馆藏之间互相依赖,互相转化,互相补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存在着两种决定被决定关系,或者说,决定作用与反作用原理的理解:一是从终极的总体的和抽象的意义上,把握和认识事物的基础或本原决定论的理解;一是有限的相对的具体的意义上把握和认识事物的功能的,或者说,系统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的理解,后者认为,所谓“决定”、“被决定”作为整全运动的产物,整体的属性,整体内容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被纳入一定的系统体并在系统的运动中才能加以说明。以系统的观点看待决定被决定关系,可以得出若干与基础决定论截然不同的结论与原则。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分配理论的发展研究中,目前主要出现了用多要素创造价值来解释分配和认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无关的两种思路。而这两种思路都还不能对现实进行科学、有效的解释。从经典著作看,劳动价值论的分配理论首先是指“生产决定分配”原理。这一原理是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进行揭示的。这是分配的第一原理。而在人类生活的社会历史发展有赖于生产力(类的力量)的提高过程,并表现为生产力的“类化”即社会化过程。社会化过程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转化为“人与人”的关系来表征和由此付诸实践,并导致分工、所有制及其分配方式的产生,从而形成了“所有制决定分配”的关系。“所有制决定分配”是“生产决定分配”历史运动的辩证形式。一般地,人类社会分配的内在发展表现为上述两种决定关系的辩证运动,这是马克思揭示分配辩证发展的理论内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配理论包括上述两个原理及其辨证关系的内容。中国的经济改革在分配问题上的理论阐述应坚持这一立场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博士生培养的目标和在未来科学研究中应起的作用决定了学术思想创新应该是博士生与博士学位论文的灵魂。文章首先分析了导师组与博士生之间关系,指出“高徒”往往出自名师,导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因势利导。然后,就与博士生研究阶段紧密相关的论文选题、专业文献阅读、学术交流与争鸣等方面结合作者的经验展开讨论,指出相关专业文献尤其是跨学科的大量阅读是确定研究内容、提高研究起点的前提,多学科的学术交流与争鸣是开阔学术视野、提高研究水平的重要步骤。其次,文章还分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指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是博士生们获取创意灵感的源泉。文章最后通过分析指出,坚定的信心、崇高的理想、顽强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等情感因素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新春家访     
新春刚过,觉得有了些闲暇,便想着到孩子们家去看看。洋洋原本是个“捣蛋王”,可这学期变化非常大,不但遵守纪律,还学会了关心同伴,不知这小家伙在家中的表现怎样,我便决定先到他家去看看。  相似文献   

11.
余迺永先生对《广韵》的校注本将《广韵》中的又音加以互注,查检方便,目前使用者较多。然而其中亦有不当之处。本文对余校本互注又音进行校补,并将致误情况分为五类。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总结了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政府职能转变中必须坚持的三大理念及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13.
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学生是具有超越性的“受教育者”,在师生互动的具体教育场景中 ,学生常常会在实际上变为“非受教育者”,并有可能在实际上充当“教育者”。师生之间应由静态的“师教生学”关系转变为动态的“共生互学”关系。“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的观点与行为正逐步成为我国教育的一种“新现实”。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气"是宇宙、人生的本体,也是美的本体,艺术表现了"气",也就是表现宇宙、人生的真谛,即表现了美.根据"气"的运动、变化、性质的特点,艺术采用"虚实相生"、"动静相衔"、"刚柔相济"等方式来表现美.艺术因其所表现的仁义道德与"气"相融合而具有价值.艺术欣赏就是感知"气",并让生命与"气"交融而体验生命的自由.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国际上成熟金融市场中的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相比,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十分严重.同时,这种“羊群行为”特征不仅体现在投资基金的买入行为中,也体现在卖出行为中.“羊群行为”并没有因为所涉及的基金数目不同而发生明显的变化,由此证实这一特征普遍且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16.
陕西凤翔方言既有自成音节的词缀“子”,41个韵母中又有39个可以生成子变韵,自成音节的词缀“子”和子变韵可以自由交替使用。凤翔方言的子变韵是长音型,与山西临猗、夏县和山东博山相同。凤翔方言阳平字的子变韵只是拖长音节,不变调;阴平、上声和去声的子变韵在拖长音节的同时还变调,变调调值与后字为轻声的两字组中的前字相同。凤翔方言中虚词“着、的、得”和实词“上”可省略,用前字的D变韵母表示。“的”“着”“得”“上”等字和D变韵可以自由交替使用。D变韵方式和子变韵相同,即音节拖长,阳平字不变调,阴平、上声和去声字同时还变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问卷方法,对城市中学生的社会行为取向做了实证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中学生的社会行为取向无论是在家庭的亲子关系中,还是在学校的师生关系中,还是在同学、朋友等同龄群体关系中,都表现出明显的个我取向的特点。本文还从社会学角度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中学生社会行为的个我取向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8.
根据认同场景论的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文化认同有一些得以延续传承,也有一些发生解构与重构。以成都客家人的文化认同为个案,在"湖广填四川"与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客家文化既有认同又发生变迁,传统客家文化应在当代语境下作适当转换,客家文化等优秀精神资源应加以坚守与传承。  相似文献   

19.
转变人才观、教育观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当前 ,我国经济形势和科教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 ,这些新问题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人才观和教育观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翁史烈教授从新时期人才观内涵、工程教育的核心、营造大学的智力生态环境、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深化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多渠道筹资与多元化办学六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是翁史烈教授于 2 0 0 0年 1 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高教所所作演讲的录音整理稿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nature and process of ninth grade students conceptual change regarding their mental model of dissolution and diffusion as a result of instructions using the Dual Situated Learning Model (DSLM). The dual situated learning events of this model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ontological viewpoint of the science concepts as well as the nature of these concepts. Moreover, these events serve two functions by creating dissonance with the pre-existing knowledge and providing new schema for constructing a more scientific view of the concept. The concepts of dissolution and diffusion were chosen to examine students conceptual change process because they involve the understanding of both invisible and process attribut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about 76%–90% of the students successfully underwent a change i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s of dissolution and diffusion after instruction using dual situated learning events. Moreover, about 75% of the students successfully applied their previous mental sets into the challenging situated learning event. This curr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DSLM indeed facilitates the processes of conceptual change and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volving concepts of dissolution and diffusion, clarifying the nature of conceptual change involving science concepts of both an invisible and a process n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