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雁  马方路 《上海教育》2005,(12A):6-10
“大学教育不光要看给学生多少知识,更应该在让学生打牢基础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兴趣,点燃他们他创新的火花。”百年校庆之际的复旦校园,迎来了第九届“挑战怀”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让该校常委书记秦绍德对“挑战怀”有了别样的理解,“杯赛具有的一种精神就是敢于向未来和未知挑战,年轻人应该具有这种精神,因为他们是最有胆魄、锐气,充满好奇又没有束缚的一代。”[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积累和运用科技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技能、促使大学生树立科技思想、形成科技精神和科技品质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挑战杯”竞赛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高校应该大力建设“挑战杯”工程,从宣传、组织、健全制度、人财物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挑战杯”竞赛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以促进大学生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如果隐去校名,先让你看该校学生创造的一连串耀眼荣誉,那么你的联想大概十有八九都会出差错。在第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该校学生荣获二等奖,是同类学校和所在省获得的最高奖项;在第五届“挑战杯”中,该校又有两项学生科技作品获二等奖,其中由胡...  相似文献   

4.
周共泉 《物理教师》2003,24(7):19-20
随着中学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和“多样”的学习,这是教师时时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坚持“变教为诱”,坚持把学生引向主动探索,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展他们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一般经过半个学期,就可看到学生主动探索精神有明显的增强。  相似文献   

5.
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充满快乐的课堂,也应该是让学生焕发活力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会展示其个性,会将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这就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每个决策环节都应尊重学生这个主体,以他们的需要为依据,赋予他们自由的选择权和发展权,使他们成为自由精神与创新精神和谐发展的个体。  相似文献   

6.
"挑战杯"竞赛: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现形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高校“挑战杯”竞赛及研究性学习的功 效分析 1.“挑战杯”竞赛及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从事学术科技活动 作为研究性学习在高校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 权威性的特点,对引导全国大学生积极从事学术科技活 动,具有直接而有效的重要作用。 (1)“挑战杯”竞赛的导向性体现在竞赛的宗旨与目 的上。根据 2004 年 6 月 10 日修订的《“挑战杯”全国大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第一章第二条、第三条 的规定,竞赛的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  相似文献   

7.
梁青松 《广西教育》2006,(7B):22-23
根据新课程的教育理论,在语文课堂上,应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人”的地位。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的产生,靠教师课堂上的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教师应该让学生由“忠实的听众”、“录音机”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格局,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质疑的机会还给学生,把说话的机会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展现个性的机会,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8.
“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大学生头脑“奥林匹克”,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挑战杯”系列竞赛在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蒋雪清 《小学生》2022,(12):118-120
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具有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活动”,小学英语教学是“活”和“动”相结合的过程。“活”就是让学生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开口去说,学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动”指的是让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动起来,从而配合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该巧用课本剧,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10.
赵志静 《中学文科》2009,(16):64-65
古人云“文以载道”。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通过语文常规活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挖掘语文的人文底蕴,力求让语文贴近学生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在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人类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引导他们求真、求善、求美,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健康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1.
韩正光 《教书育人》2014,(12):77-78
班主任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技能、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智能。同时班主任应该有所针对、有所侧重地进行引导,把他们的潜力开发出来,让他们的“小宇宙”燃烧起来,使得中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而脱颖而出,成为“出彩中学生”。  相似文献   

12.
学生每天接触很多词语,或理解,或抄写,或积累,但是听他们说话,读他们的文章,还是感觉词语贫乏,而且用词不当.他们已经接触的大量词汇到哪儿去了?难道根本没有内化到他们的精神生活中去?还是已经“沉寂”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到“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的词语”;在“第二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再次提到“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学生“乐于运用的词语”“有新鲜感的词语”,应该就是“活”在学生语言精神世界中的积极词语.  相似文献   

13.
王敏坚 《职教论坛》2006,(5X):23-24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枝参与挑战杯比赛。从高职院枝“挑战杯”工作情况着眼,总结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创新教育和指导创新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培育人文精神,实施人性化教育成了教育的热门话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生命”和“人本”的回归,应该做到:给学生生活的溪流,让他们能惬意邀游;给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能快乐飞翔;给学生多元的画纸,让他们能描绘五彩画图;给学生动听的音乐,让他们能吟咏心灵之歌。  相似文献   

15.
从"挑战杯"竞赛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参与“挑战杯”竞赛。高职院校应对参与“挑战杯”竞赛的工作加以总结,并根据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采取有力对策,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活:数学课堂的灵魂》一文中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课堂是生命交流的驿站,是思维碰撞的舞台。面对一个个有着丰富情感和充满个性的学生,我们应该相信他们的潜能,为他们创造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让师生展开心与心的交流碰撞。让学生在情感的互动中、在思维的碰撞中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教学过程,首先应该是一个让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把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充分地挖掘出来,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动”的过程中把他们真…  相似文献   

17.
我觉得学校不是为精英而设的,当然我不反对有好的学生,我也会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我要动脑筋的是让更多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健康人格的核心是积极的自我概念,我们必须教育他“忘我’“‘奉献我”。学生有“我”了,我们才能教育他”忘我“。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学生有自信,有“我”,这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认为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笔者通过几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双差生”学好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  相似文献   

19.
何鑫山 《考试周刊》2012,(75):179-179
“单亲家庭的小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这是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有许多的缺陷,甚至成为“双差”的学生。我们应该用爱心唤起他们的自信心,用真心帮助他们矫正不良行为,用诚心争取家长的配合,关爱这些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抬起头”走路。  相似文献   

20.
从高一到高三,围绕着“放飞梦想”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携手圆梦”系列、“让梦想飞翔”等,因为梦想,学生有了长足的进步。高考已经结束,就在学生即将离校之际,如何让他们的梦想得以延伸,这是班主任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