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本文采用“类比法”给出一类三阶非线性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的构造,推广了文[1]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类比法"给出一类三阶非线性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的构造,推广了文[1]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一类具有动态领导者和时滞的多主体系统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类具有动态领导者并且存在时变耦合时滞的多主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在所考虑的模型中,领导者的速度不能被精确量测.为了跟踪这样一个领导者主体,将对每个跟随者主体构造分散式状态估计器以及设计基于邻居的控制器;同时,由于耦合时滞的存在,基于邻居的控制器和状态估计器均包含了时变时滞的作用.当多主体系统的耦合拓扑是固定的或切换的有向图时,跟随者与领导者之间的跟踪误差得到了估计.特别地,可以证明,当动态领导者的速度可以被精确量测时,每一个跟随者都能够跟踪上领导者.  相似文献   

4.
基于博弈论思想研究日益复杂的资源调度问题,同时考虑制造任务需求、资源供应商及价格因素对这策略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的动态系统进行研究。根据资源产出和利润,建立制造资源间的一种动态博弈模型对制造过程策略进行分析,通过对稳定区域的分析和李雅普诺夫指数的计算,研究资源供应商与需求者之间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调节速度增大会降低系统稳定性、增大资源承担风险,从而为交易中的资源决策提供参考。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考虑设计一个控制器同时镇定一组多输入非线性系统的问题.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 给出了时不变同时镇定状态反馈控制器存在地充分条件,然后给出构造同时镇定一组系统的连续控制器的统一公式. 该结果是对文献[1]中讨论的单输入系统的结论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进行系统建模的过程中,模型一致性的建立和维护是正确建模的必要前提。在UML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一致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致性问题的分类及模型一致性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一致性研究,并提出了关于模型一致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通信节点部署随机性较大,热点周边存在随机的窄带干扰信号。其中,较强的窄带干扰会严重影响计算机正常通信。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信息模糊一致的计算机优化通信算法,设计了通信中的模糊矩阵,利用矩阵一致性判断方法,在变换域实现对干扰信号的识别与滤除,并且无失真地恢复出原始信号。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下,计算机能够实现识别并滤除窄带干扰,很大程度上降低计算机通信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未知的三角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基于一致性指数的双向投影决策方法。针对三角犹豫模糊决策信息,给出备选方案与正负理想点形成向量的表达式,利用备选方案与正负理想点一致性变化关系,构建基于一致性指数的三角犹豫模糊双向投影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一致性指数最大化的属性权重优化模型,通过求解优化模型计算权重。并通过算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刘海潮 《科研管理》2010,31(4):67-72
摘要:基于“企业战略、环境间存在一致性”这一基本理论观点,提出在集中度特征层面同时检验战略同需求的被动一致性关系及战略同供应的主动一致性关系,并通过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的一般相关分析、分类相关分析,证实了在消费品行业等背景下战略集中度同需求集中度呈强正向被动一致性关系;在高需求集中度等前提下战略集中度同供应集中度呈弱负向主动一致性关系,从而在揭示了战略同环境的双向一致性关系在集中度层面客观存在的同时,也表明了两种一致性关系在形式和内涵上存在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个体观点交互规则建模研究大都假定了网民是"完全理性"的个体,忽视了网民往往因为自身认知、习惯、主观偏好等因素,并不会按照既定模型设定的演化规则进行意见演变这一实际情况。[方法/过程]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入手,文章探究网民心理动态参考点对个体观点演化的影响,引用前景理论价值函数与决策权重函数计算个体愿景值V,以V值来衡量个体观点改变的倾向程度,构建个体观点演化模型,而后进行实验与仿真检验。[结果/结论]受反馈信息的影响,网民心理参考点呈动态变化,影响其观点的改变。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出群体的观点走势,为舆情演化建模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article we highlight temporal effect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enabled organizational change. Examples of temporal effects are explored in the context of one organization's efforts to implement an enterprise-wide information system. Temporality is presented as having two aspects, with the first being the well-recognized, linear and measured clock time. The second aspect of time is that which is perceived--often as nonlinear--and socially defined. We find that temporal effects arise both in changes to the structure of work and in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in how time is perceived. Evidence suggests that both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of the enterprise systems' technologies further exacerbate these temporal effects. We conclude with suggestions for how to incorporate a temporally reflective perspective into analysis of technology-enabled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how a temporal perspective provides insight into both the social and technical aspects of the sociotechnical nature of enterprise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