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邢云龙 《学语文》2020,(2):67-68
作家萧红擅长细节刻画,《回忆鲁迅先生》将伟人鲁迅从容地拉近到我们普通人身边,看似一个个琐碎的细节,却饱含了作者的敬佩之情。萧红以与生俱来的如水温柔,细腻入微的观察,再加上受鲁迅先生熏陶的扎实的语言功底,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相似文献   

2.
正他的用意一目了然了,所有的抒情和诗意都在为小说的内部积蓄能量,就是为了撞击"老爷"那座冰山。这个撞击太悲伤、太寒冷了,是文明的大灾难和大事故。《故乡》的故事极其简单,"我"回老家搬家,或者说,回老家变卖家产。就这么一点事,几乎构不成故事。那么《故乡》这篇小说到底好在哪里?我的回答是,小说的人物写得好。一个是闰土,一个是杨二嫂。  相似文献   

3.
教书是为了育人。教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是要让学生感悟出救国救民的强烈爱国之心。本文从鲁迅的人生经历发掘出了其深沉的报国之惭愧,给学生乃至所有读者延伸了一个更广更深的沉思之天地。  相似文献   

4.
一本散发着墨香的语文书放在我面前,我好奇地拿起来翻阅着.呵,一篇篇文章多么生动优美,特别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读完后,使我对鲁迅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教书是为了育人。教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是要让学生感悟出救国救民的强烈爱国之心。本文从鲁迅的人生经历发掘出了其深沉的报国之"惭愧",给学生乃至所有读者延伸了一个更广更深的沉思之天地。  相似文献   

6.
对于鲁迅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毛泽东主席有一个著名的说法:“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写有“民族魂”的旗帜。此后,产生了大量纪念缅怀鲁迅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7,(10)
教完《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感受颇深,始终感觉这篇记叙性的散文是《朝花夕拾》中最好的一篇。今天的话题,我就从他的笔名谈起。我们都知道鲁迅原名周树人,曾有过很多笔名,其中有发表在《文化偏至论》上的笔名是"迅行",含有希望、奋发、前进的意思;1918年发表小  相似文献   

8.
是谁打破油漆瓶,染黑整座城?是谁挥着魔力棒,把世界搅浑?哦,是夜神!漆黑缠裹着人民,唉——人都就寝,寂静无声。老鼠猖獗霸道,恨不得吞下整座城!蝙蝠托着身体在夜行,超声波为他把方向认准,他的呐喊是为谁?酣眠的人可曾听进?那声音让老鼠胆战心惊!待到黎明,何曾见到他的身影!有谁  相似文献   

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通过几件事赞颂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重点回答了第一段中提出的:“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一问题。乍一看,其它各段还可以,只是第三段“谈碰壁”似与这问题无关。可是在进一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我觉得恰恰相反,这一段正是回答第一段问题,突出文章中心的好材料。为什么呢?首先就本段与第一段关系讲,鲁迅先生一生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不屈不挠的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而第三段正集中表现了这一点,这也正是鲁迅先生赢得很多人尊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不正好从一个  相似文献   

10.
11.
康熙五十二年,朕六旬诞辰。众蒙古部落,咸至阙廷,奉行朝贺,不谋同辞,具疏陈恳,愿建刹宇,为朕祝厘。 朕思治天下之道,非奉一己之福,合天下之福为福;非私一己之安,遍天下之安为安。“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祖功宗德,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论风俗人情,刚直好勇。自百年以来,敬奉释教,并无二法。谨守国典,罔敢陨越。不识不知,太和有象。朕每嘉焉。鉴其悃诚,重违所请。念热河之地,为中外之交,朕驻跸清暑,岁以为常。而诸藩来觐。瞻礼亦便。因指山庄之东,无关于耕种之荒地,特许营度为佛寺。陶甓于冶,取材于山。工用无输挽之劳。金钱无逾侈之费。经始讫功,告成不日。 历观往史,溯前朝,版籍有区,幅员未广。兹热河之奥壤.乃紫之神,名号  相似文献   

12.
《河南》杂志是20世纪初留日爱国学生活动的阵地,是鲁迅走上“文艺救国”道路的开始。鲁迅在《河南》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是其一生思想的主要源头。  相似文献   

13.
过去我们教《鲁迅的精神》这篇课文,往往把张定璜和他的《鲁迅先生》说得一无是处。翟秋白说他是“嗡嗡嗡的苍蝇”,课本注释说他的“三个冷静”是“胡说”,他的文章又发表于《现代评论》,还能不彻底否定吗? 最近,从《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册中、读了《鲁迅先生》一文,深深感到我们“想当然”的推论完全不对,即使是“三个冷静”的说法,也未必什么大错。  相似文献   

14.
课堂实录(二课时)一、不能不说鲁迅师:谈到中国文学,谈到中国的历史、文化,恐怕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他就是——鲁迅。你们对鲁迅有哪些了解?读过他的什么作品?师生自由交流(略)。师:在我国,在所有提到鲁迅的资料当中,都有这样一句话: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是闫老师在这里并不是要把这句话当成一个概念灌输到大家的脑子里,我想通过今天这节课请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样得出来的结论才是自己的结论。今天我们就来思考鲁迅是个怎样的人物,为什么我们今天还是不能不说鲁迅?二、向…  相似文献   

15.
《台湾中部碑文集成》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有关清代台湾中部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民俗等方面的资料总集,但该书存在较多的字、词、标点等方面的错误,因此很有必要对其再进行一番校勘。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新文化运动以来用笔来反封建的斗士,一个毫无争议的反对一切黑暗统治的领袖。正因为如此,我们谈及鲁迅,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我想在这一点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谈到鲁迅作品时,首先就会提到他旗帜鲜明的反封建思想。  相似文献   

17.
课堂实录(二课时) 一、不能不说鲁迅 师:谈到中国文学,谈到中国的历史、文化,恐怕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他就是——鲁迅。你们对鲁迅有哪些了解?读过他的什么作品?  相似文献   

18.
来华 《陕西教育》2003,(10):30-30
在中学教材中,鲁迅的作品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药》是鲁迅作品中一部重要的短篇小说,下面就这篇文章的教学谈谈一些想法。本课教学安排3课时。首先让学生研读原作,认真揣摩作品,反复体会和感受作品。教师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鼓励他们总结自己阅读的真买感受,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对课文进行剖析学  相似文献   

19.
我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五年制第八册32课)时,采取紧扣中心,以问促读和读中有思的教学方法,只用了二课时,就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初读全文,找出中心。教学开始,首先提出问题:①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什么事?哪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②根据这一中心句,再从课文末段中划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散文《雪》,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精妙绝美的写景散文,它对于陶冶青少年优美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写作能力,都是很有裨益的。《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发表于1925年1月26日《语丝》周刊第11期,后来作者收入散文诗集《野草》。在《野草》中,这是最明白、浅显、易懂、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