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生产中高科技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及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职业教育层次高移是教育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从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看,中职学校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为高职学校开辟了广阔的生源,也给中职学校提出了新的培养要求。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立交桥"的构建对中职教育的拉动和对高职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目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多种沟通,以"3+2"分段高职和中职学生对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政策的落实,标志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从政策推动为重点的"架梁立柱"阶段进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内部装修"阶段。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之一。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既是中职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又是衔接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以数学课程为例,对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就云南而言,高职院校大多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成,建校历史短,实力不足,图书馆基础薄弱,与《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指南(试行)》的A类建设要求差距甚远,基本处于"温饱水平"。针对这些问题或困惑,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在服务能力建设与创新服务的实践中探索路径,寻找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为使我国中职教育发展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分析了中职毕业生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确认存在着市场需求数量逐年增加、毕业生数量逐年减少的矛盾,其原因在于:中职教育初中生源逐年减少,社会吸引力弱化,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严重,中职学校软硬件建设乏力,教育与教学改革进展迟缓。满足人力资源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应积极拓展中职学校招生渠道,推进中高职衔接和普职沟通,降低人力资源市场分割效应,加强中职学校软硬件建设,构建中职学校运营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是将中职、高职教育有效地贯通起来,是响应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高职贯通培养需要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多方面的衔接,其中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浅谈中高职贯通衔接中对中职骨干教师的要求以及中高职贯通衔接对建设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导读     
<正>2012年,江苏省在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进程中,率先试点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分别设计和试验了中职与高职"3+3"衔接、高职与本科"3+2"或"5+2"衔接、中职与本科"3+4"衔接等分段衔接贯通培养项目,在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到目前为止,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项目(以下简称"贯通项目")的试验已经逐步进入到"转段衔接"的实践操作阶段。由于贯通项目所涉及的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双方学校、学生、学生家长等关联方面在理念、价值观、期望值上存在着角度差异,  相似文献   

7.
围绕中高职教育如何实现有效衔接的问题,对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的高职学制运行和汕头市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以及衔接情况进行深入了调研,其结论为:高职教育阶段的学习制度实施情况理想,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估良好;中职学生的升学意愿更趋内在化;实习实训课程的建设与衔接形式的多样化成为中高职学生的共同期待。强化高职院校引领,深化实训教学一体化建设和明确人才培养层次可为中高职实现有效衔接提供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一、开发城市职业教育新生源 近几年来,我市普通高中每年以220%的速度扩招,中职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为此,省教育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扩大高职对中职的对口招生、中职毕业生免试推优升入高职校和成人高校、扩大五年制和"3 2"形式高职招生等,对于缓解中职招生滑坡起到较大作用.但随着招生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对城市学生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魏丽丽 《现代教育》2014,(10):17-18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效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专业衔接是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本文在具体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课程内容衔接、积极探寻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加强中高职学校联系等建议,希望以此促进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关于在线教育普惠行动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呼唤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呼唤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呼唤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的中职课程改革创新。立足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中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以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索"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措施,以期实现信息技术与中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涉农职业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以本科农业综合大学为龙头、高职院校为骨干、中职学校和县职教中心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但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学校办学动力不足,院校地域分布不均,涉农专业存在招生、就业"两难"困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应加强涉农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立激励机制,调整高职院校布局,加大涉农职教改革力度,积极推动京津冀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社团     
中国职教学会召开2008年学术年会;国际职业技术教育论坛在杭州召开;百所示范高职畅谈文化建设;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民办职教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召开;全国中职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协作会成立;  相似文献   

13.
深化中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技能教育,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中职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是中职教育研究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难与很多高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有密切关系。“知识不够用”和“技能不足”是导致高职学生工作不适应的主要因素。据一项对全国11所高职学校的调查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要素之一是教师队伍建设水平。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多方面成就,但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也存在明显不足。为此,必须突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战略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保障性地位,全方位推进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试论实现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学校向高职学院过渡是学校的质的飞跃.如何顺利地实现这种飞跃,跳出中职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模式,提升高职学院的管理水平,实现高等教育的普遍性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的统一,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艺术教育课程"是中职学校美育最主要的载体和最有效的途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必不可少的。目前中职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不高,笔者从中职学校中了解艺术教育课程的地位现状,从观念偏颇、体系杂乱、基础资源缺失等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中职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地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笔者借鉴英国中高职课程自然衔接的理念,结合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衔接的现状,认为应借力打造职业教育集团而实行的"高职引领中职"和"骨干专业带动普通专业"的办学模式,利用中高职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考试等方式作为衔接纽带,加强中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衔接,促进中高职英语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8.
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衔接发展,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中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促使中职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健康有效发展,特别是指导"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开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减少两类学校衔接中的教学消耗的对策,旨在确保教学效益和培养目标的落实。  相似文献   

19.
青岛华夏职教中心是国家重点学校,近年来以创建全国中职优质特色学校为目标,围绕"以内涵发展推进学校精品化、特色化建设进程"、"构建中职高职衔接、技能培训与终身教育融通的现代职教体系"两大核心工程,构建以制度建设为支撑、人本管理为核心、文化管理为途径的现代管理体系,科学建设运行模式,推进管理创新,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建设均衡发展的"机型"发展模式,推进学校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中高职衔接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即"5年一贯制"、"3+2"模式和"3+3"模式。为了使中职学生尽快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保证教学质量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该做到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教材和教学资源使用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