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和谐校园的实质及核心 校园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是指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2006年11月20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学校主要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学校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的学校要依靠和谐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和谐校园主要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校园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建设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怎样建设和谐校园争笔者认为,现阶段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高校和谐校园构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校园内涵体现为:它是一种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学校教育中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有序运转状态,是以校园为纽带,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所形成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良性整体效应。因此,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上内涵出发。  相似文献   

7.
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怎样构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应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促进教师群体的和谐发展;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三是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四是建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8.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从此将和谐社会的概念引入了校园中. 何谓和谐校园?所谓和谐校园就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的协调运转,是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可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共济、内外和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协调、整体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问的协调运转,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学校档案为和谐校园建设整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  相似文献   

11.
于娜 《中国教师》2010,(Z1):395-395
<正>古往今来,"和谐"一直是我们所努力追求和希望的。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外和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种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2.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因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3.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一个稳定的局面,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因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的成人高校是实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促进职业学校全面协调发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职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成人高校和谐校园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职业教育为主要特征,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其内涵极为深刻。本人在成人高校工作实践中感到,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的本质,开拓创新是和谐校园的动力,可持续发展是和谐校园的源泉,精神文明建设是和谐校园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和谐校园应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要想构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学校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  相似文献   

17.
高校工会与和谐校园的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年来,不少高校在工会组织下,开展了不少有益身心的系列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然而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工会又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呢?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什么是和谐校园?高校工会的职责包括建设和谐校园吗?和谐校园内涵体现为:它是一种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学校教育中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有序运转状态,是以校园为纽带,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所形成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良性整体效应。中国工会…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班集体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班集体是一种以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班集体和谐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以班级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因此,构建和谐班集体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进一步实现班集体成员共同发展的需要。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呢?  相似文献   

19.
李志刚 《辅导员》2010,(14):74-75,107
何谓和谐校园?它是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载体的各种要素的全面、良性互动、整体优化形成的育人氛围,是学校各子系统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产生的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下面我着重从人际关系、课堂和管理几个方面来阐释:  相似文献   

20.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学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的是教育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