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立暄 《图书馆杂志》2002,21(11):70-76,49
1.9 剜改卷第出版者利用旧版改易卷第,以充新刻。如明吴兴凌氏四色印本《世说新语》有六卷本与八卷本之分,所谓八卷本实不过利用六卷本旧版剜改卷第而成,非有二刻。八卷本重新排定卷第,凡增出之卷,必须空出书题一行,类目标题一行;改易之卷,必剜去书题一行,类目标题一行,使与前文连属。其方法是增删注文,俾凑合行数,并剜改版心所题页数。八卷本卷一即用六卷本前三十四版,而将六卷本第三十五页“晋武帝始登祚”条删去注内“成熙二年”四字  相似文献   

2.
粤雅堂(南海) 业主伍崇曜,原名元薇,字紫垣,南海人。邑廪生,以赈捐赐举人,后加布政使衔。家富于财而喜结交文人,且致力于搜书、藏书、刻书。筑“远爱楼”为藏书之所,构“粤雅堂”为辑书校书之地。伍氏刻书,重视乡邦文献,偏好孤本秘笈,内容涉及经、史、子、集、丛书,凡传统学科之门类都有。所辑刻各书,错讹脱夺极少,雕版精良,形式大观。尤以辑刻《粤雅堂丛书》为人称誉。不愧为清代广东乃至全国著名的刻书家之一。伍氏的刻书活动,从道光十一年(1831)起至同治二年(1863)止,持续了三十余年,前后辑刻达二百多种,二千余卷。所见有:《粤雅堂丛书》三编三十集一百八十五种一千三百四十七卷。(17)(20)《岭南遗书》六集五十九种三百四十八卷。⑨⑩(17)(20)《楚庭耆旧遗诗》三集七十四卷。(15)《粤十三家集》十三种一百八十二卷。⑨⑩(20)《金文最》一百二十卷。⑨《舆地纪胜》二百卷。⑨《西湖书院重校史论丛编》四种十一卷(清)刘口辑。(20)  相似文献   

3.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同治间以副贡入曾国藩幕府,参与"剿捻"、查办天津教案等事宜,光绪元年以知州入李鸿章幕府,十年授浙江宁绍台道,十四年任湖南按察使,后出使英、法、意、比等国。薛福成纵览经史,好为经世之学,擅长办理外交。他一生著述丰富,《庸庵全集》收录了他所撰的《庸庵文编》四卷、《续编》二卷、《外编》四卷、《海外文编》四卷、《筹洋刍议》一卷、《浙东筹防录》四卷、《出使日记》六卷、《续刻》十卷、《出使奏疏》二卷、《出使公牍》十卷等十种书。  相似文献   

4.
《陕西档案》2010,(5):59-59
新版《红楼梦》在各大电视台播出后引起热议。《红楼梦》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事无巨细地告诉我们,200多年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其中的养生方法至今值得现代人学习。“红楼养生当代解读第一人”之称、著有《红楼梦养生智慧》的沈雁英教授,以及曾写过《红楼梦中的养生秘密》一书的杨力教授,讲解红楼梦中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八类书类存目二:“《事物考》八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傅岩撰。岩字野清,义乌人。”按:此书《浙江省第五次曝书亭呈送书目》云“明傅岩著,四本”,《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云“刊本,明御史义乌傅岩撰”,即《四库总目》所据之本。《安徽省呈送书目》亦著录,唯不记撰人。知当时浙江之外另有安徽呈本。检诸家目录,题傅岩撰之《事物考》八卷未见著录,访之南北各馆,亦未见有藏。唯明代王三聘《事物考》八卷颇见流传,计有:明嘉靖四十二年何起鸣刻本、明隆庆三年王嘉宾刻本、明隆庆四年金陵书林周氏刻本、明万历间钱塘胡文焕刻《格致丛书》本(作  相似文献   

6.
最近翻阅有关国了监刻书的论著,发现对元国子监刻小字本《伤寒论》的两种不同说法。程千帆、徐有富著《校雠广义》版本编中说:“元代中央机关掌管刻书的有兴文署和艺文监。国子监刻书不多,《书林清话》卷四《元监署各路书院医院刻书》仅提到元裙三年(1088)刻小字本《伤寒论》十卷。”(齐鲁书社1991年版,  相似文献   

7.
《灵台秘苑》是中国古代天文占验集大成之作,收编在《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里。纪昀在《提要》里说:"谨案《灵台秘苑》十五卷,北周太史中大夫新野庾季才原撰,而宋人所重修也。季才之书见于《隋志》者一百十五卷,《周书》本传又作一百十卷,此为北宋时奉敕删订之本。"关于此书的价值,纪昀又说:"虽(?)祥小术,不足言观文察变之道,顾《隋志》所载天象诸书,今无一存,此书据季才所撰为蓝本,则以前之古帙尚藉以略见。大凡存为考证之资;亦无不可也。"此书卷目如后:卷一、步天歌星图,卷二、星总,卷三、十二分野,卷四、气,卷五、风,卷六、天  相似文献   

8.
傅占衡傅占衡著有《湘帆堂集》二十六卷,乾隆七年族裔傅钦俞刻。此集乃同邑友人陈孝逸编,孝逸为撰目录后序,数其戏曲著作说:"有《董糟丘杂剧》、《崇明寺塔曲》,俱有义趣,并不附本集。文长之附《四声猿》,玉茗之附《四梦》,非古法,吾不敢效也。"编者视戏曲为儿戏,指摘徐文长及汤显祖集中附有剧作,他在编辑傅占衡文集时汰去戏曲作品,以至傅氏剧作佚而不存。集中卷六载有《箫洞虚小传》,记制箫艺人轶事,情趣横生。张潮《虞初新志》据以转载,于是此文广为流播。北京图书馆藏《湘帆堂集》,卷首有成芳和辛丑墨书:"占衡父名櫆,天启间官给事中,入阉党。犁牛有子,不得以所自出  相似文献   

9.
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订误十六则修世平一、尚书注疏《总目》卷十一云:《尚书正义》二十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汉孔安国撰。其书至晋豫章内史梅豫始奏于朝。唐贞观十六年孔颖达等为之疏,永徽四年长孙无忌等又加刊定。按:《四库》为《尚书注疏》,十九卷。汉孔安国...  相似文献   

10.
王士 《居易录》卷二十一云:广陵所刻《唐诗七言律神韵集》,是予三十年前在扬州,启涑兄弟初入家塾,暇日偶摘取唐律绝五七言授之者,颇约而精。如皋冒丹书(青若)见而好之,手抄七律一卷携归。其后二十年,泰州缪肇甲、黄泰来刻之,非完书也。集中有陈太史其年及二子增入数十篇,亦非本来面目矣。①《渔洋山人自撰年谱》卷上云:(辛丑)秋七月……又尝摘取五七言若干卷,授嗣君清远兄弟读之,名为《神韵集》。今广陵所刻止七律一卷,非全书也。②由以上两条记载可以知道王士顺治辛丑(1661)秋在扬州任上曾编有《唐诗神韵集》,是…  相似文献   

11.
(一) 《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一卷,是清康熙年间毛扆编写的鬻书目录,嘉庆五年黄丕烈刻入《士礼居丛书》中,流传始广。明末清初,常熟毛晋汲古阁不仅刻书数百种,风行全国,对我国古代典籍的保存和传播,影响很大;而阁藏书籍之精善丰富,更为世所艳称;可惜没有留下完整的藏书目录,不能了解阁书的全貌。《秘本书目》虽只著录毛晋幼子毛辰藏书的拟售部  相似文献   

12.
对明人刻书,后人多有指责。清学者黄丕烈在《校元宋提刑(洗冤录)》中说:“明人喜刻书,而不肯守其旧,故所刻往往戾千古。”叶德辉在《书林清话》卷七中说:“明人刻书,有一种恶习。往往刻一书而改头换面,节删易名。如唐刘肃《大唐新语》,冯梦祯刻本为《唐世说新语》。”明监本《史记》,  相似文献   

13.
戴震为清代巨儒,昔章太炎谓"震始入四库馆,诸儒皆震竦之,愿敛衽为弟子,天下视文士渐轻"(《检论》卷四)。其学问之大,此一言以蔽之矣!然戴氏的著述和文章究竟知多少?曲阜孔继涵虽刻有《戴氏遗书》,段玉裁重刻《东原文集》、中华书局整理出版《戴震文集》,都曾补入了一些遗文,近人梁启超、胡朴安先生亦作有《戴氏书考》,然只是初具梗概,不能尽睹其学。难得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有一些戴氏的抄本和  相似文献   

14.
我爱读《红楼梦》。《红楼梦》是一本最经得住读,经得住分析,经得住折腾的书。《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多活了一次,至少是多活了二十年。读《红楼梦》,就是与《红楼梦》的作者的一次对话,一次“经验交流”。以自己的经验去理解《红楼梦》的经验,以《红楼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1981,(3)
两拍——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言——指《醒世恒言》、《喻世名言》、《警世通言》四梦——指四种戏曲书:《南柯记》、《紫钗记》、《还魂记》、(又叫牡丹亭)、《邯郸记》,内容都是梦中故事。四大千——指古书中有四种大部头的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图书馆藏《春秋胡传》三十卷,卷首一卷(包括:春秋胡传纲领一卷,春秋胡传凡例一卷,春秋胡传序一卷,春秋列国东坡图说一卷,春秋胡传诸国兴废说一卷,春秋正经音训一卷,春秋提要一卷)。宋胡安国撰,林尧叟音注。明隆庆五年(1571年)兴正堂刻本。是书半页九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双鱼尾,四周双边。首有明成化壬寅年(1482年)余干(今江西省境内)刘宪《重刻春秋胡传序》,卷三十末页有“隆庆辛未年孟夏兴正堂刊”牌记。古代诸家书目未见著录。《中国古籍善本目录》中编号为2751。郑州市图书馆藏《春秋胡传》@韩富荣…  相似文献   

17.
《史学要义》四卷,补卷一卷,凡五卷,明代卜大有辑、徐栻作叙,万历五年(1577)刻本,据今已四百二十二年,后世未曾重刻。今仅存两部,分别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史学要义》卷一至卷四,卷首各有目录;补卷卷首无目录,其目,视所补内容分别列于上述各卷目录之后,并冠以"补集"二字,以示区分。《史学要义》所辑之文,是历代学人讨论史学之作,上起西汉,下迄明代。诸文体例,有疏、表、事状、书、论、序、跋、传记  相似文献   

18.
"脂扮英雄"这一首创的文学词语,可以作为《红楼梦》的另一个书名别称。它是全书主旨精神,也是曹雪芹所以著书的目的。本书汇红楼女性凡108人,以诗、文配图的形式表达出作者对《红楼梦》中脂粉英雄激赏之情。诗、笺为红学名家周汝昌先生配。图为清代红楼名画家改琦绘。本文选编自该书序言。  相似文献   

19.
《宝刻类编》作者不明,成书于南宋末,是一本以人系碑的石刻目录书籍。其书虽有明代抄本存世,却久不见著录,几近于亡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将其辑出后,其书经过私人录副与民间传抄,直至刘喜海将其付梓。本文著录经眼的《宝刻类编》诸抄本与刻本,并就其版本间关系进行初步梳理。其抄本綦多,关系模糊,以知不足斋批抄本与重抄李文藻本最为重要。其刻本则一脉相承,自刘喜海刻本始,经《粤雅堂丛书》而至《丛书集成新编》本。在著录并梳理版本的基础上,本文对《宝刻类编》整理工作的底本、参校本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古籍版本之学,重在目验和实物的考镜,今人难得有这种机会,则可通过阅看藏书家书目、研读版本学专书、参考古籍书影和古籍影印本等方法予以弥补。如清末叶德辉的《书林清话》对于古籍版本的研究就很有参考价值。《书林清话》卷六有一篇《“宋刻书之牌记”,其中谓:“宋人刻书,于书之首尾或序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