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个我     
<正>一天,孙子问爷爷:"什么是灵魂?"爷爷讲了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爷爷的爷爷讲给爷爷听的:"据说我们身体里有三个‘我’,这三个‘我’引领并保护着我们度过一生。第一个‘我’是最冷酷的,是周围人看得见的。第二个‘我’是最温暖的,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看到。第一个‘我’和第二个‘我’总是在为对人的控制权而争执,他们的斗争唤醒了人们内心的怀疑和恐惧,而只有第三个‘我’才能协调前两个‘我’,使他们和谐相处,没有人能看见第三个‘我’,有时我们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没有人能代替我们长大。这必定是一个我们必须去面对,并且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完成的“孤单的冒险”。  相似文献   

3.
如果明天就将面对死亡,你要如何度过今天?也许你会说,我一定要去找寻生命的意义,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自己一生无悔。可惜这只是假设,活着的人永远体会不到直面死亡时的恐惧与绝望,因为没有人能在死去的  相似文献   

4.
1、草蛉虫没有人看到,它的细小以及它细微的生活——这就是我从一只枯死的草蛉虫身上所看到的,这细微世界里的死亡被人们一再忽略我看到了它巨大的承受在经历死亡的过程中,这细微的生命里一定也有着人世般的闪电、泪水痛苦和恐惧  相似文献   

5.
死,大概算得上我们生命中需要面对的最真实的一件事,因为没有人能够逃脱生命的必然规律。死,大概又是我们生命中最难接受的一件事。斯人永逝,情何以堪。在现实中,有关死的话题却是我们文化长期以来的忌讳,如同咒语,在死亡潘多拉面前,众生心灵的苦痛和恐惧无以求告,难于解脱。  相似文献   

6.
生死界探秘     
自古以来,寻求长寿、趋避死亡,一直是人们的愿望。人们为什么会对死亡感到神秘莫测,以致产生恐惧的感觉呢?原因之一是从来没有人能够叙述出死亡时的肉体感受,从而给死亡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可怕的面纱。诚然,一个垂危的人难免因疾病折磨和面临与亲人的永诀而感到不安。那么,当他进入——  相似文献   

7.
一位小朋友在他的日志中写道,“对任何人来说,大人从来认为我们是孩子气,没有人能进入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内心的墙有二十一英尺高,而大人的梯子只有十英尺高。”这首诗值得我们深思。的确,平时我们在组织活动时,考虑最多的往往是目标意识:这个活动如何达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乃是走向死亡的存在,即“向死而在”。死亡是此在的终点。然而。作为此在的终点的死亡。不间断地贯穿于人的存在中。死亡是人的存在的聂固有、最根本、最亲自、最本已的可能性。因为没有人可以代替别人去死,也没有人可以剥夺别人的死亡。直面死亡应成为此在由非本真状态向本真状态过渡的桥梁。承受死亡,体验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只有“直面死亡”。才能懂得生存的意义。才能更有意义的生存。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首引人深思的童诗:"对任何人来讲,大人从来认为我们是孩子气,没有人能进入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内心的墙有二十一英尺高,而大人的梯子只有十英尺高。"这是来自孩子们内心的声音。的确,在新理念引领下的各类活动中,教师们慢慢有了"以幼儿为主"的教育意识,幼儿也常常会跳出教师的预设,冒出一个个新奇的问题。有时  相似文献   

10.
佚名 《中学文科》2008,(6):41-42
【考题回放】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我找回了(自尊、自信、友谊、母爱……)(请补全题目再写作)文题(二)人生变数很多,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知草莽中是否潜藏毒蛇猛兽;没有人能勾勒出命运的风刀霜剑……然而,外界虽不能把握,行动中却可以产生力量。这力量的源泉就来自坚强的信念。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死亡”是一个斯蒂芬克之谜,因为没有人能道清其中的奥秘。在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五号屠场》中,“死亡”更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五号屠场》短小精悍,“死亡”却多达百余次被提及。库尔特·冯内古特对“死亡”的态度是什么,是恐惧,逃避还是向往?作者通过“死亡”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文中的“死亡”是一种虚无主义和宿命论吗?通过细读文本,结合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不难证明库尔特·冯内古特是把“死亡”当做了一种主观选择,作者希望在“本体死亡”后能够得到“精神重生”,由此也体现出作者所怀有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我家附近,有一座旧楼房。至于这座楼房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了。只有那些深深的裂痕,记载着它的古老。据说,那里有许多“鬼怪”。为了探一探虚实,我们组织了一个探险队。  相似文献   

13.
有生必有死,上次我们讲了生命的诞生.本篇的话题是人的归宿,也就是死亡.人是怎样诞生的我们可以说得很清楚,但是,没有人能明确地告诉我们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没有人真正死了而回来过.只有死者自己知道得最清楚.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能讲的,只是人死了以后别人对死者的态度、处理方法,也就是丧葬文化. 在汉字里隐藏着很多关于丧葬的久远的秘密,其中有一些是惊人的.  相似文献   

14.
爱可以战胜死亡和对死亡的恐惧。只有爱才能使生命维持和延续下去。一个我们时常在广播、报纸中听到、读到的不幸的故事真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同样一个感人的结局也给这个不幸的故事画上了一个美丽的句号。1998年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在中国人民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5.
Imagine     
想象没有天堂试试看,这很简单在我们脚下没有地狱在我们头顶只有蓝天想象所有人们都只为今天而生活想象没有国度的世界试试看,这并不难没有杀戮也没有死亡也不需要宗教想象所有人们都在和平中生活你也许说我是个梦想家但我并不是唯一的一个我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加入我们全世界合  相似文献   

16.
在经典儿童图画书中,对死亡的阐述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主要表现在:看待死亡时自然的态度,死亡的最终温暖指向,以及死亡在儿童心性关照下的轻逸之美。儿童图画书对死亡主题的表现,不乏轻松幽默与脉脉温情以及天真烂漫的想法,这在满足儿童对死亡认知的同时,也给予他们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其摆脱了死亡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充满勇气和希望。  相似文献   

17.
<正>羚羊之所以能奔跑出令人惊奇的速度,离不开它身后追逐的猎豹。畏惧死亡,渴望生存,这是每一个生物最原始的心理。然而死亡毕竟是一个终究会到来的节日,有如附骨之蛆,人类中的强者却能在恐惧中激发力量,让自己短暂的人生绽放出绚烂的生命之花,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如果说利益是让人奔跑的理由,那么恐惧则是让人跑得更快的  相似文献   

18.
作文题目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我找回了____(自尊、自信、友谊、母爱……)(请补全题目再写作) 文题(二) 人生变数很多,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知草莽中是否潜藏毒蛇猛兽;没有人能勾勒出命运的  相似文献   

19.
<正>有一首儿童诗是这样写的:"对任何人来说,大人从来认为我们是孩子气,没有人能进入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内心的墙有二十一英尺高,而大人的梯子只有十英尺高。"这首诗启发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要、兴趣和真实思想。课堂是个灵动的舞台,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生成的源泉,只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我们最想要的课堂。一、把握目标,让生成性问题落地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地研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的  相似文献   

20.
正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感到恐惧,在对恐惧的理解中,人们也通常认为这是在某种境况下人的本能反应。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心理学专家在对遭遇恐惧的人群调查后发现,其实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恐惧都是自我心理暗示造成的。也就是说,让人们感到恐惧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自己或他人给予的暗示,心理学专家也由此揭示出恐惧的另一个谜底——心理暗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