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静 《教育探索》2004,(7):12-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迅速转变教学观念,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此,教学目的应由“为教而教”转变为“为人而教”,教学关系应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角色应由“工程师”转变为“导师”,教师的作用应由“主导”转变为“引导”,教学评价应由“以教评教”转变为“以学评教”,从而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职业教育转型重点应由“设计模式”向“内生模式”转变,政府在这种转变中应重新定位角色,在对职业教育的调控和管理中应充分尊重其“内生发展”的规律,重在营造环境、完善制度、促进协调,并逐步放弃传统的垂直管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由层次观向类型观转变,将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融合,从“大职业教育”观出发来构建职业教育类型体系。这一类型职业教育体系由陶冶型职业教育、通用型职业教育、专门型职业教育和专业型职业教育四个部分构成。陶冶型职业教育是指培养人的职业意识与劳动观念的教育,包括中小学的劳动技能教育。  相似文献   

4.
依据军事基础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积极探索“军事通信基础”课程教学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确立“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探索学员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线上线下联起来,课堂思政亮起来(“四个起来”)的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实现了教学过程从以教员为主向以学员为主的转变,教学活动从以课堂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的转变,课程评价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多形式过程评价转变。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激发了学员主动融入课堂的积极性,提升了课程教学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由层次观向类型观转变,将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融合,从"大职业教育"观出发来构建职业教育类型体系.  相似文献   

6.
论点     
关于类型职业教育体系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由层次观向类型观转变,将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融合,从"大职业教育"观出发来构建职业教育类型体系。这一类型职业教育体系由陶冶型职业教  相似文献   

7.
皮晖 《文教资料》2007,(11):154-156
要建立“以评促教,以教带评”的教学新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评价中的主导性作用。转变传统的评价观首先实现教师评价角色由“控制者”向“主导者”过渡,把握评价方向、评价环节和评价结果是实现教师评价角色转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应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新时期的角色应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被动型向自主型转变;由“经师”型向“人师”型转变;由“管理型”向“学者型”、“研究型”转变;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课堂革命”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及手段,是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课堂革命”最核心的要素是教师的能力体系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运行机制建设,建立研修学习机制,解决教师能力不足的问题;建立教研探究机制,精准聚焦教育教学的问题;建立教学实践机制,定位“课堂革命”关键切入点;建立成效评价机制,科学评价改革成果与成效;建立凝练提升机制,形成具有示范价值的案例;建立固化制度机制,建立课程教学改革的制度。“课堂革命”是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研科研能力、社会技术服务能力的重要平台,是职业院校“提质培优”行动的重要任务和重点成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格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晋 《职教论坛》2006,(18):10-13
人格本位教育的丰富内涵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基于对人格本位教育内涵的深刻解读,提出重审职业教育功能,实现由“工具性”价值属性向“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转变;重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实现由机械技能本位到独立健全人格的转变;重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实现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的融合;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由显性课程向潜在课程的转变;强化差异性发展,实现由单向度的静态评价到多元的动态评价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在智能化变革中推动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在“智能+”职业教育中实现智慧生成的完满发展,在智能培养过程中带来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创造效应”。但在打造智能职业教育新范式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推动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需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与策略,推动构建“智慧课堂”;围绕学生主体开展新型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依托多元关联网络设置专门化的学习场域,实现学习资源的集成共享;研制人工智能促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与技术标准,形成“多维度”评价新格局,进一步助推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劲 《广西教育》2004,(7B):55-55
我们从事历史教育的人应该知道,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正在实行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伴随着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历史教育也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型教育”转轨:在此形势下,如何认识中学历史教学,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摆脱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之尽快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堂转型,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转变,即从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传递知识向内化生成转变,从静态课堂向动态课堂转变,从华丽课堂向平实课堂转变,从盲目教学向目标评价转变。  相似文献   

14.
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和谐课堂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转变中学物理教学的教学观念应注重教师角色转变;注重教师“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注重教师“演示实验”向“学生实验”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向“生活实际”的转变;注重教师传授知识向学生获取知识方法的转变;注重教师教学知识向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整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关乎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具身教学与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学理逻辑密切相关,具身教学以具身认知为理论基础,具有身体性、主体间性、情境性、实践性、生成性及理解性。具身教学可融入仿真实训、顶岗实习、智慧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形式,提高教和学的质量,有利于形成教学共同体,促进技术技能的生成。具身教学在“三教”改革中可引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转变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逻辑,赋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革新,对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融学课堂”的建构与实施,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有效推进五育并举,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创新教学评价,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数学教师应该从“融学课堂”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相似文献   

17.
智能技术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带来全新的可能性。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现状,聚焦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赋能什么?何以赋能?如何赋能?”三个关键问题。首先,探讨智能化教学平台、智能化教学工具、智能化评价系统、智能化课堂监管、智能化学习系统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然后,从教学模式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学习环境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性提高五个方面探讨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机理;最后,提出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升级课堂教学样态、变革课堂教学设计、创新课堂教学活动、重构课堂教学评价等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基于德国职业教育"胡格模式"的课堂实践和对"课堂革命"的基本理念的分析,发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缺失主要表现在学生主观意愿、课堂教学环境、教师教学观念、教学组织方法等层面。因此,课堂需要实现从教学方法设计向学习方法设计的转变,教师需要从"演员""编剧"向"导演"转变,学生需要从"剧本式学习"向"真人秀式学习"转变。  相似文献   

19.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由层次观向类型观转变,将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融合,从“大职业教育观”出发来构建职业教育类型体系。这一类型职业教育体系由陶冶型职业教育、通用型职业教育、专门型职业教育和专业型职业教育4个部分构成:陶冶型职业教育是指培养人的职业意识与劳动观念的教育。通用型职业教育是指传授行业通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专门型职业教育是指传授一定的职业或职业群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专业型职业教育是指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的教育。其中,陶冶型职业教育与通用型职业教育主要是在职业学校开展的,属于现行的职业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郭良 《考试周刊》2011,(51):169-170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职业教育已成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巨大力量。职校文化课教师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顺应国家推动职业教育向市场驱动转变,向就业导向转变的要求开展教学。而要实现职业教育划时代的变革,必须让历史课堂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