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解决大学生人格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促使其人格和谐发展,关系到青年学生的成长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需要德育的有效引导,在学科教育、情感教育两个维度下,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突出"学科导引-情感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内化-自身需要"的大学生和谐人格德育建构机制.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德育教学中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也是 2 1世纪中国高校改革面临的严肃课题。青年学生创新人格的养成是一项需要全方位整合的系统工程 ,本文从创新人格的内涵、特质的分析入手 ,探求了高校德育教学中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3.
独立型人才是当今社会所需、时代所需。因此,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弘扬主体性人格、注重主体性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学校应该将加强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德育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人格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校德育应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将做人、做事、做学问合而为一,倡导大学生的自律观和终身学习观,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德艺双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人格马克思"教育,就是要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风范,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当前,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人格马克思"方面教育与培养缺失。加强"人格马克思"的教育有利于构建"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人格马克思"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马克思主义教育新模式。有利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的亲和力和兴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班级建设中不可忽视对学生人格培养,必须坚持“人格本位”教育理念,以人格培养为主线。班级建设对大学生人格培养具有导向功能,调适机制功能,自我教育功能,全面协调发展功能。班级建设与人格培养密不可分,人格培养是良好班集体建设形成的基础;班级建设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必经途径,是形成和培养大学生个人社会品质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人格品质培养对大学生成长重要意义的阐述和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原因的分析,认为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人格品质教育的忽视,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状况堪忧的内在因素,进而强调指出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作用,切实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培养,并针对目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人格品质培养对大学生成长重要意义的阐述和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原因的分析,认为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人格品质教育的忽视,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状况堪忧的内在因素,进而强调指出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作用,切实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培养,并针对目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关于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的德育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和谐人格是个体组织好内部心理因素并且协调好外在关系的最佳人格,是健全统一的心理人格,也是善美相谐的道德人格,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根本追求。然而当今大学生的人格冲突正从人格的“单面化”倾向、“知行分离”、心理健康隐患以及忽视外在关系的和谐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来。高校德育要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必须在德育实践中倡导审美化德育、树立大学生“我与你”的世界观、借鉴儒家“中和”教育理念,发挥其人格教育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创新人格教育,德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今学校德育存在重知识灌输,轻主体内化;重单向管理,轻知、情同构;重显性效果,轻隐性环境等方面的缺失。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创新人格教育呼唤德育的创新,教育要树立以培养创新人格为主线的德育观,根据学生主体因素的不同特点,制定可行的德育规划,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科举的德育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与和谐人格的培养是相互促进的。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和谐人格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认知教育与行为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通过借鉴儒家“中和’’教育理念,倡导审美化道德教育,利用隐性道德教育资源,发挥道德教育的心理建构功能,构建“引导-陶冶~学生自主体悟-内化-成就德行”的生活道德教育机制和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良性互动的机制,培养大学生的和谐人格。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提升学生人格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分析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高校人格教育效果差的影响因素、人格培养路径等问题,希望引起大家对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视,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找出正确的途径,为社会提供一批高素质、人格健全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大学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健康、饱满的人格为目的,大学时期是个人人格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强,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能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品格。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分析,阐述了高校人格培养的目标和意义,对高校的人格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的教育偏重知识,20世纪的教育偏重技能,而当今世界教育重心已由"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21世纪的教育是人格教育。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能力外,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任务。爱因斯坦曾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健全人格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的多方面配合、共同努力,其中教师是关键,教师的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深刻意义。虽然人们对教师人格的  相似文献   

15.
建构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推进高校心理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在高校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教育.从建构健全的人格作为心理教育与德育结合的共同目标、重要基础、主要途径和可能性等方面论述了其必然性和可行性,并从建构健全人格的主旋律、主动力、主阵地和"网络化"四个方面对实现推进高校心理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作了一系列探讨,以期能通过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教育,促进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张俊华  冯旗 《职教论坛》2012,(20):74-75
大学时代是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格缺陷问题,高校应通过信念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美学教育、心理辅导等途径和把学生培养成有健康人格的人.  相似文献   

17.
健全的人格品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德育在健全的人格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转型期社会的无序现象无疑是大学生道德行为出现“亚失范、或“失范”的诱发因素,但学校德育长期以来对人格品质教育的忽视,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状况忧的内在因素。高校德育要摆脱自身的困境,改变“不作为”的状况,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人格品质培养,把倾斜点放在人格品质的培养上,这不仅是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全面推进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人格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议题。文章探讨了健康人格的内涵特征 ,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格偏差的表现及成因 ,强调优化教育环境、更新教育内容、培养道德践行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塑造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体性人格形成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对主体性、主体性道德人格的阐述,提出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秀莉 《考试周刊》2009,(16):195-196
随着高校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关注大学生人格培养,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愈来愈引起社会和各高校的重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既是个人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关系到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健康的人格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潜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