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逆反”心理是学生遭受挫折,感受到强烈不满时表现出的一种反抗态度。而“逆反”行为与现象在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以致历史教学经常陷入被动和尴尬的境地。近十年的历史教学告诉我: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逆反”现象的出现不完全在于学生个人和社会因素,而主要在于教师自身。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对事物厌烦或遭到挫折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满情绪和态度。学生的“逆反”现象在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以致使历史教学有时陷入被动和尴尬的境地。笔者在近十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逆反”现象的出现主要不在于学生个人和社会因素,而是在于教师自身。一、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1.扭曲的“学生观”教师的“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认识、评价的综合性看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或听不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怎么看都顺眼,认为只…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目标的"伪达成"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临时性达成、被动性达成、错误性达成等。要远离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伪达成",教师就要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强调方法的指导,打造生动的历史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最好能导演出师生的"冲突和矛盾"来。  相似文献   

4.
陈林 《教育艺术》2013,(9):66+65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课堂教学互动,然而在当下的历史课堂中,教学互动出现了作秀化、功利化、封闭化、垄断化、特权化等异化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历史教师要以理念更新为突破口,以"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为保障,以"学习互动场"的创设为依托,在平实高效的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课堂教学互动,然而在当下的历史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教学互动在生动有序开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异化现象。一、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互动异化的表现1.互动作秀化。互动作秀化,指的是在历史课堂上,教学目的不是服务于质量,而是服务于形式。这首先表现在历史课堂上,封闭性有余,开放性不足,导致课堂教学低效。例如,教师问"鸦片战争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学生齐答"1840年",教师问"鸦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越来越倡导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智能为主.九年义务教育历史学科大纲和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这种现代教学论思想,历史教学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只重传授知识的倾向,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历史教学不仅要客观地再现历史现象,而且要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并把这种思维能力带到社会生活中去,以达到"鉴古知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谢爱华 《教书育人》2012,(34):34-35
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有效教学",对教师来说,既意味着精神享受,更是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实现。对学生来说,则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是通过历史课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7.
方颖 《学周刊C版》2014,(11):68-69
价值取向作为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指引着人类的思想与行动.教学立意决定一堂课的教学品质,以价值取向立意是历史课堂教学立意的重要角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在于价值引领,就是要通过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学会选择,为选择负责.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中以价值取向立意的具体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孙锦玲 《文教资料》2009,(17):148-149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毕竟,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每一节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但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关注的往往是部分"优生",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和逻辑智能,这使得一部分语言和逻辑智能较差的"中差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严重影响了历史教学的实效性,也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违背.本文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从历史教师智能观的转变和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课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教学中恰当使用地图,可以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受历史,了解历史现象、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解决教学疑难杂症,把零散的历史知识由"点"变成"线",再形成"面",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倡导历史教学回归生活,要求教师打破课本知识的束缚,注重历史教学和学生生活、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在学生生命发展的基础上建构生活化历史课堂。另外,由历史学科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主要特点。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需巧用史料,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一、联系生活实际,增添趣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会遭遇如下现象:不少学生往往喜欢历史,喜欢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却不大爱上历史课,其原因在于这些文艺作品将陌生而遥远的历史事件以及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而在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没  相似文献   

13.
郎顺利 《考试周刊》2011,(68):163-164
一、教学要达到一定深度 历史教学必须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打下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认为引导学生认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实施开放性、探索性的课堂教学;激发联想.开发"左思右想"的潜能;鼓励学生质疑和标新立异,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中学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性,中学生缺乏历史学习中的问题意识,与当前社会、学校等对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选定一个问题,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在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应对考试,教师也只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历史课堂教学呈现出崭新面貌,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许多学校仍顽强地生存着。作为传统学科,历史课堂积存的弊端较为集中,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为:教学准备形式化,教案与教学脱节;教学过程传统化,五段教学法仍垄断历史课堂;教学媒体简单化,"教教材"仍大行其道……这种环境下的历史教学显得呆板而枯燥。其实,历史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我们要让历史教学重新焕发生命力,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一、拓展教学,让历史活起来1.创设良好的历史学习情境历史学习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学的内容,创设一种具有历史真实感的特定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此激发  相似文献   

17.
构建历史"生命课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典型的"储蓄式教学,抑制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阐述历史"生命"课堂构建的途径,以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也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思考,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产生个人的认识和判断,并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的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能在已有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知识,通过知识的迁移,对其他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判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汤晓东 《贵州教育》2008,(16):46-47
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的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历史教学的目的归宿于指导人生和社会.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中把握契机,找准切入点,实现历史教学的这一功效.历史教学要想让学生从枯燥、僵死、呆板、机械记忆中走出来,使历史学科真正成为一种不与现实割裂,不与大众割裂的"活生生"的课程,使学生在历史的时空中获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精神食粮及个人成长的养料,我认为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设计围绕主体性教育思想,真正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本侧重互动教学设计对历史课堂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互动教学设计的因素和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