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道教养生思想简论》和《再论我国道教养生思想》的基础上,作者以道教经典为依据,再对我国道教的内丹炼养、服食补养和房中卫生3类养生术的形成和指导思想以及主要方术进行剖析和论述,这样就使我国道教养生思想有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注重精神修养是道教最主要的养生术之一。道教所讲的精神修养主要是人的情志、意识、道德和性格等心理品质的陶冶和修炼,从而使人获得一种恬淡虚无的心境。为了修炼这种心境,道教养生家编创了许多修炼的方法,如守一、心斋、坐忘、止念、存思、内视及全真道法等,为人们的养生健身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道教的养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作奎 《武当》2005,(3):59-59
一、道教养生要求人们重视自已思想道德品质的修养,这是养生长寿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道教先贤曾这样教导养生者,"养生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自行。自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也就是说,道教在修炼养生中常讲的要修仙道,必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难成。为了强化养生者的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4.
道教养生思想是我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养生思想创树于东汉三国,形成体系于两晋隋唐,昌盛于宋元,明清以后则逸出宗教转入社会。该思想的主要理论: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乐生恶死的人生观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哲学因果分析法、逻辑思维法等研究古代太极养生术的宽和精神。研究表明:在现今社会生活压力下,研究古代太极养生的宽和精神所造就的心灵修炼方式,既导出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太极拳以及太极文化的宽和精神,又启迪了现代人去思考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养生思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古文献为依据,剖析了孔子的养生思想。重视身体锻炼,体魄健壮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物质基础;胸怀宽阔,豁达乐观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精神支柱;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是孔子养生思想的重要内容;修身养心,仁寿相兼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道教养生思想是我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于东汉三国时期,昌盛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则由盛转衰,并逸出宗教转入社会,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因而使道教的养生思想逐渐成为广大民众健身祛病的指导思想,道教的养生方法也成为我国人民健身祛病的养生方法。道教的养生思想主要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养生观和道教哲学的基础上的,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道教养生思想体现了形神合一的生命观。道教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与其他宗教的生命观大相径庭,如佛教认为人体的形与神是可以分离的、认为灵魂是可以永生的,  相似文献   

8.
论道教,儒家,释家的养生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方法,对我国道教、儒家、释家三大流派的养生思想作了全面的论述,指出了各大流派养生思想的真谛和内涵,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起着推波助浪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武术内家拳与道教同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内家拳拳理的核心思想即道教的"道"的核心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习练或研究内家拳,最重要的目的是修身养性,领悟经典传承。道教内丹之学,源远流长,其养生观是一个注重有机整体的体系,是科学的养生观;内家拳的拳理体现出许多道教内丹养生思想的生命观和修持观,其精髓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0.
形体健美是具有健康的体魄、健美的体型、良好的姿态、高雅的气质和风度的一种综合性的人体美。健美形体的塑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但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信心,还要掌握合理的锻炼时间和适宜的运动量及饮食的搭配。  相似文献   

11.
杜子宇 《武当》2013,(4):18-19
太极拳是武术,讲招法、论技击,不说技击的是操不是拳,不说招法的是舞不是武。武之神来于文,法之妙来于理,拳之绝来于功。所以,道法太极拳是借武生趣、借趣入道、法演太极的"入道之基",是练武通文、明理达道的修身养生功法,甚至被称为"第一要法"。武是养生手段,但不是养生目的。三丰祖师"愿天下英雄豪杰延年益寿,不图技击之末"的慈悲规劝,李老先宗说太极拳"为修身实技,不单以武花小技逞能也。……不单为武备之祖,实为文修之真传也"的至真明  相似文献   

12.
诗人说:一日安闲无事,轻松舒适,自在如仙;感觉身体康泰,精神健旺,平安如意。自身即有保持健康快乐的灵丹妙药,莫去他处寻求;只要对境无心,心态淡定,就无须再去追问什么禅境了。修养有素者,随时随地都能处之泰然,即使枯守空室,闲极无凭,也于无事中体味着源自内在的喜乐;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综述法、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从营养学、心理学、训练学、生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对目前女大学生形体锻炼中出现的认识误区,如:时形体美认识的误区、力量训练的认识误区、训练量的认识误区、营养搭配的误区等,锻炼方法的误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的养生学主要分为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药饵等六个学派。其中"静神养生"就是用安静调养神气的方法来保养生命。静可以养神,神气清静自然能健康长寿。这里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及其  相似文献   

15.
傅仁东 《精武》2010,(5):4-6
内功为功夫之本。只有真正注重修炼内功的内家拳传习者,功夫才能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奋进,并由量变达到质变,即所谓的"变化气质"。各有灵苗各自探,沈阳武术名家傅仁东先生对内功的研究与修炼,完全不靠孤本秘笈和一鳞半爪的道听途说,而是从内外兼修的实践中找突破口,这才显出他发覆传统武术的本领。前人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认为傅先生内功说的魅力,可以说就在一个形而上的"道"字上。因为武术在最高层次上是共通的,当一个武术家以自己的方式进入了"道"这个层次,为尚武精神创造出了新的表述,他便是在真正意义上推进了我们的传统武术。  相似文献   

16.
李志强 《武当》2006,(5):42-44
《太平经》产生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第一部道教经书,被早期道教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奉为教典。太平道即以此经而得名。从张角创教至布教八州,至黄巾起义的整个过程看,《太平经》在教名、布道手段、组织方式、起义口号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对汉末的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 在八州之一的徐州,以汉画像石为特征的厚葬之风盛行。而汉画像石的内容是汉代社会风貌的真实反  相似文献   

17.
陈吉炎 《武当》2009,(5):40-42
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由于阴阳和五行各自具有其系统的理论,因而又分别称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借以说明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以作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化形态学的原理,对道教养生文化这一中国传统宝贵财富进行分析和总结,再进而以文化发展的规律提出道教养生现代化的策略,以促进道教养生的全新发展.文章分别从文化形态学关于物质、制度和价值三个层面对道教养生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和归纳,探讨道教养生现代化进程可行之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由于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从而导致了其特殊的宗教思想,而炼形思想是道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其产生背景下,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从形而下的"形"方面对道教的炼形思想进行介绍,以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武当》2009,(6):43-45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它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学说运用于中医领域,主要用以阐述人体脏腑生理、病理及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