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庄子强调和高扬人的诗性栖居、"游"的审美生存方式,主要是沿着"保身、尽年","逍遥、养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理路发展的。研究庄子形之委蛇的"游世"生存态度,心之逍遥的"游心"生存境界和"天地万物与我同一"的生存环境,旨在构建理想的生存栖居地,达到"人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2.
梦香港     
贾思宇 《小读者》2011,(7):29-29
我与香港有缘分,记得小时候,每当有人问我几岁,我都会十分自豪地脱口而出:"香港回归那年生的。"虽然那个时候我还很小,不太懂事,但是已经知道我们是同一年投入到了"妈妈"的怀抱。只不过我是投入了生身母亲的怀抱,而香港是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  相似文献   

3.
因为遇上你     
李镇西 《班主任》2014,(12):65-67
2014年教师节前夕,我从教后带的第一个班"未来班"举行了毕业30周年聚会活动。学生们纷纷向我表达感谢之情。我说:"我教你们时什么都不会,是你们教我当老师的!"说"什么都不会"似乎不太确切,因为我读了四年师范,怎么会"什么都不会"呢?但大学四年,对教师职业我只是"懂"了,而不是"会"了。懂,只需要读书,而会,则需要实践。四年师范教育,只是为我当一名合格的教师提供了可能,而真正要成为合格的教师,还需要和孩子每一天共同生活。"虽然我教他们读书和写字,计算和画图,但他们却授予了我最高水平的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4.
看到《中学物理》2011年1月第1期胡宗仁老师撰写的《"配速法"及其应用》和2011年11月第21期郭海宝和张波老师写的《再谈"配速法及其应用"》,笔者想再谈谈自己与"配速法"的渊源.2008年笔者刚监考完高考物理,一位教学前辈碰到我就跟我谈第14题应该如何进行运动的分解求解,当时应该是我第一次接触"配速"的思想.后来...  相似文献   

5.
2010年3月,我有幸应邀参加福建省厦门市举办的全国"同课异构,挑战名师"教学观摩活动。活动安排我与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同一课题——"神奇的495"。"神奇的495"一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则数学游戏——"神奇的495"。  相似文献   

6.
曲萍 《现代教育》2012,(2):76-77
2011年7月新一期"山东省高中新课程远程培训"结束后,我从中撷取了部分使我感触颇深、对自己今后的教学、以及对历史和社会的认识都将产生很大影响的"名言",整理为我自己的"培训语录",作为我在本次培训中的精神收获,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1986年,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与秘鲁同行略萨有过一场"作家责任"的激烈争论,前者表示:"不管怎么说,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作家。  相似文献   

8.
2012年11月,我参加了上海职教教师赴德国的培训。培训中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德国职教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为学生通过"自我管理"完成;"协调"则指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是协调、有序的;"协调"为工作任务、学习任务与自我管理三者结合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赵静 《辅导员》2014,(2):47-47
回首来人大附小的两年工作生涯,心底涌动着的是感动与幸福。是这样一位"学生"一直陪伴着我、教育着我、鞭策着我、成长着我!  相似文献   

10.
教育"概念"、"试验"以"新"字开头的有很多,如"新教育"、"新学校"。最近,我对这"新"作了思考。与"新"相对应的,是"旧",进而又在思考"旧教育"、"旧学校"。什么是"新教育"、"新学校"?什么是"旧教育"、"旧学校"?我以为这里的"新""旧"肯定不是时间概念,不是时间的先后,"新"与"旧"是由内涵决定的。在2011年一个题为"面向未来"的全国教育论坛上,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跟我约稿:我看2011年的课程教学事件。我先是在脑海中搜寻了一遍,好像没有找到什么特有"说头"的"事件";后来又到主要媒体网站搜索了一遍,也没有找到真正属于"新闻"的事件。想想看,教材选文问题、国学经典问题、减负问题、创造力培养问题,尽管热闹,但哪一件是独属于2011年的呢?之后,我忽然明白."课程教学"本来就不是一个善于出"新闻事件"的领域。与新闻的热闹比起来,它是那么的安静。但在这片安静的土壤里,藏着"不安分"的种子。比如,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那些现象预示着发展的趋势,具有标志意义。  相似文献   

12.
"‘挑战周老师’里那个聪明又嚣张的周老师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想知道吗?我就将受教的一年里与周老师相处的点滴来晒一晒,如实陈述,绝无抒情,省得周老师到时候挑剔:"我有这么娘娘腔吗,我教物理的,不教唱戏。"  相似文献   

13.
你也"追星"?每每和同龄人说我也"追星"的时候,他们总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仿佛"追星族"只属于"80后"、"90后",我这个"60后"应该和这个词一点边儿也沾不上。其实我真的是"追星族",而且"追星"追到了痴迷的程度,至今执迷不"误"。华国栋——关键时刻拉了我一把,让我从盲从走向专注2003年4月,  相似文献   

14.
去年暑假我认真研读了吴文菊主编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以下简称《规范》),在对《规范》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的工作特性就是要"爱岗敬业",而"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教师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有6年,在这6年中有过收获,也有过遗憾。但是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要想取得学生的信任,爱是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彻底改变"教与被教、管与被管、灌与被灌、考与被考"这一漠视学生个性和潜质的传统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主动性人格,邯郸市丛台区曙光小学自2009年开始,在全校全面实施"我主动"教育活动。为了推进"我主动"教育在学校的全面开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概括起来就是:一种理念,三个层面,五大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在创设"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过程中,融会贯通了"以物观物"、"中观"等哲学思想,他以一种哲学智慧,实现了对传统诗学中"物我关系"以及"情景关系"的超越,他把是否散发着哲学的灵光,作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水岭,因此,"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必然是充满着哲学智慧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7.
王小波杂文多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我"字及"我"惯用句式的频繁出现。本文对王小波杂文中的"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通过形式与内容、文体与思想相结合的整合性的研究,揭示王小波杂文的独特内涵、话语特征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科 《宁夏教育》2014,(5):67-67
从孩提时就向往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今,我已是一名有着30年教龄的老教师了。有人问我:"你爱自己的职业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我非常爱我的职业,更爱孩子们。我虽然做了30年的教师,但我没有懈怠过。"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早已装满了天真无邪的孩子,我爱他们,我也一直用爱心呵护着他们。  相似文献   

19.
未来的家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030年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想赶回家和父母团聚。坐在飞机上,我不停想象着与家人团聚的场景。  相似文献   

20.
一晃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已经10年了。10年来,我一直担任学校的美术老师,在每天纷繁的工作中,我最喜爱的就是课上和孩子们在一起,用心去感受孩子们给我带来的每一次感动。唯一遗憾的是,我的头上始终有个"副"字,因为我是一名"副科"老师,每周与一个班的孩子相处的时间只有40分钟。在仅有的40分钟里做一名孩子们喜欢的老师,这便成为了我工作追求的目标,它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学会更加谨慎地去处理好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