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陈丹 《文教资料》2009,(17):53-55
在西方语言学界.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创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最具有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乔姆斯基的语言思想和理论一直统领和影响着西方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在语言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场“乔姆斯基式的革命”。这场“革命”打破了以观察归纳外部语言(E-Lan—guage)现象为主的传统语法研究一统天下的局面,凸显了研究内部语言(I-Language)的重要性,还对心理学、哲学等其他学科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从解析乔氏语言观的哲学溯源入手,提出了乔氏语言理论的基本假设和目标.并简单介绍了乔氏理论的五个经典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教授创立了转换生成语法,并且先后提出过若干个新的理论模式。笔者对他不同时期的理论发展作了简要介绍,其中包括他90年代理论的新发展──最小程序理论。  相似文献   

3.
张硕 《华章》2007,(12):228-228
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两个理论流派--美国结构主义描述性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都曾引起现代语言学领域的革命.尽管转换生成语法激烈反对结构主义描述性语言学的语言哲学思想,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转换生成语法和结构主义其实是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4.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对于外语教学及学习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本文简要介绍其理论基础以及研究对象,并运用其理论体系内的主要内容探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对于外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转换生成语法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伊始便对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在我国对于生成语法与外语教学关系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对于转换生成语法——认知理论,以及其理论影响下的认知教学法更缺少必要的研究,致使转换生成语法依然作为一种抽象的理论与广大语言教师形同陌路。因此本文就转换生成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这一问题作一论述,以期对外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郭皓 《文教资料》2010,(29):51-53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问世,掀起了一场语言学界的“乔姆斯基革命”。它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的假说,并运用转换规则去解释一些结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语言现象。本文介绍了其产生的背景、发展阶段.分析了其主要理论原则.最后对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作为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语言认知革命的领军人物,全球语言学界的泰斗级大师。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他的著作便统治了语言学界,并在心理学和哲学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断应用于语言研究,认知语言学也逐渐成为了语言研究热点,由此也出现了一些批驳乔姆斯基理论的著作和论文,或许你并不认同乔氏语法,但完全无视他的著作则缺乏远见及学者风度。  相似文献   

8.
生成语法研究的重点是"语法".它认为语言是一种外在化的事物,而语法是一种内在化的事物,语法决定语言.生成语法理论目标是寻找人类所有语言的"普遍语法".  相似文献   

9.
洪堡特语言思想对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堡特是19世纪德国最负盛名的语言学家之一,他虽处历史比较方法在语言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却没有受到历史的局限,而是提出了很多深刻的、独特的语言观点,这些观点影响了后来的语言学家。文章主要从两方面来阐述洪堡特的语言学思想:语言世界观和语言的创造性特征;同时.探讨了洪堡特的这两个重要的语言学思想对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运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创立了转换生成语法,这对于全面认识西方语言学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从生成语法产生的历史背景着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依据以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揭示的语言内在规律,从而全面地认识转换生成语法。  相似文献   

11.
姜玲 《天中学刊》2011,26(4):75-78
生成语法理论的演进历史是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历史,它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了生成语法理论的日趋成熟,还预示着当代语言学发展的广阔前景。生成语法理论是科学的,它使用的是科学的方法,它的创立和发展既是开拓创新,又是继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把人类语言共性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奈达在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令人耳目一新。文章试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奈达的动态对等为理论框架,应用于德语名词的汉译,从增减词、词性转换和词类选择三个层面来分析德语名词的汉译过程,发现在转换生成理论的指导下,德语名词的汉译更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达到动态对等的目的,在原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心中形成基本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生成语法对认知语法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迥然的不同。具体表现为对语言本质的不同认识,对语言研究本质的不同认识,语义地位的不同认识,语言共性的不同认识。不论是生成语法,还是认知语法,它们的目标都是旨在揭示人类认知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为我们进一步探索人类语言的奥秘、人类认知的奥秘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构式语法批判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重形式、轻功能的研究模式,否认生成语法句法自治的核心理念,试揭示语言的认知机制,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因此,虽然只有近20年的发展史,“构式热”却在学术界持续升温。但是,该理论的研究层面,研究范围及研究的实用性存在缺陷。构式语法的不断补充修正,日臻完善不是仅仅无限地扩大其适用范围,而要建立在有限的范围内,建立在充要条件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5.
论生成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的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在处理语言问题上有着各自的不足,这使得它们之间的互补成为必须.同时,两种理论都从语言形式入手研究语言,并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分别解决语言的形式与意义的问题,这就使得两种理论有了互补的基础.在否定词的否定范围这一问题上,传统语法的描述和解释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对于这一课题,生成语法的技术手段可以做出深入的句法解释,而系统功能语法的技术手段则可以做出意义选择.生成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的互补能够解决传统语法无法解决的众多语言问题,对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实践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及其唯理主义认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追溯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唯理主义认识论渊源,剖析其语言天生论与笛卡儿等人的天赋观的异同,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建立在生物遗传学基础之上的一元论,后者则是建立在"上帝"基础之上的心物分离的二元论;其中既有继承和发展,也有批判和扬弃.使我们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浅谈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换生成语法自诞生之日起历经古典理论,标准理论,扩充式标准理论,管约论和最简理论五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在语言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场乔姆斯基式的革命。本文主要介绍了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其研究的对象、方法、以及转换生成语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做了简单回顾,并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存在的几点局限。  相似文献   

18.
The research examined the impact on teachers of the grammar element of a new statutory test in Spelling, Punctuation and Grammar (SPaG) in primary schools in England. The research aimed to evaluate the nature and the extent of changes to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and to wider literacy teaching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est in 2013. The research explored teachers’ responses to teaching grammar to a statutory test format, and how teachers implemented rapid curriculum change in their classrooms. The research sought to learn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s as they adjusted to new English assessments and new expectations for children’s language in the primary school. This paper draws on teacher interviews (n = 16) and an online survey of teaching staff (n = 170). Teachers discuss their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and enjoyment of grammar at their own level, and their skills for teaching pupils; they also discuss their observations of how pupils have responded to 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and the grammar test. The data give some insights into the processes for teachers of applying new requirements for teaching and testing grammar, and how teachers strive to make grammar accessible to children. The finding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re: (1)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tatutory SPaG test in primary schools, time spent teaching decontextualised and contextualised grammar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2) grammar is now taught explicitly and formally as a classroom literacy routine; (3) the test format influences grammar teaching content and approaches; (4) teachers observe that pupils enjoy learning grammar and taking the test; (5) teachers disagree about the extent to which 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and testing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pupils’ language and literacy skills; (6) teachers feel more confident about teaching grammar.  相似文献   

19.
LI Qian 《海外英语》2014,(5):235-236
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UG)theory not only answers"the logical problem of language acquisition",but also provides insights and thoughts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research on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evel.However,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UG-based research.On the theoretical aspect,UG-based approach left untouched many areas apart from"core grammar"and the continual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is problematic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ers.On the empirical aspects,most experiments reveal problems with the design and data collection process.In short,the evaluation of UG concerning SLA should be developmental and comprehensive.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转换生成语法的实践功能因其理论的光辉而被遮盖在阴影之下。专家学者中很少有人认真或深度关注过语法的可转换和可生成原则对于英语学习者的实践作用。从探讨该语法理论的哲学归属到该理论在语言运用中的哲学指导,研究者和学习者都要给予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