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艺术体操教练员的创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艺术体操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很快成为新世纪初艺术体操发展的潮流,使艺术体操向着更新、更难、更精彩的方向发展。艺术体操教练员的创新思维,对提高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国际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前瞻态势,结合国际体联艺术体操技术委员会最新评审的创新动作,介绍了培养艺术体操教练员的创新思维的基本思路及途径,以期引起我国艺术体操教练员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并为我国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艺术体操     
G834.03 20035593艺术体操教练员的创新思维=Innovation thinkingof eurhythmics coaches[刊,中,I]/汪敏(辽宁师范大学)//浙江体育科学.-2003,25(5).-63-65参11(XH)艺术体操//教练员//思维//动作随着艺术体操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很快成为新世纪初艺术体操发展的潮流,使艺术体操向着更新、更难、更精彩的方向发展。艺术体操教练员的创新思维,对提高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  相似文献   

3.
艺术体操规则的不断改变,推动技术不断向前发展。艺术体操的难、新、竞技化及美、巧、艺术化是当今国际艺术体操发展的主要潮流和趋势。因此,要准确把握评分规则,不断提高教练员队伍执教水平;加强运动员体能训练,以发展身体难度动作为突破方向,不断追求艺术的完美,突出编排的创新;合理布局,建立艺术体操人才基地。  相似文献   

4.
中外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发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图像解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外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现状与趋向,以及拓展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思路。对中外优秀运动员身体难度的创新动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在独创性上与国外运动员差距较大。据此,提出提高我国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龚静 《体育科技》2011,32(3):34-36
通过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运动员在成套中采用踹燕转体动作的现状和对各省市开展踹燕转体动作进行调查,分析我国艺术体操成年运动员学习和掌握踹燕转体难度动作的情况以及阻碍我国发展此类型难度动作的原因,以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个案分析、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高水平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动作、器械动作、成套动作等训练内容在训练过程中的负荷因素分析,并针对以上负荷特征确定各训练阶段的具体运动负荷及监控措施,为我国艺术体操教练员进行科学的训练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以提高我国艺术体操训练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7.
国际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姚明焰 《体育科学》2002,22(5):65-68
采用文献资料、技术统计和比较分析方法,对2001年新规则中独创性加分的变化特点以及国际国内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现状和趋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世界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发展迅速,俄罗斯以绝对优势领导着世界创新的潮流。中国在个人创新领域成效显著.但在集体创新方面急待实现零的突破;(2)个人项目以身体难度动作的创新为主流,其次是器械动作的创新,未来在转体、跳跃和平衡类身体难度动作方面的创新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3)少年集体项目的创新与成年几乎形成同步发展的趋势。通过研究.以期引起我国各省市代表队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并为我国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1976年以来9个版本的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难度的发展和创新始终是艺术体操运动发展的主题,在创新难度动作时要以确保运动员身体不受伤害为原则;2)对于艺术体操运动来说,成套动作完成的高质量是艺术体操运动持续、稳步发展的生命线,运动员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必须在动作规格上下功夫,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3)器械技术动作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在器械技术动作的开发和训练上多下功夫;4)加强成套编排的艺术性,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艺术表现力;5)跳步类和转体类身体难度动作能够较好地体现艺术体操的特性,并有利于与器械的结合,应加强运动员这两类技术动作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艺术体操火棒不对称动作分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体操火棒不对称动作分类及其应用高婉娜,陈虹英,李淑华火棒是艺术体操项目之一,它是一种双器械,又是硬器械,在完成动作时具有同时性和依次性。在火棒的编排中可以广泛应用各种复杂的单个动作,充分体现成套动作的多样性和新颖性。随着现代艺术体操技术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0.
竞技健美操与竞技艺术体操同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运动项目,两运动项目的评分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艺术分、难度分和完成分。其艺术分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成套动作的编排方面。因此,科学、合理、独一无二的成套动作编排是每个教练员及运动员目标。通过对两运动项目的成套动作编排内容及要求进行比较分析,以找出两者成套动作编排的特点及相似的方面,为竞技健美操及艺术体操的成套动作编排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5-2008年度健美操国际竞赛规则对编排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研究目的国际体操联合会(FIG)颁布的2005—2008年度新周期健美操规则,是今后4年国内外竞技健美操竞赛的基本准则。自1995年健美操项目进入国际体操联合会以后,其竞赛规则逐步趋于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和国际化,新周期规则进一步明确了竞技健美操项目的特点、发展方向,是运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省2006和2007年体育高考体操、武术、健美操和艺术体操四个项目的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并从受测人数、内容、难度、区分度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受测人数较多的依次是武术、体操、健美操和艺术体操;难易程度依次是健美操、艺术体操、武术、体操;健美操和艺术体操测试的区分与评价较好。其次为体操,武术尚可但需改进;各项测试指标与评分权重体现了项目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发现 ,我国艺术体操后备力量的人口数量少、参加比赛的次数少 ,教练员的选材方法不全面、队员来源起点低。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高校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飞 《四川体育科学》2004,(3):186-187,190
以探索推进高校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为目的。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社会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对高校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性研究,深入探索了构建高校体育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体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把高校体育代表队建成一个符合现代体育发展方向,培养现代体育人才基地,为更加充分合理地开发体育资源,避免体育资金浪费,解决遗留问题,使之更科学地运作,良性1循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天津市南开区部分中学为视角,运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对天津市南开区部分高中生对体育教师角色期望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期望的体育教师角色类型,以期唤起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本地区的体育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质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琦  王刚 《安徽体育科技》2005,26(4):102-104
采用文献资料、测试、问卷调查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的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安徽省高校研究生的体质状况总体情况处在中等水平,合格率占74.33%。女研究生的合格率较高为90.56%,但肺活量、台阶试验、10m×4往返跑、握力、纵跳等指标得分较低,特别是研究生的呼吸系统机能和心功能水平指标得分较低。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研究生的体质状况不容忽视,提出加强研究生体育意识的教育,改善其体育环境,建立体育俱乐部,加强体育心理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体育院系体操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广泛阅读近10年体操教学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80年代末与90年代以来国内有代表性的体操教学方面的文献的分析研究表明:以竞技体操为中心的体操教学已不适应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应贯穿终生的余暇时间,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打好基础,在安排基本体操、竞技体操教学内容的同时,应加入健美操、艺术体操、实用性体操、体育游戏和体育舞蹈等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课程构建理念、性质、目标、结构、内容与教学方法、评价、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给广大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职后教育,尤其是自我教育,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本文从实施自我教育的依据、自我教育的内容、自我教育的实施途径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法 ,对我校体育教学和课程设置及教法与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我校体育教学应向发展学生个性 ,促进终身体育思想完善为主线的灵活、多样、个别和选择式的教学组织转化。并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和自由度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发挥学生潜在创造力 ,为国家造就健康人才 ,实现学校体育培养目标 ,为我国中专学校体育教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