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调查摸底是基础多年来任教初三,每接一届初三新生,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如查看各科成绩、召开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家访、与学生谈心等。差生大致可分为三类:1.高能差生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其智商高,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暂时较差,以男生居多,特点是好动、贪玩,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2.智商差生成绩差是由于接受能力差,学习效率低,但真正属智商差生者为数很少。3.偏科差生是指那些对物理不感兴趣从而学不进去,甚至放弃学习者,较普遍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头。二、对症下药是方向1.吸收他们参加物理课外小组,组…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习困难的认知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物理学习困难的研究,是物理教育十分关注的问题。针对“物理难学”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物理学习困难可分为群体性和个体性物理学习困难。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结果和学习效率的最直接因素。认知因素对物理学习困难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认知发展阶段所限,使得中学生的物理思维出现“形式——具体”左右摆动的现象;而场依存型和具体型认知风格相对于场独立型和抽象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将遇到更多的障碍;学生的物理知识储备量不足、知识组织程度低、物理知识表征不完善等认知结构缺陷和元认知能力低下直接导致了物理学习困难。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习中后进生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即暂时困难型、能力不足型、动力不足型、整体性困难型。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后进生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如针对怨师而厌学者,多用“动情式”策略;针对绩劣而厌学者,多用“建功式”策略;针对“盲目”而厌学者,多用“暗喻式”策略;针对志弱而厌学者,多用“励志式”策略;针对家境优而厌学者,多用“居安思危式”策略。  相似文献   

4.
就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来说,差生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二是“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三是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按照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和新课改的教育思想来重新审视,前两类“差生”并不能归属为“差生”,只不过他们的潜力和天赋暂时还没有被发现,可以称之为“假性差生”。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把差生转化,是我们老师急待解决的问题。做好差生转化工作,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充分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以及本人的性格和家庭环境。然后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通过分析我把差生分为四类,分别是能力不足型、动力不足型、整体性困难型、暂时困难型。不同类的学生在成绩上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对不同类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症下药。还需要我们教师有充分的职业心、爱心,对于这些差生要付出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逐步的引导和辅助他们逐渐学会怎样学习化学这门课。  相似文献   

6.
王晓 《现代教学》2013,(1):93-94
“读写困难”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是一种特定的语言障碍,源于对文字解码能力的不足,通常在学生的声韵处理能力上反映出来。“读写困难”一般表现为无法连贯地读好已经学过的课文,不能按照笔画顺序写字,写出来的字大小不一,错误百出,乱七八糟。“读写困难”生往往被教师认为是“差生”,被同伴孤立嘲笑,内心自卑,厌学情绪严重。对于这类学生,良好的沟通对于师生双方的成长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学生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物理就是无理,难以捉摸其理.”中学生普遍怕学物理,“普通班”的学生(即差生)尤其怕学以至厌学,他们的素质甚差.如何通过物理教学来提高差生的科学素质呢?本人谈谈以下一些看法和体会.1 引发兴趣,激起差生的求知欲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个好老师.实践证明:兴趣是差生学习的牵引力和加速器.在物理教学上,教师可采取下述措施来激发差生的物理学习兴趣.1.1 在“普通班”任课的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8.
转化数学差生的探索与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对数学差生的剖析“学生天生就是爱学习”.当然包括喜欢学习数学.那么为什么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会形成相当一部分的数学差生呢?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深思索.据研究表明,数学差生大部分是非智力因素所造成,那么这部分学生成为数学差生的原因可能由于社会环境影响,或者是家庭教育影响,也不能排除由于教师的教育不当,教法失调所造成.或者是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就底气不足,因一部分知识缺欠,能力薄弱跟不上班,在过度紧张的拼搏中步步败退,逐渐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也成为数学差生.不管是哪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浅议"学困生"的产生及其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困生”是“双差生”(即学困生和后进生)的一种,是指那些在学习上暂时存在着一些困难或障碍、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如果“学困生”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或转化,极易向后进生转化,蜕变为“双差生”,甚至有可能走上社会胡作非为。同在一个班级的众多学生,他们思想各异、思维能力各异、想像能力各异、创造能力各异、分析推理能力各异、意志品质各异,其学习能力必有差异,因此,“学困生”的产生是必然的。下面就“学困生”的产生及其转化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1.教师对学生应有的心理准备影响程度不…  相似文献   

10.
我校在第二课堂进行“珠算式心算”教学实验,已一年半时间。实践证明:“珠算式心算”有力地促进了差生的转变,提高了差生的计算能力,发展了差生的智力。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分析每个差生,找准差生差的原因。 实验前,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任课教师一起对两个实验班的16名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仔细分析,发现他们学习差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学习兴趣,贪玩、厌学;二是智力差、思维迟钝;三是学习基础差。  相似文献   

11.
差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呈现偏态的学生,亦称“困难学生”。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差生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但长期的成绩不佳,会使学生产生一些不利于学习的心理特征,甚至畸形变化,从而可能厌弃学习,不思进取,荒芜学业,恶性循环。教育上出现暂时差生到最终出现差生,实际上是一失误,会给教育带来很大的浪费。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在于减少这种失误浪费,这就必须认真研究差生的成因,最终转化差生。这里,仅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对“差生”出现的原因进行探析,以利找出防治的措施,对症下  相似文献   

12.
“差生”产生的原因较多 ,在排除天资因素外 ,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 .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教学方法不当所致。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只片面追求升学率 ,不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培养少数“尖子”学生身上 ,忽视“差生” ,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方法不得当 ,再加上教师教法不当 ,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物理丧失信心。2 .物理知识的结构与学生学习的知识存在一些不适应。(1)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造成“脱节”状况。数学知识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和工具 ,部分学生由于对数学中公式变形、单位…  相似文献   

13.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解决初中物理学习的“差生”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一、“差生”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差生”有不同的分类。若根据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特点分类,可把“差生”分为学习缓慢型、学习不得法型、外因致差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科目,也是一门被学生认为比较难学的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防差”、“治差”是数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个学生,未能克服数学学习困难,而沦落为数学“差生”,有其具体的原因:一个学生沦落为数学“差生”,一般会引起其它方面的问题,如学习信心、道德品质等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不仅要从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困难来考虑数学差  相似文献   

15.
“差生”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因人而异的、初中阶段出现的许多“差生”多数主要原因并非智力低下,而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基础差.缺乏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对学习无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原因造成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等角度对形成“差生”的原因作全面、综合的分析研究,掌握“差生”的具体特点,就能对症下药,做好“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在教师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开发“差生”智力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然而.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索并实践开发“差生”智力的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开发“差生”智力的现实意义首先,开发“差生”智力的工作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要保证.初中阶段是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做好学额巩固工作十分重要.对于“差生”,如果放任他们.不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就有可能由厌学走向弃学.或中途辍学.成为社会的负担,甚至危害社会.这样,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全面提高整个民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因而我们不能把所有后进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在物理教学中应针对后进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下面根据后进生的类型来具体谈谈如何开展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一是暂时性困难的后进生。这类后进生  相似文献   

17.
一、学习困难学生的定义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由于认知能力、情绪、生理、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而导致的学习状况不良或落后的学生。换而言之,即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那么就是属于学习困难学生。它包括的类别非常广泛,既有残疾儿童,又有我们常说的厌倦学习或缺乏特定学习能力的“差生”或“学业不良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罗德莲 《中国教师》2009,(Z1):354-355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同学们在高中物理学习阶段,由于不适应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和知识梯度,从而感到物理难学,其原因在于:1.轻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2.轻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及过程;3.轻视对课本插图的理解与应用;4.轻视观察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基础智力、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及对教师教法的适应性等种种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每个班级总会有差生,使教育工作者一直感到棘手。事实上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各人形成学习困难的不同的原因和过程,差生心理特征常常表现为不同的类型特点。因此,研究差生的类型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就可有效地促进差生的转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各类型差生的心理特征1.学不了。这类学生主要是基础差或智能低的问题,他们往往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定律、公式在头脑中难以形成清晰的印象,记不清、容易忘。这类学生…  相似文献   

20.
差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中出现的运算障碍,是导致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是差生学习物理的一块“绊脚石”,在农村初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意识到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想方设法帮助差生排除学习物理的运算障碍,使学生比较顺利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从而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为此笔者作了一些尝试,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