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白居易《琵琶行》与吴伟业《琵琶行》属于同一题材的作品。在主题上,白诗着重抒发迁谪之恨,吴诗着重表达对先君故国的怀念。在结构上,白诗与吴诗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白诗以事理逻辑组织篇章,结构严谨;吴诗以情感逻辑组织篇章,"形散而神聚"。在总体风格上,白诗带有传奇色彩,吴诗则较平易。在对琵琶演奏的描写上,白诗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情感,吴诗则表现出肃杀、毁灭之感。白诗语言通俗易懂,吴诗则有一定的深度。造成上述不同的原因在于两位诗人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表达的主题与内容各不相同以及接受了不同的文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深知镜子具有圆、明、清、虚的特性并在诗中表现了镜子意象所承载的儒道释的思想内涵。白诗中的镜子意象反映了其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省意识。镜子在其前后诗作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意义则显示出浸深于佛学的诗人在思想上的巨大变化。从执着于自我到超脱自我,白居易有关镜子的诗作也成为透视香山居士思想变化的一面"明镜"。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55):15-16
杜甫和白居易均是唐代颇负盛名的大诗人,他们创作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的现实型作品。从时间上说,白居易晚于杜甫,因而他得以继承杜甫心忧百姓的人文情怀。从具体作品来看,二人有同有异,难分上下。相同点表现在善用对比、融抒情于叙事、以小见大、主人公自述方式等方面。不同点表现在杜诗精巧而白诗通俗;杜诗自然而白诗拘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评述陶渊明对白居易诗歌的思想内容方面的影响,兼及陶诗对白诗在艺术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对疾病的体认深刻,其诗歌中的疾病种类多样;除涉及各种生理疾病外,也有对各种社会现象的隐喻。疾病对白居易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诗人的创作心态及其前后期诗歌风格的变化;白诗中的疾病隐喻内容丰富,蕴涵深刻的社会思想。白氏大量写作疾病诗有自身多病、注重养生、关心民疾几方面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传世文本与敦煌写本白居易新乐府诗三首的比较,力图恢复白诗原貌,以求更好的了解有唐一代的语言和文学.  相似文献   

7.
<正> 1、田锡是宋初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文学理论主张不仅承袭了有唐一代古文运动的思想精华,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新。“文”与“道”的关系在他那里并不是单一的政治教化原理,而是一定的美学范畴,而是包罗万象的文学理论。具体表现在他倡导的师古上,要求对各种内容和风格的作品都应正确对待,选择学习。既学习那些政论性与文学性结合得比较好的作家作品,以求有的于世,亦不废弃诸如五代十国的那些“感伤轻艳”的优秀之作。他认为,“淫艳”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诗歌因其通俗易懂、平易晓畅等特点而广为流传,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媒介传播,二是人际传播。就人际传播方式而言,白诗主要表现为对朝廷传播、民间的口耳相传、艺人的传唱和士人之间的酬唱应答等。这些不同的传播方式反过来又影响了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其个人的生活,产生了各自不同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论"白俗"     
本文从白居易诗歌的创作实际出发,对苏轼“白俗”的评价予以辩证,具体阐明白诗的通俗之得和庸俗之失。白诗的通俗主要表现为于平易中见精纯,意到笔随,不事雕琢,浅近易懂,明朗自然;于浅切中见流丽,感时深切,状物贴切,诉情亲切,待人恳切。白诗的庸俗则表现为有些诗在内容上的低级趣味,或流连光景,或自诩显赫,或矜奇玄博,或为文造情;在形式上的浮浅直露,显得老套,爱说教,概念化,公式化。  相似文献   

10.
晁迥是北宋初期的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早年师从王禹偶,在诗歌创作方面学习白居易体。进入真宗朝,仕途通达,迹升清贵,成为西昆派诗人。晁迥承前启后,在宋初诗风的发展演变中,他是由白居易体到西昆体的一位过渡式的人物。在儒学的发展中,晁迥融会儒、释、道,强调穷理尽性,开宋代理学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1.
乾隆诗坛"秀水派"代表钱载,诗歌宗宋且刻意追求技法,表现为喜用俚语虚字、变化节奏、以文为诗,形成一种生硬奇崛、拗折多变的宋诗风格。作为清代宋诗演进中重要一环,钱载在创作实践上的大胆尝试,不仅对乾隆时期及后世宋诗繁兴影响深远,且对宋诗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庭坚是北宋杰出的大诗人 ,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 ,其诗之艺术风格显示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 ,其表现形式有三 :一是创新奇崛、峭拔瘦硬的总体艺术风格。它对矫正当时流行的晚唐体、西体等浮靡诗风 ,有扭转风气的作用 ;二是在诗歌技法上 ,注重布局 ,讲求章法 ,即将散文章法引入诗中 ,惯用“逆起法” ,在意念、意象安排上讲求逻辑严密、腾挪跌宕 ,从而使诗更富有表现力 ,推动了宋诗的发展 ;三是在语言上化腐为新、点铁成金。这是其诗追求艺术美的一种标志 ,也是其诗创新风格的又一重要表现 ,并非“剽窃古人”。因而 ,黄庭坚是诗歌史上一位具有开创精神的诗人 ,其独创的表现手法、语言技巧对“江西诗派”乃至宋诗的发展都起了具有开创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琬,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国朝六大家之一,诗作代表了清前期诗作的繁荣与风格的转向:前期以明七子为尚,诗作质实典雅;后期因人生遭际与当时诗坛风格变化的影响,诗作凄清激宕,有宋诗风味。  相似文献   

14.
钱钟书是集学者、才人于一身,融古今中外为一体而又兼善各类著述体裁的一代宗师。钱先生师友中交游最密、酬唱最多的学者皆学宋,濡染相熏,使他偏嗜宋诗。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谈艺录》,就有相当篇幅论述宋代诗人及作品,提出许多超越前贤的创见。而《槐聚诗存》的特色和风格更是与宋诗一脉相承。在此基础上,钱先生以其诗学思想为理论依据,从艺术价值与艺术创新的角度,对宋诗进行了精细的梳理和筛选,编辑成《宋诗选注》,使钱学的思想精髓呈现给读者。由此可见,钱先生对于宋诗的掌握与喜爱以及对于宋诗独特风格和价值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宋之问是初唐诗坛上一位擅长创新变革的诗人,其诗歌的创新意义体现在诗风上革除了齐梁诗柔弱、呆板的余绪,追求意境开阔与自然流丽;诗歌题材上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融入诗歌;而在五言律诗形式上将声律、对偶、篇制三者统一的形式作了与实践上的最后定型。这些都为盛唐诗的繁荣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蟠是宋代临海籍著名诗人,在担任杭州、温州、高邮等地地方官时,做过许多有益之事。其诗文大多已散佚,但仍然可见出清新、自然、高逸的风格,是对当时文坛绮靡风气的一个巨大冲击和革新。王安石对其文“愿造请所闻”,杨为王安石编的《唐百家诗选》(20卷)作“序”。欧阳修“称其诗”,愿“卧读杨蟠一千首”。苏轼与之“倡酬居多”,仅梅花和诗就20首。契嵩评其为“儒者才俊”、“诗赡”。因此,杨蟠完全称得上是北宋中期诗坛的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17.
余达父生活于清末至民国中叶,其诗深受百年家学、晚清诗风和杜甫、李商隐、苏轼等人影响,沉郁劲健,笔力兀傲;用典宏深,声调高朗,内容、语言和风格体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特征。他转益多师,自成一家,是贵州乃至全国最优秀的少数民族诗人之一。文章从百年家学渊源、传统文化滋养、清末诗风熏染、诗友文朋砥砺四个方面探析余达父诗歌渊源。  相似文献   

18.
儒家诗论强调诗是人情感的抒发,其反映并影响着社会。宋人在继承这一理论中,走出了一条直抒己见、对社会人生纵横议论、既继承唐人又不同于唐人的创作道路。在此理论下形成的宋诗,被明代复古诗论以“宋无诗”予以否定。然而宋诗及宋人的诗歌理论却一直影响着明人对诗歌的探索,对宋诗的接受主要表现在认清继承中的墨守与创新、法其法与法其所以为法、抒情与议论等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19.
《宋诗别裁集》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选本,该书“唐宋兼采”的批评宗旨在其选目上有着鲜明地体现,不仅选取了众多具有典型宋调风格的代表诗人及其优秀作品,亦选录了不少颇近唐音风貌的诗人诗作。这一方面是编者的诗学观在实践中的体现,同时也是乾隆朝唐宋之争相对调和的背景下出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南宋四大家之后晚唐诗风的流行,是宋诗演变的重要转折。对于这一转折的发生时间,大都认为在嘉定元年前后。这是受方回观点的影响。实际上淳熙十六年前后更值得重视。它既是乾淳诗坛的总结时期,也是诗人群体和诗歌风貌发生嬗变的时期。杨万里和刘克庄都将乾淳时期视作一个独立的诗史单元,而视淳熙十六年前后为诗坛转折发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