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是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中华文明由它得以传扬开去,所以汉字和文化紧密相连。汉字本体构形的独特对文化的塑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存在差异.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想方设法择校.进心目中的“重点”。由此,义务教育阶段特有的一个名词“择校生”产生了。  相似文献   

3.
汉字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汉字落后论的批判之后,迎来了“汉字优越论”的曙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让 我们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计算机汉字输入对标志中华民族文化的汉 字及其发展产生的冲击呢?本文以历史的眼光,纵观汉字发展史,对计算机汉字输入将会给汉字发展产生的影响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单音节文字,但在中国的民间流行一些人们创造的多音节汉字。本文从多音节的视角探讨了“酪”、“蛊”、“铨”和“闹”这几个字。这些字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节省了信息储存的空间,增强了汉字的表现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一种文化,汉字也反映了文化。汉字形体的表意体系,决定了汉字形体之内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因素。随着汉字形体的演变,其象形性减弱,但是汉字的表意体系一直延续至今。当下很多文字学家主张从纯粹的符号观去辨析阐释汉字,他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即使如此,也没有人可以否定汉字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6.
王伟凡 《培训与研究》2008,25(11):27-28
汉字是单音节文字,但在中国的民间流行一些人们创造的多音节汉字。本文从多音节的视角探讨了“酪”、“蛊”、“铨”和“闹”这几个字。这些字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节省了信息储存的空间,增强了汉字的表现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讨论汉字符号学(包括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方面的特征,并对当前汉字研究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在此基础上引出汉字优越及不能走拼音化道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8月以来,有一个新生事物生如夏花般灿烂,又如飓风般席卷全国,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茶余饭后无不以此为谈资。它便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经诞生,即受到观众的热捧,收视率一路飘红,它何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呢?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它们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便利,另一方面也导致人们写好汉字的意识逐渐淡薄。记得有一次,我劝诫班上一名同学说:“你的字写得别人都没法认,如果以后找工作需要写简历或者求职信,那怎么行?”谁知那个同学淡定地说:“我打印出来不就行了?”我听了,一时无语。正因为用电脑打字方便、快捷、高效,所以现代社会人们提笔忘字、频写错字、写不好字、不会写字、不想写字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久而久之,人们书写汉字的能力逐渐削弱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应运而生,的确是非常有必要、有意义的。其次,它唤醒了国人心中影影绰绰的文化危机感。现在的年轻人在学校学了十几年的英语,生活中吃着洋快餐,穿着洋品牌,看着洋电影,这种现象着实让每一个有文化担当的中国人感到痛心不已。因此,汉字听写大会的出炉,唤醒了国人对于中华文化的自我拯救意识,其文化价值远远高于娱乐价值。再次,从更深层次来看,语言文字从来都不仅仅是联络沟通的工具,它承载着更重要的使命。在关键的时候,在非常时期,它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们紧密团结的纽带,能够焕发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所谓“民族的未雨绸缪”吧。  相似文献   

9.
关于汉字的性质,目前学术界的认识很不一致,有些观点甚至截然对立。我们认为:汉字性质研究的目的是服务于汉字的教学和应用。所以,对汉字性质的认定必须立足于汉字的不同应用环境,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考察汉字所体现出的具体性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以形表义具有内在的理据性,字与字之间在构形上又是有联系的。分析构成汉字的笔画、部件、组合规律,归纳其系统性和层次性,在适合的教学阶段加以展示,有助于对外汉字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1.
高菊 《文学教育(上)》2009,(16):128-130
“对外汉字教学”是从“对外汉语教学”这一称谓里自然衍生出的,其地位也一直是从属于对外汉语教学。虽然学界很久以来已经认识到了汉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课堂教学时,往往由于多种因素,使得汉字教学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汉字教学收效甚微的原因,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浦丽 《考试周刊》2009,(16):35-36
日本知名作家柳田邦男曾说:"汉字的节奏感与优雅的文体永远是美丽的!"于是乎,能正确地读出汉字,成了体现知识修养的重要标准。日语中汉字的读音又极其复杂,如何正确读出汉字?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汉字读音的产生和发展、组合规律及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不少人都感到汉字难学,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如果你真正了解了汉字,并且有一个相应的学习方法,汉字不但不难学,而且还非常有趣。方块字记录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它本身也是一幅幅古人生活图。用正确的方法学习汉字,这将是一种高级享受。一、汉字有“字理”,识字要学会用“字理”做指导。今天的方块字为什么是这个模样?为什么这样写就念这个音,就是这个义?这里面是有原因的,弄清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三个部分:汉字的音化规律,汉字的简化规律,汉字的均称平衡规律,音化规律景汉字的体系而言,简化规律是就汉字的形体变化而言,名称平衡规律就是汉字的美学要求而言,三大规律反映的只是汉字的表层现象,对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作用的是它的深层因素-汉语,汉字应他只能越来越好地为汉语服务,离开这个基本点,无论其设想多美妙,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无异于痴人说梦。就汉语的情况来看,通过方块汉字的排列组合,能够曲尽其妙地记录汉语,反映汉语的特点,因此我们尚看不到使用拼音文字的必然性,汉字一方面要求表音,纯粹的表意文字是不能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的:一方面 又要求表意,不断地强化表意功能,在意音二者之中,都有一个弹性限度,在任何一个方面上走得过远,都只能被反弹过来。汉字现在并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只能是意音文字。除排我们能创制出一种适合汉语特点的拼音文字,汉字才有拼音化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历来只认为是由繁趋简,即简化。实际上由简到繁的“繁化”是另一条发展规律。大量的形声字、分化字就是用“繁化”(主要是增加偏旁)方法创造的。汉字的“简化”、“繁化”都受制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化、明晰化、区别化原则。  相似文献   

16.
文章前半部探讨了汉字结构上的逻辑性、科学性,以批评一些人鄙薄汉字的偏见;后半部归结了汉字的优越性,阐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创造性的民族,汉字不愧是优秀的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7.
从非汉字文化圈学习汉字的规律谈对外汉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字教学的效果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留学生如何学习汉字的问题探究。对学生汉字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汉字认知规律的了解,有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设计、组织针对性强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从半坡陶文看汉字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解河图、洛书与八卦图》一文的研究结果,辨认出6000年前半坡陶文是我国比较成熟的一批象形文字,主要是表示1-9几个数字,并且与大地湾一期陶符是一脉相承的,从而将汉字起源上溯到8000年前的大地湾一期时代  相似文献   

19.
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也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直接反映。加强对汉字背后文化信息的挖掘,追溯悠远深厚的传统文化,是在文化自信理念下承继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通过挖掘汉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加强对汉字文化研究的重视,以真正将汉字的文化精神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建筑也具有其独特的内蕴与价值。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质,所以汉字本身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通过研究汉字可以了解古代生活,了解古代人民的社会风俗,更能了解中到国古代的建筑文化。本文通过探究汉字与建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渊源与联系,具体的展现出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