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健作为民族之主气与文化之精神源远流长。在经历汉魏之觉醒 ,初唐之孕育 ,尚健精神表现得愈为突出 ,这不仅仅与时代的个性解放、思想解放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且与作家个人心性之融凝与沉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种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审美文化氛围中 ,造就了尚健精神的重要内涵 ,而这又正是这种精神的价值成因所在。这就使得盛唐诗歌之尚健精神浩然长存于宇宙万物之间。  相似文献   

2.
严羽在《沦浪诗话》中,反复强调以盛唐为师,标举盛唐诗为第一义,以盛唐诗为评价诗歌的标准,高度推崇盛唐诗人,“盛唐诗”成为严羽论诗的核心.然而,严羽眼中的“盛唐诗”深深地带有其个人诗论色彩,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严羽的盛唐诗歌观与其诗学旨趣密不可分,给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声律风骨始备” ,即盛唐诗歌最重要之特征。四杰四友为唐代诗歌蓬勃发展之前奏。陈子昂高举反齐梁轻艳、复汉魏风骨大旗。张说和张九龄继承陈子昂。盛唐诗有山水诗和边塞诗两大流派。李白与杜甫承前启后形成风骨特征 ,将唐代诗歌推至艺术之巅。“永明体”平仄格律已初具雏形。“宫体诗”推动律诗形成。上官仪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唐玄宗倡导“文章革旧新”、重视声律。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诗人思想空前解放、创作领域空前广阔。  相似文献   

4.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潮平两面三刀岸阔风正一帆悬──盛唐的时代风貌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盛唐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盛唐在大约五十年间涌现出以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张九龄、王昌龄、王之涣、李颀、崔颖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他们以各具特色的诗歌,开辟了一个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这种盛况正如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的第一首里所形容的:“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  相似文献   

5.
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时期的最后一位贤相,也是盛唐文人所景仰的时哲和文宗。他的诗歌不仅自身已初具盛唐气象,而且还以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以及他的政治、文学地位和正直的人品来影响盛唐一代诗人,进一步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意象研究是诗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花意象是唐诗中的常见意象,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盛唐,诗歌中的花更是有多种意蕴。无论花以个体还是群体出现,以花托兴、借花抒怀都是常见的情感寄寓方式。虽然花的种类不同,但诗人大多以花为美好事物起兴造境,或吟咏人生世事,或抒发爱情相思,或托花言志,或以花喻人,带领我们走进丰富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7.
祖咏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就其诗歌题材来看,主要有三类:山水田园诗、应酬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畅谈山河风光,感慨人生无限;应酬诗或表达自我的壮志,或抒写内心的愤懑,或展示宾主双方的深情;边塞诗广用典故,抒写自己的豪情壮志。其诗歌风格呈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唐诗研究中的盛唐气象概念,一般可上溯至宋代的严羽。但严羽所概括的盛唐诗的气象特征是“浑厚”,与个人用盛唐气象指称盛唐诗的艺术特征并不完全相同。这一概念内涵的确立,导源于殷“气来”、“情采”说,经唐宋明清学者的补充发展,才逐渐达到今天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9.
盛唐时期,诗歌创作空前繁荣而诗歌理论却颇为沉寂,理论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创作实践。其原因在于:诸多重要的诗学理论已于初唐时期得到了深入的探讨,其观点和主张也多为盛唐诗人所认同;因为时代的熏染,盛唐士人大多过着心性放达的诗化生活,他们将主要精力投放到了与自由心性更为契合的诗歌创作上,而不愿意去进行纯理性的思考;盛唐时期确立的“诗赋取士”的定制,使士子大多热心于“实战”的演练,相比之下较为轻视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与空前繁荣的诗歌创作相比,盛唐的诗学理论似稍显沉寂。但是,盛唐的诗学也自有其鲜明的特征,这就是:在理论研究及其发表形式上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对诗学的一些核心范畴进行了较为理性、全面也更合乎客观实际的理解、把握和凝定;诗学理论的诗化特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并愈加昭彰鲜明。对此,我们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社会习尚、士人心态、文化艺术、审美理想等都影响了李杜诗歌。从李杜诗歌在摄取现实,抒发感情、风格、审美特征等方面的同与异以及产生同异的原因的分析中说明李杜诗歌都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体现出盛唐诗歌的特点,并且都达到了那个时代诗歌的最高水平;李杜诗歌都不愧是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12.
论海子诗歌的史诗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子的史诗情结及其相应的史诗写作行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诗坛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海子史诗的文化价值意向超逸于民族文化主义,直接指向一种人本主义文化,“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是“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海子以他的史诗创作实践着他的史诗构想。  相似文献   

13.
浅谈盛唐宫廷女性诗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唐宫廷女性诗歌多为寄夫、宫怨、乐舞类,其诗歌成就不及初唐女诗人,但这些诗歌表达了她们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记录了她们的心路历程,电是盛唐气象的侧面反映。  相似文献   

14.
文章着眼于文献学的角度,对初盛唐诗人如王勃、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的有关诗歌,或系年,或笺释,提出了一系列有别于前哲时贤的看法与意见,有利于对唐诗的全面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15.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空前繁荣,国力也极度强大,但政治、经济的危机已开始显露。唐诗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到了繁荣的顶峰,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盛唐时期。现学术界普遍赞同罗宗强先生把“殷瑶所说的‘颇通远调’的景云中至安史之乱前后”划为盛唐。这一时期文学思想主要是倾向于理想主义,追求风骨、兴象玲珑、自然之美。现只就诗歌崇尚风骨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空前繁荣,国力也极度强大,但政治、经济的危机已开始显露。唐诗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到了繁荣的顶峰,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盛唐时期。现学术界普遍赞同罗宗强先生把“殷璠所说的‘颇通远调’的景云中至安史之乱前后”划为盛唐。这一时期文学思想主要是倾向于理想主义,追求风骨、兴象玲珑、自然之美。现只就诗歌崇尚风骨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盛唐诗人崇尚风骨表现为写理想和抱负,感情基调高昂明朗。盛唐诗人追求风骨,与此时士人强烈的入世思想,与他们对建功立业的热烈向往,与他们充足的自信心是分不开的。近百年的安定繁荣,国力…  相似文献   

17.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言:“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丹丘认为“既多兴象,复备风骨”的盛唐诗歌其妙处旨在“兴趣”,其“兴趣”笔法追求浑成深厚、含蓄悠远的诗学境界。撷取盛唐诗歌中的五首经典吟唱,从“兴趣”的角度品味其间的“味外之旨”与“韵外之致”。  相似文献   

18.
谢榛诗歌审美主体建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主体建构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作是主体心智的果实。艺术作品烙印着创作主体独特的心灵印记。谢榛作为明代杰出的诗歌理论家,他以深刻的见解和独有的笔触,对创作主体胸襟的建构作了积极的和新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结构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节性出发,探讨了诗歌模式作为普遍结构对诗歌体式的成熟与革新所具有的建构意义。并从基本认知模式抉出“赋、比、兴”的母结构属性,以确立诗歌结构模式构成的基础。进而对诗歌的逻辑结构与非逻辑结构的一些具体模式加以分析,以昭示诗歌模式在诗歌建构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作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的痖弦,以其一部《深渊》而蜚声诗坛。其诗歌意象纷呈,语词风格迥然,语词建构方式也灵活多样。从语言学的角度上看,痖弦在诗歌意象语词的表达、语词建构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他人的的特点。现代化意象的营造是痖弦诗歌的一个亮点,在诗歌意象的组合上呈现出共时状态、历时状态和心理状态等三种组合方式;语词建构方面经历了从早期的以形容词为重心的描摹性语词优势,到中期的以动词为主的动作性语词优势以及后期的以连词为主的连词性语词优势的三个发展阶段。其诗歌的风格与内在的诗意也随之演进,透过表面的语词意象与形式建构,凸显了其悲苦的诗歌精神与成熟的诗歌艺术,展示了与民族审美心性相通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