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对甲骨文和东巴文中所记录的酒器、食器、盥器等器物字数量类别和字形结构的比较分析,得出两种文字中的器物字总数差不多,甲骨文酒器类器物字种类丰富,东巴文炊具类器物字数量占优;两种器物字都以反映器物主要特征的象征方式造字,东巴文的图画性更强,从而揭示王室文化和民间文化、贵族文化和平民文化对于文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形声字述要     
造字之初,汉字大多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通观甲骨文,情况正是如此。甲骨文中,“洒”只作“酉”,“腋”只作“亦”,“臧”只作“(臣戈)”。“酉”是象形字(象酒坛形),“亦”是指事字(“大”下加两点,指示此处为人的臂腋),“(臣戈)”是会意字(臣戈会意,象施威武以征服臣妾)。后来,它们都变成了形声字。“酒”是水形酉声,“腋”是肉形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汉字形义分析字典》收录的7000个单字中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会意兼形声字进行严格、认真地收集归类,具体地把象形字根据它的本来特征划分类属,把指事字分为纯符号指事字和加体指事字,把会意字分为同文会意、异文会意、对文会意三类。这样的分类便于人们掌握汉字的起源,对汉语言文字学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东巴文的异体现象中留存着大量历时发展层面的印记。这些印记为我们研究东巴文的简化现象提供了资料。构字部件的省略、符号化和构字理据的变化是东巴文简化的主要途径。对简化现象的思考有助于揭示文字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
甲骨文的“本”字,下面根部的三个小圆圈是指事符号,表示这是树木的根部所在。金文“本”下面变成了三个小黑点,意思一样,上为“木”,下面为根。小篆的“本”字下面是一条线,同样是指事符号,表示根部。楷书的“本”更明确,就是“木”下加一横。由此可见,“本”是个指事字。后世把“根”“本”连在一起构成一个复音词,叫作“根本”。  相似文献   

6.
汉字中的指事字数量较少。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列出了125个指事字,并将这些指事字分为纯指事字、象形兼指事字、会意兼指事字、形声兼指事字四类。但其目录所列的一部分指事字与正文所释有相悖之处,我们将把这些指事字分别罗列,加以整理,并对其进行辨正。  相似文献   

7.
“指事”作为一种造字方式是应该独立存在的。这种独立存在的资格,是由其根本特征所决定的。这种根本特征就是指示符号。指示符号是指事字所独有的,是区别于其他三书——象形、会意、形声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8.
对于甲骨文“鼎”字的本义,学界大都从训诂及甲骨文献角度对其进行阐释。“鼎”字是象形字,有相应的器物可参照,因此应用考古学角度研究器物功用及发展,并将其与“鼎”字相对应,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甲骨文“鼎”字字形■分别依据方鼎及扁足圆鼎所造,此二字的本义亦与其所依据器物用途相关。■字与祭祀相关,而■字本义则是指实用器中的鼎。■二字的发展演变亦与器物鼎的发展演变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甲骨文中的异字同形例为研究对象,以<甲骨文字典>为研究材料,对其中的异字同形例进行穷尽式统计并分类、分析其成因,进一步阐述异字同形现象与其他易发生混淆的文字现象的关系,以及研究此问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东巴文研究中首先使用借形字的概念,意音文字大多经历过“借形”阶段.本文通过借形字名与实的讨论,借形字与假借字、同源字(词)、同义换读字等相关术语的比较,提出广义借形字,并试总结判定借形字的基本方法.同时就借形字的分类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1.
"指事"是一种重要的造字方法,历来为汉字学者所重视。但是,由于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八字界说过于简单且纰漏较多,致使后人对"指事"的理解有颇多分歧。通过阐释检讨明儒赵撝谦《六书本义·指事论》并综合古今方家观点,我们发现,指事字既是对象形字字符资源的利用,又是对象形构形造字法的深化。指事字利用象形字形符象征某类物体的"能指"功能,通过添加特定的指示符号借以表达新的语义,在充分展现象形字潜在的能指性功能的基础上,使汉字的所指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2.
释“石”     
"石"字的甲骨文的简形形体从"山石之岩"义的"厂",而形体中连接"厂"形的一条斜直线,其作用类似于指事字中的短划符号,用来表明崖岩本身的质地就是"石"。"石"的甲骨文繁形下方的"口"表示祈祷义,从构形义来说,为面对崖岩而祈祷,即祭祀山石之义。  相似文献   

13.
教学答疑     
1.甲骨文就是象形文字吗?初中语文第六册《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一文中说:“殷商时代遗留下来的龟壳和牛的肩胛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当时使用的象形文字。……后来人们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此论不确。我国古代的象形字都是表形文字,甲骨文中确有不少这种字。但是,约有三千五百字单字的甲骨文不都是象形文字,形声字就占百分之二十,它已不是一种原始文字了。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说:“单以甲骨文而论,已经是具有严密规律的文字系统。后人所谓‘六书’,从文字结构中所看出的六条构成文字的原则,即所谓指事、象形、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出不少的例证。文法也和后代的相同。故中国文字,到了甲骨文时代,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14.
张毅 《现代语文》2010,(1):147-149
甲骨文与东巴文同是意音文字,但二者不同渊源,不同系统,既非同时创制又非互相影响的两种文字,因此,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对于了解这两种文字及一般意音文字的性质、发生和发展,对于探索晚商之前古文字的面貌具有可贵的认识价值和启发作用。本文拟从军事这一角度,比较二者用字的异同,并探索产生这些差异的社会背景、造字心理、造字印象及历史地理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100名4-5岁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任务分离范式考察内隐学习条件下象形文字(东巴文、甲骨文)对幼儿汉字字形记忆的影响。该篇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幼儿均通过颜色判断任务进行学习,实验1采用再认任务考察象形文字对幼儿汉字字形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2采用偏好判断任务考察象形文字对幼儿汉字字形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内隐学习条件下,甲骨文比东巴文更能够促进汉字字形的外显记忆,象形文字可以成为幼儿汉字学习的良好辅助材料。  相似文献   

16.
在许慎《说文解字》中以“从某,象某形”来分析字形的现象共有93处,其中11个字是甲骨文、金文与小篆字形基本相同的,且许慎分析合理。其余82个字由于时代的发展,字形到了小篆发生了变化,许慎据此来分析字形说解字义不甚合理。据甲金文字形,可将这82个字重新归入独体象形字、合体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五大类,其中独体象形字占绝大多数。从造字角度重新解释这些字的字形结构,有助于释读本义。  相似文献   

17.
<正>"曰"字与"日"字笔画一样,形状相似,但一肥一瘦,意义可大不一样。甲骨文和小篆的"曰"字,下面是个"口"字。"口"字上有一横,这一横是用来指事的。指什么事?对此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这一横指人在说话时从口中吐出气来。另一种说法直截了当,就是指人在说话时从口中说出的话。  相似文献   

18.
以纳西族东巴为被试,考察东巴文认知中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的特点,为东巴文性质的确定提供了实验证据。结果表明:(1)在东巴文的整体属性加工中存在熟悉性效应、具体性效应和典型性效应;(2)在东巴文的局部属性加工中,高熟悉东巴文的认知存在部件数效应,东巴文的类别符号并未完全义符化,注音符号并未声符化;(3)东巴文与图画的命名和分类并无显著差异。整个研究表明,东巴文是一种处于靠近图画文字阶段的正在初步转型的语段文字。  相似文献   

19.
一单纯意符表意字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是用字形表意的。但是,在古文字里,甩字形表意的特点看得更清楚。所谓古文字,一般指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商周以来的金文。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分析古文字的字形结构,主要是探讨古文字所记录的词的意义。单纯用意符表意的字,可以分“象形”、“指事”,“会意”几种类型。下边我们分别举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20.
纳西东巴文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纳西族使用的文字,被学术界认为是一种"活着"的古文字,可以视为文字史上的"活化石"。由于东巴文处于"语段文字向表词文字过渡"的特殊阶段,对它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东巴文文字学的真正建立,也有助于普通文字学、比较文字学、文字史以及其他民族文字的进一步研究。本文选取了东巴文造字法中最能反映东巴文图画特点的象形字和使用数量最大的假借字进行研究,旨在探求其象形字、假借字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