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愁乡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河南洛阳孟繁陶荐自《感动中学生的100首诗歌》愁乡!(中国台湾)@席慕蓉  相似文献   

2.
宫凤华 《教书育人》2012,(13):78-79
寻常的日子里,我总想起席慕蓉的《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相似文献   

3.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容《乡愁》在我家的床底下、柜子里,经常被我翻出些古董级的"宝贝",有时是一本《毛主席语录》,有时是一大叠压平的糖纸……  相似文献   

4.
美丽的乡愁     
正席慕蓉的《乡愁》,让我百读不厌,越读越有味,在心中经常朗诵,"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朗诵,让我挥泪,因为,这美丽的乡愁,使我想起我的美丽乡愁。我在城市读书,教书,生活,写作,已经30年,也就是说,我离开我的乡村故土已经30  相似文献   

5.
梦萦瑶山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蓉吟出这几旬诗催下了我的泪水,催浓了我的思念,催疾了我的归心,带我回到了  相似文献   

6.
原稿难忘那片故土阮琼夏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相似文献   

7.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光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离别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读这首《美丽的乡愁》时,曾经被它的清丽、惆怅和有些忧郁、怀恋的情结所缠绕,但却不知作者的丝丝乡愁从何而来。直到今天,翻阅了台湾著名女作家席慕蓉另一部著作《我的家在高原上》,才深深体会了席慕蓉这一美丽的乡愁源自于水草丰美的蒙古高原。这本书描绘了作者心中梦土的美丽与丰饶。翻开书的一瞬间,那炽烈的国家之情,那无语怅望的乡愁,那“流浪人的一颗憔悴的心”,明明白白地呈现在我面前,浓浓地渗满了…  相似文献   

8.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离别.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是席慕蓉的故乡情.在外独自求学的我,总会被席慕蓉这深沉的故乡情打动,故乡的种种也随之浮现在眼前.学习地理后,我对熟悉的故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于是为梁平拍摄了一部别具一格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9.
[原文及旁批] 难忘那片故土阮琼夏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惆,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相似文献   

10.
乡愁是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他在"2003年度散文家"获奖感言中曾有一段自述:"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物是人非,便有乡愁。若是物也非了,  相似文献   

11.
走出乡愁     
晓光 《大学生》2015,(8):58
一位博士春节返乡写的见闻网络热传,又有不少跟进的类似帖子,大部分的调子相同,延续鲁迅先生的《闰土》那样感慨故乡的沦丧。《闰土》对人们的影响太大,那里面浓浓的乡愁浸入我们的骨髓,当然它延续的是几千年中国文学作品的乡愁基因。几千年来中国的文学发达,到了近代,引进西方的学术后,各门学科开始建立。对故乡,不仅有鲁迅的《闰土》这样继承乡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新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三册 ,于 2 0 0 1年秋季期开始使用。课本第 19课学生自读课《乡愁诗两首》 ,选择了余光中的《乡愁》 :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同时选择了席慕容的《乡愁》 :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  相似文献   

13.
故乡,既是现在的故乡,也是过去的故乡,还是将来的故乡,它是永远的故乡。到了 20世纪,我们听到了台湾诗人余光中这样的声音: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在一唱三叹中,乡愁和“我”一起成长。   历史的故乡,从少年到白头,从大陆到台湾,从黄皮肤到黑眼珠。   故乡在哪里 ?…  相似文献   

14.
乡色酒     
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乡色也好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身一吐冷玲的竺不更防〔简砰〕 此诗作者舒兰,曾被人尊为写怀乡诗的圣手。她以细腻的笔调,独到的角度,极富创意的构思,把乡愁描绘成一杯贮满思念的酒,就是不喝,也会醉倒。诗中以鲜明的对比营建出两种不同的氛围,以突出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感。时间跨度是30年。30年前,少年不识愁滋味;30年后,人到老年,落叶应归根,而故乡却遥不可及。回首往事,思绪纷纷,多少感慨和无奈啊!那故乡的月竟与飞筋形似,与浇愁之酒神似,“你满/乡愁也满”,这满满…  相似文献   

15.
<正>乡愁的上游已是忧伤和失落日渐浓重的精神原乡。——手记乡愁是美学,也是与故乡草木呼吸与共的情感学和心理学,却断断不能是经济学或商品学。乡愁无疑是多维的。首维是什么?是乡音。孙犁先生认为"乡音,就是水土之音"。乡  相似文献   

16.
乡情     
正诗人的话:写远方游子怀念故乡的诗作,在我的记忆里,余光中的《乡愁》近乎绝唱。从我的生活经历、从事的工作、面对的读者(少年儿童),当然不会像余先生那样命笔书写。外婆家的村口,有一棵千年樟树。看望外婆,必须要从树下进出村庄。每一次经过,都要仰望几亩地宽的树冠,或者靠一靠粗粝的树身。远离故乡,有时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条孤寂的鱼儿;  相似文献   

17.
妈妈的乡愁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出号召,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也许只是一口墙根下藓苔丛生的清冽甘泉,一群河滩放牛溪涧摸鱼的儿时玩伴,一曲乡音浓厚的独有唱腔……而妈妈的乡愁却是一棵长在村头虬枝斡旋的青郁古松。妈妈的故乡在巷子口镇,位于湖南长沙市宁乡市最西部。记忆里,我很少回巷子口,对它的印象大部分源于妈妈的讲述。她讲巷子口弯弯曲曲的麻石街、  相似文献   

18.
千百年来,游子离开故乡的片刻,故乡这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字便承载了浓浓的乡愁,乡愁成为游子和旅人的长久期望和渴盼.那长夜袭来的时候,故乡的一草一木所引起的思念是语言难以承受的.  相似文献   

19.
宫凤华 《江苏教育》2012,(Z2):83-85
寻常的日子里,我总想起席慕蓉的《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于是,那流淌笛声、弥漫槐香的村小,那如诗如画、恬淡平和的乡村教育生活,轻风一样温软地拂过心头。那个流淌着成熟和伤感的秋日黄昏,我来到那所乡村小学时,一下子就被一种古朴和宁谧淹没。村小前后三进,近十间教室,皆七架梁瓦屋,空砖砌成,大洋瓦苫顶,杂木屋梁。校园的操场上南北各立着一个木板篮球架,油漆剥落,如老人皱纹纵横的脸。村小大门是两扇铁门,刷上银漆,中间镶嵌着两颗醒目的五角星。正对大门有一甬道,直通里面青砖垒就的圆门,上书篆书"怡园"二字。里面花圃里长着几茎清俊的翠竹,临风飒飒有声,如鹤鸣长空,平添一份古雅意蕴。园门中央植一棵高大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来,游子离开故乡的片刻,故乡这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宇便承栽了浓浓的乡愁,乡愁成为游子和旅人的长久期望和渴盼。那长夜袭来的时候,故乡的一草一木所引起的思念是语言难以承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