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虽说英语是单复数语言,汉语是数词加量词语言,但英语中也有“数词+N1+of+N2”的表量结构,汉语“数词+量词+名词”结构中的量词在特定语境下也可以省略。由于表量结构中的量词可分为八类,且量词既可用于表单位,又可用于表种类和表容器等,汉语中省略了量词的“数词加名词”构式有时就有多义性。人们在进行翻译时应特别注意根据语境对其进行适当的语义选择。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人际交流语言,是一种新型语言变体。从认知语言学来看,其千变万化的创新总潜藏着一定的认知动因。本文在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基础上,从隐喻与概念合成理论的层面对网络语言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人际交流语言,是一种新型语言变体。从认知语言学来看,其千变万化的创新总潜藏着一定的认知动因。本文在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基础上,从隐喻与概念合成理论的层面对网络语言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大系统下的子系统及其中的一个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西安城墙从建立伊始至今已逾千年,尽管载体的功能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诸多城门名称所蕴含的中国人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却丝毫没有改变,它依旧体现着华夏民族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6.
模糊语言理论对语言中许多模糊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描述、研究语言的新途径,其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我们对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使用的认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研究模糊语言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是笔者认为值得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研究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这无疑给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分析隐喻认知的基础上,探讨英、汉隐喻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专名的认知研究着重关注人名和地名的非典型用法,尤其是专名的语义普通化,所涉及的理论主要有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通过隐喻和转喻的机制,许多英语专名同样可以来源于其他语言,而且专名成为认知参照点后往往能构建新创专名和生造专名,这背后则体现了概念整合的认知机制。一旦专名的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得到凸显,会构成隐喻性双关,从而具备一定的幽默效果。最后,专名派生的专有形容词也大量出现在非典型比较级中,"more American than..."构式频率明显高于"more Chinese than...",因此在国家修辞层面有必要挖掘各种典型的积极中国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概括了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其中重点介绍了将认知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的情况,并且通过分析翻译中形式与意义问题指出了认知语言学在该问题的讨论上所能提供的新的视角。接着,文章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概念结合实例来解释翻译中的问题,通过“意象”概念说明语言形式与语义互相依赖的关系,进而指出在翻译中应该充分考虑决定“意向”的四个参数:选择,视角,突显和详细程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的商业广告语中,谐音广告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跨域映射理论,剖析谐音商业广告语存在的认知语言学根基,并结合谐音广告语的现状,探讨其存在、发展对语言系统自身和社会使用的影响及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由于其植根于语言和认知方式中,隐喻包含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因此,译者在翻译隐喻时,需要将其他方面的诸如文化和历史因素考虑在内,并采用直译、等值翻译和意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隐喻的翻译需考虑两种文化在认知和思维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由于人类在认知、思维方面本身存在诸多共性,隐喻的翻译应尽量采用直译,只有当喻体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存在差异时,方可采用意译。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广告语言进行分析,着重讨论广告语言的心理机制、言语识别、词汇选择和句法特征,并进而说明广告语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建筑语言学是由建筑学与语言学交叉而形成的学科,建筑语言是一个具有自身内在规律或内在秩序的符号系统。该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建筑语言的表现手法,提出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语言之路。  相似文献   

15.
高级英语是我国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一门核心课程,许多英语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鲜有研究从认知理论视角看待高级英语的教学。主要探讨如何把认知隐喻理论引入到高级英语的教学中,旨在促进高级英语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通常把拟人视作最典型的本体(实体)隐喻,称为拟人隐喻,从而认为隐喻和拟人都是基于体验性和相似性的源域向靶域的映射。在认同隐喻和拟人都是不同概念间跨域联结的心智模式基础上,本文提出:隐喻是喻体(源域)向本体(靶域)的静态映射,本体、喻体在字面上兼具;而拟人是将本体融合在拟体中,非人本体被活化在拟体人中,并不显现,源域中拟人之体代其行事,从而得出结论:拟人是基于"转喻人"的隐喻。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语言中使用广泛的修辞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认知手段;因为人的思维过程必须借助语言这一媒介。隐喻能力对于加强学习者的语言知识能力,提高语用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舒 《海外英语》2013,(16):274-276
该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广告语言进行分析,着重讨论广告语言的心理机制、言语识别、词汇选择和句法特征,并进而说明广告语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张东平 《考试周刊》2007,12(40):84-86
神经语言学是探讨语言和脑关系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个体言语活动的心理过程,即言语产生、言语理解和言语交际的心理机制。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形成背景、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从不同角度共同为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20.
随着英语教学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知识开始与实际的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相结合,而与此同时,对于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词汇教学来说,其良好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对于英语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结合范畴化、原型理论和隐喻等概念和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对英语词汇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