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许多《文心雕龙》的释读与研究文献,都将《文心雕龙·通变》"相循参伍,因革通变"句释读为"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通变》篇论述了文艺创作中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本句的释读,对《文心雕龙》中表示继承与革新两个概念的术语的认定,有很大影响。从文本分析着手,认为本句应该释读为"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由此,《文心雕龙》表示继承的术语释"相循"、"参伍"为"相循"的内容;表示革新的术语释"因革","通变"释"因革"的状态。刘勰认为,文艺创作,相循参伍要斟酌,因革务必要通变,病视同变为继承与革新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2.
检阅《文心雕龙》中一些"莫不……"句式,"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的断句方式与它们的习惯用法相符。"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相循参伍"与"因革通变"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分工,既互相配合又互不重复,共同完整准确体现刘勰的关于文学继承与创新的观念。简略分析文学创新的过程。创新有两种要素:纵向的力度和横向的广度。"因革通变","因革"为文学创新,"通"为文学创新的广度,"变"为文学创新的力度。适当掌握力度、灵活推广应用,是创新实践的方法、机制。它们配合发展,互相促进,形成了创新的全过程。结合以上分析,"《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等中的"变、通"意思最为接近,可以视为词源。  相似文献   

3.
刘勰把文学创作视作不朽之盛事:“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果书·刘勰传》)然而,当时的文坛,讹滥浮诡,碎繁浅肤,“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文心雕龙·序  相似文献   

4.
《通变》篇论述的对象是创作活动中的"文辞气力",关乎文章的语言形式与艺术风格。反对循环相因,倡导积极变革,是《通变》篇立论的理论基础;在还宗经诰的同时师范汉代篇籍,参酌近代新声,贯通古今,是实现"文辞气力"之变的途径;"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櫽括乎雅俗之际"是语言文辞之变需把握的标准;以"博览精阅"会通古人,在此基础上"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择取合乎个人情志表达与气质个性、又能超越时代有所创新的语言形式进行创作,是"通变"的具体路径。"参古定法"以"望今制奇",是刘勰对当世创作者在文辞气力革新方面提出的策略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文心·通变》篇的解读,以及对当时文坛创作状况的审视,以辨析"通变"的具体含义;另外引述后代理论家关于"通变"的看法,以使对此概念的探讨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通变》篇中关于"九代"的论说,各家的观点各不相同。以"九代咏歌,志合文则"为中心,从刘勰写作《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和《通变》篇的主旨出发,对几个有争议的朝代(楚、汉、刘宋)的文学特点分别进行论述。无论从题材亦或手法,秦汉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是不能分割的;刘宋文学则多不符合刘勰的"宗经六义"的特点。通过较为详细的论说,最后得出结论:刘勰所谓的"九代"为黄、唐、虞、夏、商、周、楚汉、魏、晋。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篇所举汉赋“五家如一”的例子是褒义还是贬义,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通过梳理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褒义派占主流,之后持贬义的学者逐渐增多,对褒义派形成了挑战。相比较而言,褒义派更合理。这可以从前后文义的贯通、“极”和“终入笼内”等语词、“赞”言的“参古定法”、文学史的演进上等角度获得证明。  相似文献   

8.
"通变"理论是刘勰<文心雕龙>核心观点之一,对"通"与"变"的关系的理解学术界历来观点不一,或认为"通变"主张复古,或认为"通变"重在革新."通变"篇主旨既不是单一的复古,也不是片面的革新,而是指在"通"的基础上的"变","通""变"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有相互制约的一面,也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不能割裂开来看.  相似文献   

9.
为文主变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一个重要思想。在该书的《通变》篇,刘勰对文学之变又集中阐释了自己的观点。然而,对于通变的解释,目前学术界并未统一意见。本文尝试在文学史发展的视野中,从对变的分析入手,换一个视角对刘勰的通变思想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通变》篇的主旨到底是什么?今研究者或主“通”说、或主“变”说、或主折衷通变,颇多分歧。又该篇究竟是论什么的“通变”?学界亦各执一词,众说纷坛。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出发,本着以刘证刘的精神,比较诸家,芟汰繁芜,刘氏所论,重在文辞之通,即着重强调要向前贤学习典雅的文辞,矫正浮艳的文风,促使当世的文学创作,复归雅正之路。  相似文献   

11.
通变是刘勰创作论中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具体体现在状物、述情两个方面,分别是以"简"应通变、"情变"才能"晓会通".<物色>篇是从提倡"情变"的角度来强调情在创作中的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辨骚》篇的主要内容,是辨析"楚辞"与《诗经》相较的"四同"、"四异"。刘勰高度肯定屈赋和"楚辞"作家的创作成就,不仅仅是着眼作品的艺术实绩,更主要的还在于它体现出文学变通发展的理论意义。该篇在《文心雕龙》全书的论文纲领中属于"文学总论",作者本着"依经立论"的原则,就"楚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阐述了文学发展的"通变"原则。  相似文献   

13.
刘勰《文心雕龙》这本文学理论专书,从对实际作品的批评,文学历史的梳理,到文学理论的建构上,都不只是在泛论文学的问题,而是将其对文学的问题视域,聚焦在"文体"的批评,以解決六朝文体解散之患,进而建立理想文体典范。我们预设刘勰这部书,是一本带有"文学史"性质的"论述型建构"专书,因此刘勰是站在"总体性"与"变动性"的"辩证"文学史观。这样的文学史观:一方面回应当代颓靡文风,另一方面建立其"文体通变"史观的通则。准此,本文将从"文体通变观"的诠释视角,探讨刘勰所规创出来且具有"辩证性"的文体通变史观的通则性:一是,"还宗经诰"的理想性;二是,"类体因革"的通贯性;三是,"质文崇替"的更代性,提供给有心重构或书写者,另一种文学历史的诠释思考观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学者关于《文心雕龙·通变》"名理相因"、"酌于新声"、"练青濯绛"、"摄契"释义的诸多分歧意见,从词义训诂及文意理解两个方面对之加以详细辨析,在此基础上,或对其是非正误做出正确抉择,或提出新的更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刘勰通变论针对的是现实文坛的绮靡之风,具体指向文学创作中"文辞气力"的通变,涉及个体创作、时代文学与历代文学。个体文章"文辞气力"的通变,依赖时代文学的新声、历代文学的法则,而时代文学的开创、历代文学的延续又依靠个体创作的通变,三者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刘勰的文学通变观包含整体的文学发展与具体的个人创作,不是关于文学的"复古"或者"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时序》是刘勰阐述“文学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文学发展规律的篇章。文章对有争议之处提出了个人见解,即“梗概”有大概、耿介、慷慨三个含义,《文心雕龙·时序》中“故梗概而多气也”的“梗概”应解为“慷慨”;“尽其美者何,乃心乐而声泰也”中“何”属上句。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评论家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提出"通变"的概念,历代学者对"通变"观的理解持不同观点。基于此,详细解释"通变"的概念,从"通变"观的溯源《周易·系辞》和韩愈的古文运动主张两方面深入地阐释印证"通变",即"会通适变"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8.
刘勰《辨骚》篇列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之总论,是第一篇全面而高度评价《楚辞》之专论。"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没有屈原便不会有楚辞体的产生。作为才士,屈原的意义不仅在于其继承了北方文化,更为重要的是,《楚辞》"取熔经意,自铸伟辞"的通变创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着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通变》与《传统与个人才能》是中西文论中阐述文学的继承与发展问题的代袁性作品。“宗经”是刘勰一以贯之的文学主张,这正如艾略特强调传统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一样,两者对于文学经典和由此构成的文学传统的青睐,源于并服务于他们对文学创新的追求。两篇诞生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文论著作,共同传达出了对文学经典与传统的关注和认同,它们所倡导的文学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对当今的文学创新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变理论是《文心雕龙》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在"通"与"变"的关系上,研究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其最主要的根源是对通变的关键把握有所差异。"变"和"通"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循环往复,持续螺旋状前进。通变之关键应立足于这样的整体脉络,进而得出,通变篇主旨之关键不仅仅在于情与气,而且还在于情与气的关系,情是气的基础,气是情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