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中,有多种表示概数的方式,用概数助词表示不确定的数量就是其中的一种。基于已有研究,从共时角度对概数助词"来"和"多"的分布及其异同进行详尽地考察和分析,欲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首先重点讨论了现代汉语中常见概数的表示方法,以及概数助词"来""多"各自表示概数的特点、用法,然后分析这两个助词在语法分布上的相同点、相异点,最后总结了它们的整体语法分布以及制约它们分布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老乞大》中的助词"来"用法归纳为三大类:概数助词、语气助词、事态助词。概数助词"来"既可表示大概数目又可表示大概时间;语气助词"来"可以出现在陈述句、祈使句和疑问句中,表达多种语气;事态助词"来"可表达过去事态,也可单纯地表示事态变化,有时兼表动作完成。  相似文献   

4.
概数助词“把”用在数词和量词后边,构成“X把”结构。“X把”结构最早产生于元代,发展于明代,繁盛于清代。本文从“把”对“X”的选择性、语义涵量这两个方面对该结构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来”,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作趋向动词,有时也用作助词。用作助词时,常在句末表示动作行为已经过去,或者用在数量词组后表示概数。这些都有定论,就不再说。而在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我们常常发现“来”用在句中,既不是趋向动词,也不是助词,而是起连接前后成份作用的连词。这种用法,大致可有下列情况。 一、“来”用于动补词组或动宾词组与另一动词之间起连接作用。 如: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来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概数助词“来”和“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概数助词“来”和“多”,目前学界看法很不一致.本文对“来”和“多”的分布情况加以考察,比较其分布和搭配的异同.从表义辖域看,“来”的义域可以上下延伸.从语用倾向看,“多”只能表示略多,“来”既可表示略少,也可表示略多.  相似文献   

7.
石泉方言的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比况助词、概数助词和其他助词五类。本文主要对其形式和使用情况予以详细描述和归纳。  相似文献   

8.
广州话中的概数助词"l??~(21)(零)"与现代汉语的概数助词"来"在用法和表义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初始义和语义演变的过程中却又明显不同。"来"表示"略多""略少"还是"左右",学界意见历来有分歧,而作广州话中与"来"相似的"l??~(21)(零)"同样有值得探讨之处。本文认为"l??~(21)(零)"最实际、常态的表义应是"略多"。  相似文献   

9.
概数助词"把"是月田话中的一个高频词,文章试从"把"对数量词的选择,"把"的句法分布和语法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其他方言的比较来展示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老残游记》中共有71处使用“望”的句子,其用法主要有五类:作构词语素、单音节名词、单音节动词、介词以及概数助词。随着语言的发展,“望”的前三种用法仍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后两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介词“望”被书写上更简便、数量更具优势的“往”所取代。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数词或数量短语后常与方位词"左右""上下"组合表概数,构成"X+左右/上下"的估量结构。学界多囿于整体纵观概数助词之研究范式,较少就"左右"与"上下"表概数进行单独对比探究。基于CCL语料库,以概数义之演变、语义、句法角度对二者异同深入探析,可见"左右"和"上下"表概数均由空间域投射数量域,然"左右"表概数远早于"上下",且"左右"于语义、句法范围较之"上下"亦略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历史语料考察概数义重复表达和矛盾表达的语言事实,概数义的重复表达不是语病,它只是为了满足表意的需要而没有遵守语言经济性原则;概数义的矛盾表达形式也客观存在,可利用语法结构层次和语义指向来化解"矛盾"。其实,重复表达和矛盾表达方式在语言中应该具有一定地位和存在价值。本文根据语法位置对概数词的词性进行了讨论,前置概数词为表示测度语气的副词,后置概数词为表数的助词,概数词"数"、"几"为数词。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中的“得”字句,使用得非常频繁,且格式也较为多样。本文旨在通过对《金瓶梅》中由助词“得”构成的句子多样模式进行描写,并与现代汉语略作比较,来反映近代汉语中助词“得”的语义、功能及含“得”句式的基本模式之类型,为近代汉语的语法研究作一例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邓守信(2009)所提出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为理论基础,试图探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表经验体的动态助词“过”的次结构及其教学排序。首先,参考前贤对于动态助词“过”的理论研究,并从中确立动态助词“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基础。而后,透过“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当代北京话口语”部分的语料,将现代汉语动态助词“过”分为若干次结构,并依据邓守信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结构排序中难度等级及频率高低的原则,提出动态助词“过”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排序。  相似文献   

15.
侯超 《文教资料》2007,(7):169-171
“来”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一般作为趋向动词和结构助词使用,很少作为事态助词或语气词助词使用,但在皖北方言(属中原官话区)中“来”作为事态助词和语气助词使用却相当普遍,并且“来”在一定的情况下还具有时体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大方话中的“倒”和“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方话中的“倒”和“起”都有多种用法,用作助词时二者之间有时非常相似似甚至相同,需要仔细分析。本文共分五个部分。一、二两节分别讨论助词“倒”和“起”的各种用法。第三节比较助词“倒”和“起”的异同。第四节探讨助词“倒”的来源。本文的基本观点是,综合古今语音演变关系、古代白话文献用例、不同方言的对应关系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来考虑,大方话表持续的助词“倒”来自南昌话等赣语方言中也可表持续的“到”。第五节:余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把”字句中动词带“过”的情况,通过对动态助词“过”的分类,初步分析出带动态助词“过”的“把”字句的制约因素及其意义,证明了在现代汉语中“把”字句是可以带动态助词“过”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横的方面对古代汉语助词(以《诗经》中的助词为代表)和现代汉语助词的形、音、义进行分析和比较;又从纵的方面对古今汉语助词的产生、发展、变化、消亡作对比研究,发现语音在助词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明显,突出,从而得出结论:语音是助词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一般说来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时体”主要通过助词“了”、“着”、“过”来表现 ,分别表动作完成、持续与经历 ;除此之外 ,近代汉语中还有几个特殊的时体助词“却”、“取”、“将”、“只”也常见 ,不可忽视 ,用法也与“了”、“着”、“过”类似。汉译英时应根据它们的语法功能及语境的不同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一般说来控工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时体”主体通过助词“了”、“着”、“过”来表现,分别表动作完成、持续与经历;除此之外,控工汉语中还有几个特殊的时体助词“却”,“取”、“将”、“只”也常见,不可忽视,用法也与“了”、“着”、“过”类似。汉译英时应根据它们的语法功能衣语镜的不同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