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培养语言知识建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传承文化经典"。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对经典文学的诵读。广义的经典诵读,是指青少年儿童利用生长的关键期诵读中华传统名篇名著,对中华传统经典诗文熟读成诵,以此丰富文化底蕴,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狭义的经典诵读,是指在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诵读教科书上选编汇集的经典名篇名著以及其他优秀作品,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谭杰 《小学生》2023,(3):151-153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然要将国学经典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之中。由此,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也将更多的国学经典文学选编到语文教材之中,旨在促进学生树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不断丰厚学生古典文学素养。基于此,本文就国学经典诵读融入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新路径作如下探寻。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经典美文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传承着我国优秀传统的道德标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阅读素材。经典美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素养,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吸收这些文学素养,然后将这些文学素养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素养。现阶段教育者应该对美文的诵读引起重视,让学生在经典美文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经典文学是能经受住历史和时代考验的作品,具有权威性、思想性和特殊性的时代意义。经典文学能够体现丰富的传统文化要素,人们通过阅读经典文学可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大学生学习经典文学,是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将经典文学阅读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融合,更好地推动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增加了文学教育的比重,18个任务群中设置"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和"文学阅读与写作"等专题,要求"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查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华文化发展的贡献"等对文化进行理解体认、借鉴包容并传扬传承。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经典诗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了很多传统文化,这让学生接触了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为教育教学增添了一道光彩。同时,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优越性和价值。因此,经典诗词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当前,文学社团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文学社团的创建在一定程度上为经典诗词诵读提供了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因为为文学社团中,经典诗词能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能够拉近教师、学生与经典诗词之间的距离。学生在文学社团中诵读文化知识,便会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由此可见,文学社团中进行的经典诗词的诵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和学校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神砥柱,是穿越时空的经典,具有持久的文化传统价值。高中生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受到文学和艺术的熏陶,更重要的是"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这也体现出经典文学的教育价值。好的文学作品能够陶冶人的性情,潜移默化,培养人的美好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呼唤传统经典文化的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几何时,国际上的孔子学院渐渐多了起来,中国城市里的“现代私塾”也出现了,清华大学又恢复了“国学院”……有的学者呼吁教育要“走向儒学的课程观”。语文课程改革也在呼吁“传统经典文化”的回归。当代语文课程历经了几十年“阶级斗争文化”的磨难,现在又遭遇了社会转型期的大众文化,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能否回归语文课程,笔者认为也是一场文化“苦旅”。一个物种的消失只能从考古的角度去寻找它的化石。传统经典文化尚未消失,也差不多变成“活化石”了。它能否回归,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有哪些因素制约呢?笔者认为,功能的消失是其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中,国学经典承载着无数先贤的智慧结晶,不仅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也体现出民族文化的核心,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课程结合,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接受经典国学熏陶,进而提升文学素养、文学气质。在学习中,学生也能够充分了解国之经典,充实自身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
李明 《甘肃教育》2014,(11):72-72
正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可谓字字珠玑,千百年来,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规定背诵古诗文的篇数,可见学习经典诗文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领学生感受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是学生文化课程学习重要的启蒙阶段,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增加经典诵读环节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同时还是学生开始全面学习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通过语文经典诵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科文化知识,还可以在经典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经典诵读的措施分析为重点,并对经典诵读的必要性作出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民间文学还是作家文学都是文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民间文学就是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内容的。民间文学不仅为作家文学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作家文学提供了写作思路及写作素材。因此,民间文学在文学中所占很高地位,影响力很大。通过对我国语文教学内容的调查可以发现,目前语文教育的重点是作家文学,民间文学被忽视了,很多具有较强中华民族传统和精神的民间文学作品并没有在语文教材中呈现,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造成了一定阻碍。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民间文学进行了定义,然后阐述民间文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价值,并分析了民间文学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中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开发策略建议,希望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技工教育承担着为社会提供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通过把国学经典融入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改革,提升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然而,语文课程体系封闭、语文教师国学素养基础薄弱、技工院校学生文学基础差、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等现状成为了国学融入技工院校的难题和瓶颈。因此,促进国学经典教育课程的创新和改革,开展提升国学素养的师资培训活动以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认知,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文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阅读文学经典,能够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继承和传承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文学经典阅读具有突出的价值和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对学生各方面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随着各种文化思想的涌动,不少学生淡化、漠视了我们厚重的传统文化。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注重传统文化教学。一、扩展阅读范围,诵读国学经典新课标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诵读古代国学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从而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化节目,其"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音乐相融合,为传统诗词经典的传承和表达开辟了新的途径。传统诗词经典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严涛  梅琴 《教学月刊》2015,(Z1):12-14
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教育界积极呼应。2010年教育部、国家语委下发《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中开设了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笔者所在学校也加入了这一行列,通过课程设置序列化、教材开发规范化、课程学习活动化的策略,对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的开设进行了有效探索。一、对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设置的基本认识(一)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的定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选修课分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传统文化建设的力度,在社会各界掀起了一股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的学习热潮。同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切实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以在小学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的必要性作为切入点,对经典诵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进行分析,仅供广大教学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传统经典阅读和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2012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此理念指导下,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语文教科书中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不论是经典名著,还是谚语民俗等,都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