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对诗仙李白的描述,狂放不羁,不阿权贵。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先祖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早年迁徙到西域,李白出生在中亚碎叶(今前苏联托克马克)。他5岁时随父迁到四川,26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湘、鄂、鲁等地。此间,他学仙访道,饮酒赋诗;结交文友。他的狂放性格和天  相似文献   

2.
晴鹤 《学与玩》2023,(8):34-35
<正>“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代的浪漫派代表诗人李白,和我们的宇航员一样,也有一个伟大的“飞天梦”。不信?你看,儿童时期的李白就对天上的月亮产生了兴趣,长大之后的他,又写出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名句。不过,最有力的证明,还是他发明了不少与飞天有关的成语。下面,就让我们穿越回李白所在的时代,在一个假定的故事中,来大胆设想一下,这些成语诞生时的情景吧!  相似文献   

3.
迷迷糊糊,我忽然看见一个长着长胡须的老人走进了我那甜蜜的梦乡。定睛一看,是一个正向我吹胡子瞪眼的五寸小人  相似文献   

4.
一提到唐诗,我们不能不提到那位留名千古的酒鬼,那位光照古今的诗仙—李白。在世人眼中他是横槊赋诗的一代文豪,是扬眉剑出鞘的侠客英雄,是醉卧喧嚣的楚地狂人,是贬谪凡尘、道骨仙风的天生星辰...... 我眼中的他,与其说是位浪漫的诗仙,不如说他更像是个洒脱的酒鬼!瞧他那"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的气魄,纵使是刘伶在世,陶潜重生也恐不能及其一二吧!  相似文献   

5.
徐铉是南唐至宋初重要的文臣,堪称一代文宗。他在诗歌创作中,明显流露出对李白的推重与模仿,带有鲜明的"李白体"倾向。李白体就是不以构思缜密取胜,而以下笔敏速见长;作诗以气为主,风格豪放飘逸;语多振笔而成,往往不受拘束。徐铉率然下笔的创作积习、诗酒自娱的生活情趣、儒道兼容的思想内涵等均与李白有着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6.
李白有着追求精神自由、反抗传统束缚的叛逆者性格。他的求仕实质是以政治功利的实现来张扬自我。李白进入宫廷,作为司马相如式的"天颜有喜近臣知"的文学侍从待侍帝侧,其拙于政治才能、疏于人际关系等自身弱点暴露无遗,主体精神带来了官场最为忌讳的浮躁,特别是独立人格和依附人格的冲突,使李白不愿苟合取容,表现出对求仕的放弃。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宁可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李白经历了极其复杂、痛苦的人生转折。其诗作是其现实忧怨、寂寞心态和复杂难言的人生感慨的外化。这是一个敏感的诗人对生命和现实的怀疑和悲哀,他复杂难言的人生感慨,多以饮酒、游仙、闺怨、思妇等形式表现出来。前人指责"李白诗,乃妇人与酒耳",实乃不实之论。  相似文献   

7.
人无时无刻不在选择中,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因而生命即选择。但并非每一种选择都是值得称道的明智选择,明智选择需要教育的介入和培养。明确“生命即选择”有利于我们深化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它使我们认识到个体生命发展的本质是个人的自我选择,生命发展的主动权在于学生自身,教育本身也是一种自我选择的活动。要使学生能在生命过程中进行明智的选择。我们要在教育实践中唤醒学生的选择意识,倡导自主教育,注重学生独立思考、批判反思和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强化学生的责任承担意识。  相似文献   

8.
唐代“诗仙”李白故里江油县在首届教师节被评为四川省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以后,继续坚持为教育办实事,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赞扬。一、县财政拨款一百四十万元用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新建七十九套教职工宿舍,并拨款二十万元在县城修建退休教师宿舍。三、县府作出决  相似文献   

9.
物质的富足、精神的充实诚然是社会的进步,但社会的进步更应包括“人”的进步———生命个体“人性”的进步。人类发展到今天成为“万物之灵”,不仅仅是因为告别了贫穷和饥饿,更是因为人类不断创造着真善美,不断完善生命意义上的自己。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育的最高目标应当是唤醒人的真正人性和使人彻悟人生,成为自己生命的真正主宰!(一)发现生命:突出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形成一般取决于先天遗传、后天环境、自我实践活动三个因素,亦即说,人在自我实践中充分发挥遗传潜能,把环境因素内化,使其…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生命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家庭关涉每个人的生命世界,给予生命归属和尊严,提供生命依据和动力,影响生命信念;家庭生命意蕴的缺失是造成当前大学生生命乱象的重要原因。由此,高校生命教育需要开启家庭的支持系统和价值体系,重建学生对家庭的依赖关系,树立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构建校园中的家庭氛围,增添人文教育的家庭内容,使学生的生命得以回家。  相似文献   

12.
学道求仙、服食炼丹几乎贯穿了李白一生。李白曾两受道箓,成为道教徒。那么,道教信仰与其诗歌创作以及诗歌风格的形成有着怎样的深层联系?从道境的玄远窈冥与“飘逸”的超迈精神、道境的超绝无限与“飘逸”的洒脱韵度两个方面,可揭示李白超迈不羁的人格追求与以“清”为美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教育改革的呼唤越来越多地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将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14.
“红叶题诗”故事以红叶为媒、以赋诗传情,以其鲜明生动的意象、浪漫巧合的情节,令后人津津乐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传统题材。论文以“红叶题诗”故事情节及文化意蕴随时代演变轨迹为研究对象,从两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着眼于论述“红叶题诗”故事的文本流传情况,并围绕其具体情节要素演变进行解读和分析。第二部分,从宫怨主题、“媒妁”文化、“婚姻天定”观三个角度来探讨“红叶题诗”故事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杜甫与李白的交游诗,考察了杜甫及盛唐人对李白的评价,从而探讨了李白的“清”的人格精神与诗风追求,我们认为其人格精神与诗风是一致的,二者有机地体现在李白的身上,成为盛唐精神的一大内蕴。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由具体的人构成的世界,而具体人具有三重生命——“种生命”、“类生命”与“个生命”,且具体人的三重生命既各有特色、相互区分,也相互依存、互为贯通.从具体人的三重生命观来看,教育应敬畏人的“种生命”,省思身体教育;提升人的“类生命”,坚守教育理想;增值人的“个生命”,完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拟就唐代诗人杜甫、李商隐的思想、经历、理想及性格等方面进行比较,来探讨两位诗人诗风的“神似”及各自鲜明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一、教育的生命意蕴人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生命结束了,人也就不复存在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与人的生命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体的联系。首先,教育源于人的生命需要。人是具有双重生命的存在,“他既有被给与的自然的生命,又有自为创生的自为生命,我们可以称前者为‘种生命’,称后者为‘类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的区别,可以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个体生命和社会生命、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在生命与价值生命、本能生命与智慧生命等等的区别中去理解。”[1]无论是人的种生命的存活,还是人的类生命的创造和实现都…  相似文献   

19.
人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生命结束了,人也就不复存在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与人的生命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体的联系。首先,教育源于人的生命需要。人是具有双重生命的存在,“他既有被给与的自然的生命,又有自为创生的自为生命,我们可以称前者为‘种生命’,称后者为‘类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的区别,可以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个体生命和社会生命、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在生命与价值生命、本能生命与智慧生命等等的区别中去理解。”  相似文献   

20.
盛敏 《语文知识》2008,(2):11-13
李梦阳以复古相号召,不仅开启了有明一代中州诗风,带来明中叶的诗文之盛,而且对其后中州诗文的走向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先是开封、信阳作家群蔚为大观,继之则有“后七子”张扬复古,绍述李、何,明清易代之际,中州诗文再兴,亦以李、何为旨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