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近现代作家访华游记研究》一书借助于比较文学形象学、东方主义、互文性等理论,把史学研究和文学研究完美地结合起来,不仅是了解近现代中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迁的一个窗口,也是观察近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趣味、中国认识的形成、互动、演变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分析近代日本作家的中国游记文本,诠释他者眼中的中国形象。对现实中国的亲身体验破坏了日本近代作家们通过汉文学经典所构筑的近于完美的中国幻象,他们在殖民主义思想的支配下对现实中国产生了新的误读。  相似文献   

3.
日本近代作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访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以游记等形式向日本民众介绍了当时中国的风土人情、文化地理等,对当时中国的现实做了细致描写。同时,心理上的优越感及殖民主义的思维,也使得他们产生了蔑视中国的情绪。这些偏见改变了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也对当时的日本政府政策的制定带来一定影响。通过对这些游记进行文本分析、考察,有助于了解当时日本知识分子、日本国民及日本政府的中国认识。  相似文献   

4.
日本作家山川早水将1905年3月至1906年6月在中国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游记《巴蜀旧影——一百年前一个日本人眼中的巴蜀风情》,这部游记详细记载了巴蜀地区的地理条件、历史名胜、风土人情、经济贸易、社会交往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山川早水作为20世纪初来华旅居任教的日本人,着重考察了成都、重庆、峨眉山等地,体现了日本人对中国的注视与观照。本文拟以2005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巴蜀旧影》为研究文本,借助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来分析山川早水笔下20世纪初期的中国形象,包括以成都、重庆、峨眉山为代表的城市形象以及以巴蜀人、中国官员为代表的中国人形象。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东北涌入了大量来自日本的访华人士,他们各自在不同的时期带着不同的目的以不同的视角对中国东北进行记录,对这些游记的作者身份及游记类型的梳理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中国东北的现状,另一方面有助于探究这一时期来到中国东北的日本人的访华目的,对我们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珍惜和平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21,(4):89-93
张天翼和斯威夫特分别是中英讽刺文学的重要作家。本文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理论视角,同时结合平行研究,旨在通过张天翼与斯威夫特的关系溯源、《鬼土日记》与《格列佛游记》的比较研究以及张天翼与斯威夫特讽刺笔法的异同三个层面来探讨张天翼讽刺风格的重要外部来源——斯威夫特的英式讽刺传统。正是因为外部讽刺文学传统的汇入,才形成了张天翼独特的艺术风格,进而丰富了中国现代讽刺文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昭和前期的日本作家佐藤春夫、武田泰淳、中谷孝雄为中心,具体分析了他们游记中的杭州形象。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视角,让日本作家对杭州的观感大不相同,但他们都创造出将理想杭州与现实杭州对立起来的杭州形象。这种对理想杭州的赞美随着近现代中日关系的恶化而减弱,而对现实杭州的蔑视却越来越显著。但是,无论因喜爱而美化,还是因厌恶而丑化当时杭州的人和景,其实都是对现实杭州的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8.
从文体的角度看,游记以散文为主体,具体还可以包括日记、书信、笔记等体式.游记体式的选取,受制于作家“游”和“记”的具体情形.现代出版的游记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类插图,这些插图极大地增强了游记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游记在发展过程中,对小说等文学样式多有借鉴,出现了某种程度与小说互相渗透的情况,这一点在小说家的游记那里表现得更为突出.游记,不仅可以充当作家本人的备忘录或素材库,而且还可能启发其他作家,为他们的文学创作提供某些灵感和素材.游记所体现出的人类与大地的情感以及在大地上行走的自由精神,正是这种文体历久弥新、读者不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日本近现代作家自杀的比较多。研究这种现象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日本近现代文学的特性。一据不完全统计,自1868年明治维新至今百余年间,日本较有名气的作家自杀身亡者已有十余人之多,为世界其他各国文坛所罕见,颇为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0.
《大连大学学报》2015,(5):46-51
林芙美子是日本昭和时期最为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其一生酷爱旅行,曾先后5次出游中国东北三省。她与这里似乎有着某种特别的情缘。通过梳理林芙美子的几次东北之旅并研读其相关游记作品,可见林芙美子心中的东北印象;结合史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可从主、客观两方面剖析其酷爱东北之旅的缘由;同时了解她对中国及中国人的认知。由于林芙美子几次访华的身份、时期及背景不同,她的中国印象也由单纯的喜爱转变为暧昧的敌意。由此可见,特殊时期下部分日本作家屈服于军国主义国家机器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近代日本作家的中国体验研究,主要是围绕大正作家的中国游记进行展开,而战时日本作家的中国体验研究则相对冷清。论文从"中国趣味"盛行的大正时代的谷崎润一郎及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体验研究的繁荣状况,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王向远教授的著作《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中得到启发,以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作家的中国体验为课题进行考察与研究,通过与大正作家的"中国趣味"相比较,来探讨战后派作家武田泰淳的特殊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12.
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中国作家沈从文的《边城》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的悲剧性主题进行比较,从人物形象、写作特色和文章主题三个方面将两部作品进行比较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比较文学研究在我国重新崛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除了各种专门的著作和译著以外,我们还能在报刊杂志上,读到数以百计的各类比较文学方面的文章,其中不仅有比较文学理论方面的探讨,还有大量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文学理论和思潮等方面的具体的比较研究.比较文学已经成了我们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潜力很大的方面军.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的游记创作,断断续续地伸延了近二十年。虽然,风格上前后有了一定的差异,但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都是一贯的,即都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毫无疑问,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必然要带上作家的主观感情色彩,也就是说,作家的主观因素在作品中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郁达夫游记中的主观色彩,表现得比一般人的作品都来得浓烈和清晰,并且贯穿着他的整个游记,从而形成了他游记的一个显著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语文》,1963年创刊于孔子故里曲阜,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是教育部所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现代语文·学术综合》旨在为有关专家、教师、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与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一、栏目简介(一)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学作家作品研究、文学史研究、古典文献的考证、作品共性研究等)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文学史以及以文学文本为基础的相关研究)港澳台文学研究(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作家及作品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研究、外国文学理论、文学史研究等)比较文学研究(中外文学文本比较研究,中外作家比较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语文》,1963年创刊于孔子故里曲阜,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是教育部所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现代语文·学术综合》旨在为有关专家、教师、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与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一、栏目简介(一)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学作家作品研究、文学史研究、古典文献的考证、作品共性研究等)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文学史以及以文学文本为基础的相关研究)港澳台文学研究(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作家及作品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研究、外国文学理论、文学史研究等)比较文学研究(中外文学文本比较研究,中外作家比较研究等)文学理论研究(美学及文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晚清域外游记揭示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接受西方文化时的复杂心态,以及打破封闭自足的格局,走向世界的艰难历程,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和文化史价值。学界对晚清域外游记的重视不够,现有研究仍止于个别名家名作的解读和阐释,多流于资料梳理与背景介绍,少有鞭辟入里的剖析。引入比较文学形象学、旅行理论的视角,进行跨文化研究,应是晚清域外游记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日本长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近代这种影响因中日关系的变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重要作家,也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代表性日本近代作家。中国文化对于芥川的影响贯穿其一生,作家的中国之行对其创作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试以《中国游记》为例,分析中国文化对芥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日本长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近代这种影响因中日关系的变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重要作家,也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代表性日本近代作家。中国文化对于芥川的影响贯穿其一生,作家的中国之行对其创作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试以《中国游记》为例,分析中国文化对芥川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有关比较文学方面的论述十分丰富。这些论述发展了他的比较文学观,推动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鲁迅一生学习、研究、翻译、介绍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尤其对十九世纪所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十分熟悉。他十分推崇浪漫主义作家拜伦、雪莱、雨果、海涅、普希金、莱蒙托夫、密获凯维支和裴多菲等人,也非常喜爱果戈理、契河夫、显克微支等现实主义作家,将他们那种富有反抗精神的文艺思想和创作介绍给中国人民。1907年鲁迅写下了第一篇富有比较文学特色的论文《摩罗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