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十年来,山西阳曲方言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本文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对阳曲方言新老两派的语音调查,对比分析了新派和老派阳曲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以此揭示阳曲方言的变化发展情况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山学院学报》2016,(2):65-69
近几十年来,玉溪方言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通过归纳玉溪方言的音系特点,并分析新派和老派的差异,指出玉溪方言声母、韵母、声调的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509个中古入声字在山西晋语区新派方言和老派方言中舒化情况的调查,从入声舒化后的调类归属方面,对山西晋语区新老派方言的入声舒化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写、分析及比较。与老派方言相比,新派方言中入声舒化字的数量大大增加,甚至达到老派方言入声舒化字数量的6倍左右,这与普通话的强势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新老派方言入声舒化的归调规律表现一致的方言中,其差异主要体现在每类声母入声舒化后归调的舒化字数和占比的不同;在新老派方言入声舒化的归调规律表现不一致的方言中,新派方言入声舒化后的归调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沭阳东小店方言的新老派语音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声母、韵母和入声三个方面:声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部分章组字和邪母字上;舒声字韵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部分假咸山摄、臻摄、流摄字上;入声的差异体现在入声调和入声韵两个方面。沭阳东小店方言的新老派语音差异呈现出一种系统性,入声的差异中出现了入声消失过程中的逆反现象。  相似文献   

5.
扬州方言核心词新老派变化结果显示,前100核心词,新派、老派与普通话差异分别达13%和38%;后100核心词,新派、老派与普通话差异分别达19%和48%.老派向新派变化过程中,出现向普通话靠拢趋势,以及词义缩小和色彩变化等特征.引起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三:社会发展、生活变化,语用心理,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6.
陕西安康市城区方言老派、新派用词不同。本文从使用上的多对一、一对一、一对多以及构词方式等方面,描写分析了老派、新派的主要词汇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7.
四川北部山区方言的语音分尖团,同时也有一些入声的痕迹。随着语音的变化,已经出现了老派和新派的分别。  相似文献   

8.
以泰安东平县方言单字调为实验对象,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和SPSS软件测算出泰安东平新派方言单字调的调型和调值,并将其与老派方言、泰安方言和普通话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东平新派方言的声调调型和调值分别为:阴平低升调24,阳平高降调51,上声高平调44,去声降升调323,与老派方言相比,调型基本一致但调值变化较大,探其原因可能是受到普通话的影响;东平新派方言与泰安方言在调型和调值上均有差异,说明新派方言受泰安方言影响较小;不同性别的东平人方言的声调曲线有所差异:男女性别在阳平和上声上调型调值一致,在阴平和去声上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从语音角度考察,毕节方言内部一致性较强,城区语音内部没有差异(除了老派和新派外),城区语音与乡镇语音相比,大部分差异不大,少部分有一定差异;与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相比,也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在涂光禄教授80年代所调查的当时老派语音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查与分析,发现都匀话新派语音系统与老派语音系统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老派语音中的诸如声母的腭化现象、韵母中的[yφ]、[φ]、声调中仍保留入声等语音现象已经完全消失,新派的都匀话与其他西南方言越来越接近。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采集了老、中、青三代南通人的语音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声母方面,新派南通话的唇齿音[v]摩擦已经不明显;部分定母字上,新派受普通话影响读作[t];泥母字由老派的[捱]转变为新派的[n],舌齿间的摩擦趋于消失;见母字由老派的[k]转变为新派的[諬];个别书母、匣母、疑母字上也存在着新、老派的读音差异。在韵母方面,新派南通话将[ya]、[yɑ]合并为[ya]。在声调方面,除了个别字,新、老派南通话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咸阳话重要的语音特征,认为咸阳话属官话方言中原官话区关中片与秦陇片的过渡带方言,其内部差异则主要表现在内部区域差异和新老派差异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讨论西安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主要的着眼点在3个大的方面:一是关于知照两系及日母合口三等字以及宕摄开口三等逢庄组字、精组逢合口一等舒声模韵、入声没屋烛3韵字、端透定3声纽拼今齐齿呼字以及蟹摄合口三等、止摄废韵合口三等微韵逢非组声母字在西安方言里的差异问题;二是关于长安方言的内部差异问题;三是关于西安新派方言与老派方言的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界鲜有对闽南话内部的新老派差别进行研究。文章对泉州闽南方言新老派差别的词汇、语音表现作了对比分析,主要是从词汇方面的训读、文白读,语音方面的声母、韵母分类,并作形成原因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江阴话新老派在词汇上表现出较大差异,整体呈现出向普通话明显靠拢的趋势。老派保留较多方言词,新派大量词语改用普通话说法,部分词语处于方言词、普通话词两读阶段,对于一些反映旧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的方言词,新派已经不再使用。这种差异主要是由社会生活的变化、普通话的推广和使用,新老派阅历的不同以及新派的创新等原因造成。但是,在基础词发生剧变的同时,词汇中最为稳固的核心词变化极少,反映地域特征的特征词也变化不大,江阴话的地域特征并未因此而消退。  相似文献   

16.
昆山方言的连读变调.情况复杂却存在某种规律。经过整理、简化。作了较为明析的表述。将昆山、上海、苏州三地方占的连读变调进行比较,发现在语音发展中,连读变调的调型也有新老之分:老的调型昆山保留最多;其次是老派上海方言;再次是苏州方言;发展最快的是新派上海方言。  相似文献   

17.
程序 《现代语文》2010,(5):105-107
向普通话读音靠拢是各方言语音演变的普遍趋势,但江西鄱阳方言先、仙韵见系字读音的年龄变异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韵母由老派的以[yen]为常转变为新派的以[ion]为常。笔者经过研究认为,这是因为前一种读法与鄱阳镇周边乡镇读法类似,因而带上了低声望的标记。新派的与普通话趋远的读音变化,实际上主要是由于与低声望语言变体保持距离的排斥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萍 《现代语文》2008,(3):67-69
汶上方言属于北方官话区中原官话片的西鲁小片.通过调查发现,汶上方言亲属称谓既有语音方面的特点,又有内部地域和新老派的差异,还有独特的社会文化表现.本文从语音、词汇、社会文化等方面对汶上方言亲属称谓进行研究,试图总结出汶上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项研究旨在讨论兴化市区方言中的声调及其发声态特征。兴化方言的声调分为老派和新派,处于变化中,如假声消失、入声舒化而造成昂拱成分的三重鼎立等。老派有两个声域、七个调类,而新派只有单个声域、六个调类。由此,我们考虑一个新的分区方案,识别出一个‘边缘吴语’的区域。  相似文献   

20.
顾劲松 《河池学院学报》2012,32(4):48-51,55
隶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涟水方言中首次发现有儿化现象存在。涟水方言儿化词总量较少,主要是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间词、称谓词和其他普通名词;儿化实读表现与儿化音节本身的韵母类别有关;老派儿化现象比新派丰富,较之于老派,新派儿化现象呈现出明显的萎缩态势,此态势主要与普通话渗透等因素有关。涟水方言儿化现象主要是历时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