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屈原在《九歌》中塑造了众多的神灵形象。这些神灵在屈原笔F,不仅是自然美的象征,而且形象各异,性情不一,更多的具有了人的特性、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因此,这些神灵形象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更贴近,处处渗透着人情味。  相似文献   

2.
宗教思想是李凤翧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在《觉轩杂著》一书中。李凤翧致力于重返儒家"神道设教"的本意,其宗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清理民祀神灵,把佛道教神灵和官祀神灵从民祀活动中剥离出来,重新确立"非其神不祭,非其时不祭,非其地不祭,非其人不祭"四原则。李凤翧在阐述其宗教思想时呈现出一大特色,即把考据学方法运用到宗教思想的论证过程中,增加了理论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的出现,逐渐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社会集团乃至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人际观。 我国古代文献中,没有系统论述人际观的专门著作,但却有相当多的古籍都论述人际关系问题,《论语》便是最早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本文试图摘取其中的一些言论和一些行事,分析一下孔子的人际观,并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4.
袁枚放浪不羁的私生活颇为当时人及后人所诟病,甚至其性情被人称之为"妓女嫖客的性情"。透过这些面纱,其实可以看到一个冲决儒家诗教和理学束缚的、关爱女性的真实袁枚。  相似文献   

5.
元代诗学"宗唐复古"成风,作为"元诗四大家"的虞集也对唐诗推崇备至。在对诗学的评论中,他从儒家传统道德出发,注重性情之正,主张冲和雅致。这既是元代延祐处于社会上升时期必然要求,也是他受诗学和乡学的诗学影响结果,更是诗学发展流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边吴丽 《考试周刊》2009,(29):47-48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社会思潮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周室衰微,诸侯僭越,礼乐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在此情况下,教育由“学在官”向“学在民”转变.私学逐渐成为主要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也逐渐由百家争鸣向儒学一家独大转变。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其形式与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即从此入手。简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首回关于甄士隐贾雨村两家的叙写具有对比性,作者以甄贾对比来写出世入世与善恶雅俗,用甄士隐代表道佛高雅与儒"仁"本心,以贾雨村代表儒俗刻板及功利之心。小说也通过描写甄家对儒道思想的社会缘起进行寓示,甄家地名勾勒仕途世道,甄士隐和封氏的姓字展露"仕""隐""封""废"本事,封氏性情保守喻儒家"礼""义",甄士隐性情转归道家"仙""隐",二人不同的性情分别寓意儒道的出路,而甄英莲则寓意儒道结合的"应怜"无果。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哲学史上,先秦无疑是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儒墨作为先秦时期具有积极入世倾向的两大显学,针对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都开出了自家治世的药方,两家都认为社会的病因是缺少爱。儒家主张"仁爱",墨家主张"兼爱",以"仁爱"与"兼爱"为中心,两家构建了自己庞大的思想体系,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今天,重新反思儒墨之争,能够对未来文化的发展提供某种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儒家养生思想,是儒家整体文化的一部分,丰富多彩,历史悠久。随着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发展以及同时期社会现状的改变,儒家养生思想伴随着儒家文化的形成从无到有逐渐产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个多神的国度,不同地域孕育了不同的神灵.作为地域文化的一种表现,神灵具有强烈的乡土性,祭拜神灵成为人们维系乡土之情的方式之一.两宋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之一,而精神领域的神灵也发生了诸多微妙的变化,其中包括"祭不越望"的彻底打破和地方神灵的跨区域传播.传播四方的神灵,在不同的地域亦有不同的灵验故事,满足不同地区民众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是最有影响的学派。儒家思想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在天道观上,儒家宣扬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同时又对神灵崇拜作淡化处理,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事的从属  相似文献   

12.
儒家音乐思想曾在音乐发展史上影响深远,古筝音乐则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立艺术形态。这些思想与音乐的发展都与社会语境的发展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现在语境中,古筝音乐的发展,也是儒家音乐文化以某种社会文化、社会语境、社会心理进行折射的发展形式。  相似文献   

13.
"亲亲相隐"是先秦时期儒家最早提出的思想主张,随着汉代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它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刑法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和制度.作为儒家伦理法律思想的直接体现,"亲亲相隐"不仅有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法律价值合理性,即使对于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也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位两面性突出的人物,是一位平庸的君主,而民间或艺术舞台上的刘备是一位"明君",一位帝王传承中的正统皇帝.刘备形象的衍变有一个历史过程.东晋、南朝、南宋时期南北分裂,偏安江南的统治者极力提倡忠君、爱国,"抑曹扬刘"之风蔓延,是刘备形象衍变的社会历史原因.古代社会的天命史观强调"膺期命世"、"天授人与",帝王是感天而生的神物,其形体、性情、行为无不受自于天,影响着史书的编纂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舞台上刘备"真命天子"形象的哲学基础.儒家德治思想中的贤人政治、明道有德、顺应民意是其衍变的思想根源.古代宗法社会的血缘崇拜,在国家权力的传承上,强调"一系相承"的"家天下",是其衍变的社会心理原因.刘备个人的政治品格也在衍变中起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一、儒家忠恕之道的思想基础"忠"、"恕"二字常连在一起出现儒家经典之中。"忠"于谁?忠于君,忠于己。然而,无论是忠于君或是忠于己,都是忠于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于是"恕"便紧随其后。对于儒家忠恕之道的解释,学者们一直都见仁见智。儒家认为,人心各有差异,好恶、秉赋也各不相同,但人之为人的本性是基于善意的仁心、  相似文献   

16.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的思想也就产生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也大放异彩。《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反映了早期的人类希望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一个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为人类社会设计着理想的状态。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状况,各家都提出了自已的主张。然而,要说更为普遍为人们所认可的却是经过历史的选择和沉淀的佛、儒、道三家。儒家主张大同小康;道家主张小国寡民;佛家主张忍耐。这种种思想后来逐渐成为各个王朝的统治手段,他们或取此,或取彼,或兼用。至魏晋时,他们选择了三家合一的玄学。  相似文献   

17.
东汉桓灵时期婞直之风盛行。此风延至建安时期,孔融、祢衡、杨修都有继承。但是三人性格、家世不同,而且生活年代有差,对婞直之风的继承程度也有不同。总体而言,孔融刚强正直,笃志力行,行事公平,"婞直"二字当之无愧。祢衡大胆敢言,行事全由本心,但无甚政绩,次于孔融。杨修虽出身世家,言辞犀辩,但行事偏于小道,应为三人之末。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不仅政治上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新现象,经济上出现了江南地区被逐渐开发的新局面,思想文化界出现了儒家传统思想被动摇、多种思潮并存的新气象,而且,长期被人们忽视的饮食文化也获得了全面的发展。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孔子、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套培养人才的方法,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一孔子与孟子教育思想的相同点(一)人人都应受教育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通过教育,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水平都会得到提高,但人与人之间也逐渐会产生差距。这就是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还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人人都能接受教育。孟子倡导"性善"论,他认为人  相似文献   

20.
"亲亲相隐"是先秦时期的儒家最早提出的思想主张,随着汉代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它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刑法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和制度。作为儒家伦理法律思想的直接体现,亲亲相隐不仅有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法律价值合理性,即使对于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也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