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代汉语中,“其”是个用法很多的词,许多虚词著作及有关古汉语著作谈到不少,杨伯峻先生《古汉语中罕见语法》又揭示了几种特殊用法。但是,远指词“其”的一种特殊用法,却一直无人谈到。因此,常导致一些误解。如《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①有人注“道”为“正当的手段”。失误的原因便是忽略了“其”的特殊用法。②  相似文献   

2.
“什么”常用作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作前者用时,可以用来表示疑问,也可以用来表示反问;作后者用时,可以用作特(?),也可以用作任指或者虚指。但是,除此而外,“什么”还有一种特殊用法,小语教材中也出现了不少此类例子,值得引起注意。①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九册《给颜黎  相似文献   

3.
山西离石话助词"来"、"得来"的特殊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汉语虚词系统中"来"作为助词的用法很普遍,随着语言的发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来"的这种用法已经消失,但在很多方言中尤有保留.前人已有关于"来"作为助词在吴语、四川方言、陕北方言等中的用法的论证.考察助词"来"、"得来"在山西晋语离石话中作为事态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的特殊用法,以揭示其与近代汉语的关系,为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4.
一、“think 动名词”。think后面一般不接动词不定式 ,只有在被动式、否定句或疑问句中是例外。例如 :Ithinkkeepingsilentnowwillgivememoretroubleslater.我认为现在不说话将会给我以后带来更多的麻烦。Hewasthoughttobeamurderer.他曾被认为是个杀人犯。Ineverthoughttomeetthemthere .我从来没有想到会在那里遇到他们。Whowouldhavethoughttomeethimhere ?谁会想到在这里碰到他 ?…  相似文献   

5.
“能”字在古今汉语中表示“能够”的意义,是大家都熟悉的。不过,由此引申开去,“能”还可以表示“善于”、“长于”的意义。尽管内涵和“能够”近似,但程度上显而易见是加深了。不少人对“能”的这一用法较为陌生。《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曾同韩信一块谈论将领们的才能:“上问曰: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and"是英语语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在有五百万字的字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中,"and"共出现了133,000次,几乎每一百字就有近三个"and"出现。因此,人们认为在英语浩瀚的词汇中,除了定冠词"the"和介词"of"以外,"and"也许是第三个最常用的词了。在英文口语实践及写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陕北绥德话“的”的用法同北京话一样,也较复杂,但是有些用法和北京话不同。本就绥德话“的”作助词、介词时与北京话相异的方面作些描述,有些用法还作了历时的考察,以此说明“的”的来历。  相似文献   

8.
关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主要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措施等条款,此外还规定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其遗产清单,由世界遗产大会审核和批准。凡是被列入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点,都由其所在国家依法严格予以保护。《公约》的管理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76年成立,同时建立《世界遗产名录》。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的名胜,可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招徕和组织国际游客进行游览活动。自1975年《公约》正式生效后,已有176个缔约国。截至2003年7月4日,全世界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754处文化古迹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处。中国有29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名录,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相似文献   

9.
一、一种较为特殊的语法现象 口语中,四川人爱用以下句子,如: a.我不跟你两个耍了。 b.不要跟他两个多说。 句a、b与普通话相对应的句子是: a’、我不跟他耍(玩)了。 b’、不要(别)跟他多说。 句a’、b’、四川人仍然也用,口语中显得较为正式一些。观察句a、b中的“两个”,它似乎在语义和语法上都显得多余而无用,然而在日常生活的口语中,这类句子四川人却用得十分普遍(川西、川东、川南、川北都这么说),且用得相当自然(说话时本地人一般察觉不出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别扭之处)。这种较为特殊的语法现象值得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玉林话的“在”,除了用如普通话的动词、介词和副词之外,还可以用作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也可以表示确定语气。  相似文献   

11.
夏县话里“圪”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县位于山西南部,南接平陆,西邻运城,北连闻喜和垣曲,东南隔黄河与河南省渑池县相望。行政区划归运城行署管辖,方言上为非晋语的中原官话系统,属解州小片。本文所说的夏县话,指的是夏县城关话。夏县话中的“圪”[k(?)~(31)],基本用法是作词头或词嵌,能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象声词等。“圪”本身并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仅仅起表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玉林话的"在",除了用如普通话的动词、介词和副词之外,还可以用作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也可以表示确定语气.  相似文献   

13.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册《文言句法的一些特点》一课,论述了文言里的被动句式,常用介同“于”来表示;也常在动词前面用“受”或者“见”.接着有这样一段话:“必须注意,‘见’还有另一种用法.‘冀君实或见恕也’,“见”用在别人(君实)的行为(恕)前面,只起表示客气的作用,这就不是被动的用法(着重号是笔者所加).”无疑,“冀君实或见恕也”句里这个“见”字的用法,不是被动用法;然而是否“只起表示客气的作用”呢?我认为,这个  相似文献   

14.
“相”是现代汉语比较常见的一个词素,常用来构成动词(如“相信”“相似”“相同”等)或副词(如“互相”),但在古代汉语中,这个字除了以上用法外,还有比较特殊的几种用法: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学生互改作文,班长修改了学习委员作文中的一个句子,引起了一场风波。学习委员作文中的句子是这样的:“张晓明的祖父来参加家长会,弓着背好容易才爬上学校四楼会议室。”班长把“好容易”改成“好不容易”。学习委员看了班长的修改表示反对,说班长改错了。有的学生支持班  相似文献   

16.
《湘南学院学报》2018,(3):69-73
郴州方言的得有些义项和用法是普通话所没有的:语气词得类似于普通话语气词嘛;副词得主要表强调,相当于普通话的都才,还可以在分句中起连接作用;助词得表达先时、歇后、暂时、条件等意义,在普通话中没有相对应的成分。  相似文献   

17.
表示范围,表示强调的语气,这是现代汉语副词“都”字的两种基本用法。本文讨论“都”字的三种特殊用法:①疑问代词“谁”等,后边用上“都”与之呼应,就不表示疑问;②“和”“同”“跟”组成的短语往往会造成歧义,用上“都”可以消除歧义;③量词重叠作主语的定语,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表示何种语法意义,“都”起着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什么”一般用作代词。作疑问代词的如:“总理又问:‘现在在家里干什么?’……”(《一张珍贵的照片》)用作指示代词的如:“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草原》)但除此之外,它还有两种特殊的用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其例。一是表示特定的语气和强烈的情感。如:(1)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  相似文献   

19.
淮南话中的“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属于北方方言江淮次方言区.淮南话中的“来”[|ε~(45)],在用法上、语义上有和普通话共同的地方,也有其特殊的地方.其特殊性,具体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动 [名] 来.表示动作正在进行.1、用于礼貌性的打招呼,明知对方正在做某种事情还要说.由于在特定的语境中,主语施事一般省略.例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描写了东北官话中"的"作代谓词、构成形容词、与疑问句代词合用作疑问句代词这三种特殊意义和用法.认为"的"在东北官话中的使用,体现了语言经济性的原则,使语言更加简洁、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