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丹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63-67
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看,人类使用网络流行语即实现了对自己身份及生态属性的构建。网络流行语的生态身份属性可以分为有助于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有益性身份以及以自我为中心、被外在价值观驱动的生态破坏性身份。我们要推广和能动性地构建有益性身份,自觉抵制破坏性身份,同时也要了解身份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不要消极地接受狭隘的身份阈限,而要自主构建和重塑环境友好的身份,从而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发展。 相似文献
2.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9):60-6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有大量的网络语言涌现出来,同时也有许多曾出现过的网络语言消失。网络语言的出现一方面增加了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为语言生态系统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网络用语有时因为不受传统语法规则的限制而会对使用者的母语产生威胁。本文从生态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网络流行语使用的意义进行探析。同时,生态语言学为网络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为语言生态的平衡、规范网络语言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4.
李宗侠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5-48
《咬文嚼字》评选的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中的“打工人”,从网络到日常言语交际中得到了广泛流传,引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其流行有着语言的内部因素,也有着语言的外部因素。社会语言学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不仅关注语言结构本身,还将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纳入分析视野。文章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切入,探析网络流行语“打工人”的语法、语用特征以及流行成因。 相似文献
5.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世界最常用的语体之一,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相对简易与个性的交际模式。作为虚拟世界中独特的语言变体,其变异特征可表现在语义变异、语法变异、词汇变异、语音变异中。语言因其内部的不平衡性而发生演变,也因社会、文化、语域及使用者等因素而产生变异。文章旨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网络流行语的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做进一步的研究,对未来网络流行语的研判及约束提供更为科学、宏观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汪念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88-9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深入日常生活。本文选取当今流行的一种以废话表达自身情感的网络流行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概念定义进行界定,即是废话文学的一种新的形式;同时探讨了该网络流行语的4种表达方式及表述功能,即同义替换、选择重复、前后矛盾、经典戏仿;将之分为同义关系、推演关系、反义关系及特殊关系4类;并对其信息功能、情感功能和娱乐功能进行语用分析,最后点出了该网络流行语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此希望能更好地改善网络用语,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8,(3)
为了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进而促进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生态语言学这门应用学科。生态语言学进行研究的内容主要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从生态性质、生态伦理和生态规律来探究人类语言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网络流行语在数量上急剧增长,且在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群中快速传播。因此为了做好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对生态语言学与网络流行语的概念,网络流行语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以及生态语言学视阈下治理网络流行语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人类语言的多样性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9.
10.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7,(1)
本文从菲尔研究生态语言学的两个研究范式: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出发,分析了网络语言产生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和网络语言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要正确对待网络流行语,让其符合生态语言学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齐迹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0):24-25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表达内容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流行语是在互联网媒介等技术发展和公众网络资源普及基础上的产物,它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不仅属于语言学的研究范畴,本身所具有网络文化的特性更是一种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也属于社会学研究范畴。网络流行语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意蕴,本文试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网络流行语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基于模因论为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网络流行语模因的生成机制及传播过程,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载体的功能。该研究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地看到语言的发展,从而了解语言的发展规律,同时也让人们看清了网络流行语的复制与传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捷,同时也促使人们的日常交流方式出现颠覆性转变。网络流行语变异现象主要体现在词汇上的变异。主要表现在语言、语音的变异,其根源在于社会、心理、语言表达等因素。这种变异促进了语言的变化发展,也使社会在不同阶段展现了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15.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6,(8)
网络流行语具有简洁、惊奇、表达力强等特点,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框架理论为视角,通过框架转移效应以及媒介框架效应对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及流行原因进行了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16.
袁慧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89-90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与传播的新理论,它为研究语言及文化的发展变化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试从模因论视角分析2012年迅速蹿红的"中国式X"这一强势模因的网络传播过程及其顺势产生的模因变体,并从语言和社会层面来探讨流行语"中国式"复制和传播的生成原因,以期为语言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模因论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传播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可以用模因论来解读。网络流行语模因在网络的传播中被不断地复制、传播,不断地进行着选择,从而形成强有力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网络流行语"被火锅了",就是遇到拦路虎了的意思。它体现了一般新词的特征:产生的随意性,内容的新颖性,结构上的类推性,审美的幽默性。但是从流行的时空、词义的附加义、产生的随意性上看,它很难进入一般词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