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应用翻译理论,对于功能性强、目的性突出的公示语翻译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翻译目的论视域下的公示语翻译,以实现其在目标语中的应用功能为目的,译者需熟知目的公示语的语言特征,尊重目的受众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确保译文满足目标语受众的心理和行为需求,有效实现公示语的语言功能和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运用"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法律翻译、法律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法律文本功能决定翻译策略、译文应传达立法意图、法律翻译以预期受众为中心"等语用原则对法律翻译进行研究,以实现"法律翻译的目的是创造同等法律效力的目的语文本"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3.
公示语是以传达信息和施加影响为目的,具有宣传、标示、提示、警示等功能的实用文本。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对公示语翻译提供了可行的原则和标准。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结合重庆市公示语英译实例,探析公示语翻译应遵循的原则,从而实现公示语的预期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4.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和功能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因此,在翻译旅游景区公示语时,译者应该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了解汉英公示语的文化差异,将译文读者放在首位,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97):13-14
本文以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例,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结合政治性外宣语言的特点,探析其翻译策略如何使译文实现目的语受众的预期目标,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以费米尔为代表的德国功能翻译派提出任何译文都是以预期的目的和功能为基础的,而翻译目的和功能又是受到译者,委托者,译文接受者以及翻译行为所发生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由翻译行为最终所要达到的预期功能和目的所决定的。该文以目的论为指导,结合大量的译例讨论了公众常见的旅游公示语的英译文本及其翻译方法和策略,以期对旅游公示语的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旨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评述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目的论将"翻译充分"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以此作为出发点,在翻译纲要的指导下,考察译本的预期功能,译入语受众和译本产生的动机等,从而检验辜氏《论语》英译本是否满足其翻译目的,评价其翻译是否充分,研究的启示在于:该译本是符合其翻译目的,翻译充分的译文,辜氏所运用的各种增补、删除和重排的翻译方法是实现其翻译目的的合理手段;在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译者不但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有深刻和透彻的领悟,而且还应对译入语文化作潜心研究,同时考虑到译本的文本功能,以更适合译入语读者接受和更利于文化传播的方式使得中国的典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传播。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宁德市07-09年招商投资讲话稿"英译文本为个案,分析了当前海西招商投资环境外宣翻译的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以受众为中心,充分考虑到接受者的目的需求和期待心理,从交际的功能来重构语篇的外宣语用等效翻译策略。并提出译者要遵循"经济简明+突显主要信息"原则的同时,把握好"情感问题",达到审美再现,力求外宣翻译的最佳"社会效应度",实现外宣翻译预期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9.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认为翻译目的决定译文,也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因此能够为公示语的汉译英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为此,译者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从实现语篇的预期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和文化习惯,遵循简洁明了、互文性和尊重译语文化习惯等原则,灵活采取翻译策略,从而实现公示语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民族特色和风貌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如何准确地翻译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于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帮助目标受众跨越文化鸿沟,理解中国文化符号的文化内涵十分重要。译者运用文化关联理论,从目标语的认知文化语境中传递源语的文化信息,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深刻内涵,其英译宜采用音译、直译和加注法等翻译策略并遵循功能对等原则。  相似文献   

11.
乔婕 《海外英语》2014,(19):135-136,165
该文选取实用范文网和jobsearch网站自荐信范文为案例,从话语内容和诉求手段上对中英文自荐信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自荐信翻译策略调适。译文应充分考虑到自荐信文本的文体特点及预期功能,有效传达自荐信中与应聘求职有关的实质性信息,真实有效的向受众推介求职者的能力和形象,以切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期待,从而提高这类文本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选取实用范文网和jobsearch网站自荐信范文为案例,从话语内容和诉求手段上对中英文自荐信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自荐信翻译策略调适。译文应充分考虑到自荐信文本的文体特点及预期功能,有效传达自荐信中与应聘求职有关的实质性信息,真实有效的向受众推介求职者的能力和形象,以切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期待,从而提高这类文本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企业简介对于公司跻身海外市场起着重要的推介作用。因此,企业简介英译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信誉与形象。目的论为企业简介的英译提供了翻译标准,通过明确企业简介的文本类型、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预期受众的特点,为译者选择适当的原则和策略提供方向。文章基于目的论,分析华东地区500强能源企业的简介英译,进而比对国外同类型企业的英文简介,提出删繁就简、语篇重组及阐释说明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贴近目的语表达习惯,贴近受众思维方式,贴近受众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4.
公共标示语具有警示、告知、宣传的目的,在翻译中根据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从译文预期功能考虑,公共标示语的英译应顺应英语语言文化的特点,充分考虑到英、汉公共标示语的差别,根据需要采用套译、灵活翻译的方法,达到与原文功能相近的警示告知和宣传鼓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按照功能翻译理论对语篇的划分,景点解说词的译文应既属于"信息型语篇",又属于"操作性语篇",即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要引起译文受众的共鸣。景点解说词的韩语翻译在兼顾语言的逻辑、美学、号召力三大要素的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翻译理论中要求的译文语篇与原文的"等价性"。等价不是简单的语句一致与对应,而是译文语篇受众的反应与原文语篇的受众反应的等价。因此在景点解说词的翻译过程中宜采用增译文化背景知识、穿插增强语篇操作性的故事引发游客产生共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实用文体翻译具有现实甚至功利的目的,要求译文最大限度达到并满足预期的目的。拟以功能目的论为依据,探讨其在语篇功能、翻译策略及译品类型方面对实用文体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认为翻译应该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旅游翻译的应用性决定了旅游文本以信息功能为主,感染功能为次。文章通过对长沙市部分旅游景点误译的举例分析,认为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翻译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8.
李树江 《教书育人》2012,(21):138-13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汉英公示语已经进入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我国公示语翻译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实际的应用中,公示语的翻译中仍存在诸多中式英语实例影响了文字信息内容的有效传递。功能翻译理论重视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该理论为翻译理论和实践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为公示语的翻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本文以功能理论为基础,从实现文本的预期功能出发,分析了功能理论应用于公示语翻译的可行性及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公示语汉译英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编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改写手段,可以帮助实现文本在目标受众中的预期交际目的和潜在文本功能。广告编译是以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和功能为中心,由译者灵活地采用翻译策略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广告编译中常用的方法可归纳为增补法、删减法、合并法和调序法等。  相似文献   

20.
归化和异化在文学翻译中常为讨论的焦点。归化和异化哪种策略更能体现"忠实"准则也一度引发争论。通过对贾平凹作品《浮躁》英译本Turbulence中运用归化与异化的实例分析,可归纳出,在运用归化时,不能使目的语读者感到源语中也有具目的语文化特点的东西;运用异化时,更不能不顾目的语读者是否了解源语文化,只为保留原文的信息和风格而使译本背离受众。将归化与异化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辩证连续体关系,才能忠实于原著并尽可能发挥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