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学生》2014,(24):1-1
正1847年1月4日,三个珠海青年在广州黄埔登上同孚洋行的"亨特利思"号商船,前往美国求学。其中一个8年后获得美国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成为第一个在美国系统接受近代西方新式教育并获得正式学位的东方人,他就是后来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容闳,开创了近代中国留学教育之先河,发起促成的幼童赴美留学运动,一生映照了近代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夏济安(1916~1965),江苏吴县人,是留美著名学者夏志清的同胞兄弟,台湾著名文艺理论家,在引介西方文学,培养新一代的台湾现代派作家,以及推进台湾现代文学运动等方面,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1949年,他从上海赴香港,一度任教于“新亚书院”,1950年秋抵台,开始在台湾大学外语系供职。1955年春,他到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英文系进修一学期后回台湾,翌年9月创办《文学杂志》,提倡现实主义文学,介绍西方文学和西方文学理论。1959年3月,夏济安再度赴美,先后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和柏克莱加州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1965年2月23日去世,年4…  相似文献   

3.
贝蓓芝 《留学生》2013,(1):52-53
复旦老校长李登辉先生,字腾飞,福建同安人,1873年出生于今印尼。1883年赴新加坡读书,1891年赴美入威斯雷阳大学,旋转入耶鲁大学,1899年获文学学士学位,之后回南洋任教。1904年年冬,他从印尼来到上海,回到他祖先离开七代的祖国。  相似文献   

4.
七年前,上海一名高中毕业生高考落榜后自费赴美留学。他在补习英文时,参加了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得了乌堡市第一名。一年后他进佛吉尼亚理工学院及州立大学读电机和数学,每学期都获奖学金。一位教授破  相似文献   

5.
张明艳 《留学生》2014,(24):16-19
正吴帆,华裔美国女作家。1973年出生,1997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奖学金赴美留学,一年后取得大众媒体研究硕士学位。现有三重身份:双语作家、中国文学国际代理、美国文学书评人1973年,吴帆出生于江西的一个劳改农场,后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她在广州、深圳两地工作了三年多。1997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奖学金赴美留学,一年后取得大众媒体研究硕士学位。毕业之后,在地处硅谷的雅虎公司任全球市场分析师多年。工作之余,吴帆对文学也有着非常大的兴趣。吴  相似文献   

6.
曾琴 《师道》2004,(12):5-7
1942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获得硕士学位之后赴美留学。此后,他一直在美国从事物理研究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否认,美国不论从高校数量、质量还是对留学生奖学金的发放甚至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是留学的首选之地,但面对赴美留学的梦想,申请赴美签证仍然是困惑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瓶颈,且持续的低通过率也让人觉得美国是遥不可及的。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赴美留学,从2004年下半年起,美国政府的签证政策开始回暖,美国留学在2005年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赴美签证,不再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汉学界,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愈来愈成为一个热门学科,许多大学里都开设这门课,而哈佛大学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镇。身处哈佛的王德威教授,无疑是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界中的领军人物,他是继夏志清、李欧梵之后的著名学者,是夏志清先生选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下一代》2007,(11)
1927年秋天,刘伯承坐一艘苏联海轮,离开上海去海参崴,再到莫斯科。在船上,他被告知他的俄文名叫"阿法纳西耶夫",当时的中国留苏学生都取了俄文名。别看刘伯承是个名将,打仗归打仗,留学归留学,他一句俄文不懂,  相似文献   

10.
根据《门户开放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近十年来,中国高校赴美留学学生总人数持续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本科生规模发展迅速,并最终超过了研究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扎堆现象;中国高校赴美留学学生占美国高校国际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且自2009/2010学年起已经连续7年成为美国高校第一大国际生源国。展望未来,中国高校赴美留学有以下趋势:赴美留学开始由高速增长进入平缓增长时期;本科生成为赴美留学的主力军,赴美留学的低龄化趋势将进一步凸显;实习(培训)生项目将成为赴美留学的新热点;STEM专业依然是主流,同时学生的专业选择由就业导向向兴趣导向转变。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之后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四个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的发生,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其后的几年时间中,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表现出对赴美留学国际学生签证和学科加以限制、学生赴海外留学目标国家多元化、划拨专款加强外语教学和围绕恐怖袭击开设敏感性区域研讨性课程等趋向。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第九课第41页有一幅插图,图下注释为"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这幅插图不可能是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出发的时间是在1872年8月11日,留学幼童有蔡绍基、钟文耀、詹天佑等30人,由监  相似文献   

13.
晚清留学美国运动是清政府第一次官派留学运动,出于为洋务运动储蓄人才的目的,清廷自1872年至1875年先后派出120名幼童赴美留学。由于其所处的年代,它体现出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主要从三个特点分析幼童赴美留学的特点,分别是留学对象幼童的西化,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其产生的影响,腐朽政治对留学运动的阻挠。尽管在中体西用指导下的幼童留学美国运动最终夭折,但是这次留学运动拉开了改革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大幕。  相似文献   

14.
归与不归     
尤伟顺 《留学生》2011,(10):38-38
据一些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留学后尚未归国的留学人员约占中国赴美留学人员总数的70%。早期赴美留学人员中,则约有80%没有回归。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4.16事件对计划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的影响。通过一些统计数字理性地分析了中国学生留学美国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分析了2007年赴美学子的签证形势。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4):F0002-F0002
正冯友兰(1895一1990),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  相似文献   

17.
徐昌东,1983年由上海赴美国留学,1988年创办美国达西国际贸易公司,2001年10月加入欧美同学会。我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远涉重洋赴美求学的。在纽约市立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和计算机专业两个硕士学位后加入美国 V.C.C.公司,出任副总裁。1988年我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美国达西企业集团,主要经营化工贸易和  相似文献   

18.
新闻视窗     
《出国与就业》2008,(12):6-11
72所北美中学来招"小留学生" 11月4日晚,72所北美寄宿中学在中国大饭店举行了2010年度招生交流会,吸引"小留学生"赴美留学。据主办方透露,为吸引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美国再度放宽签证要求,是否申请到奖学金将不再是签证的必备条件。据透露,美国政府已取消签证申请中"对符合条件的中国留学生"的配额  相似文献   

19.
阳子 《留学生》2011,(8):52-53
1924年6月.一对风华正茂的情侣启程,去往大洋彼岸的美国.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这对情侣就是梁思成与林徽因。梁思成原准备上一年赴美留学的.但因伤休养了一年.恰逢林徽因也考取了半官费留学.两人得以双双赴美深造。  相似文献   

20.
黄全愈,旅美教育学专家,1988年赴美留学,现在迈阿密大学任教。他长期致力于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所著的中美教育比较系列《素质教育在美国》、《玩的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家庭教育在美国》、《生存教育在美国》、《素质教育在家庭》等图书,在中国教育界不断引起强烈反响。其新作《培养智慧的孩子——天赋教育在美国》对新时代的家长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