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工作关系,经常翻检和使用修订版《辞源》,感到确如一位曾经参加编纂此书的同志所说:它在收词、释义、溯源、义项调整、复核书证、翔实书名、篇名、卷次等诸多方面,比旧《辞源》都有较大的进步。但我也发现了为数不少的疏误之处,如关于连绵词的说解、有关古典文史方面词语的诠释、本义的确定、释义与书证,以及引文、标点等方面都有,甚至个别之处还有不及旧《辞源》之处,合集数条按《辞源》页码前后的次序缕述于下,有关引文、标点疏误的十余条则归纳为一类缀述于后。  相似文献   

2.
书证是词典引用的书籍例证,它是释义的重要依据,是词条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大词典》是现存大型汉语词典中质量最高的一部,但并非完美无缺,它在书证方面还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疏误:一是书证句读失误,二是书证意义语用,三是书证内容疏误。对于这些疏误,现阶段的解决办法只能是部分地进行订正。待《大词典》进行修订时,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笔者先前曾就《辞源》修订本中涉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内容的某些条目中所存在的疏误,草成短文一篇(《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一)》,见《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近日,又续得管见若干,现条析于下。  相似文献   

4.
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修订标志着鲁迅研究的进一步走向深入,其质量之高、影响之广,是其他任何一位现代作家全集所无法比拟的。不过,《鲁迅全集》的注释却存在诸多疏误舛失,影响其整体质量的提升。注释中人物注释疏误最多,或生卒年、或籍贯、或职官、或行实,其疏误类型繁多;有的注释条目未能反映最新学术动态,吸收最新研究成果,依然沿袭81年版疏误;有的文献资料引用不准确,写作不规范。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字典》翻检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正补充《汉语大字典》中疏误若干条。内容涉及书证及释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五)@骆伟里$苏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苏苏州215002  相似文献   

7.
修订后的《辞源》是一部规模比较大的古汉语词典。无论在选目、立义、释词和引证上,都比旧《辞源》有很大的改进,内容十分丰富,给人以面目一新之感。出版以后,深受读者欢迎。新《辞源》的释义可说普遍地准确。当然,智者千虑,难免或有一失。就我所见,其中也存在一些疏误或不妥之处。现在举出若干词例,以供编者进一步修改参考,并请读者教正。 (一)沿袭旧《辞源》的错误而未加订正。  相似文献   

8.
辞书名物条目容易出现偏差,与名物条目材料不足有关。《辞源》名物条目中或义项缺失、或释义不当、或例证滞后等疏误均与此相关。名物本身有着阶层之分,而古今辞书编纂有重书面语轻口语,重文人作品轻民间创作的偏向,导致涉及下层百姓的名物在辞书中出现一些问题。敦煌文献特别是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百姓生活。文献中大量的名物词,对大型辞书名物条目的编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汉语大字典》四至七卷中存在的书证疏误进行讨论,内容涉及书证与释文词性不合、书证与释文义不相谐、书证引文字有疏误、同一书证分置不同义项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字典.页部》引证中存在一些错误。内容涉及到引证文字出现脱讹、标点疏误、释义与书证不符、引证不足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出版以来,在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但在条目、注音、释义、举例、体例、用字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疏误,有待进一步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12.
王本灵 《唐山学院学报》2012,25(5):88-89,95
书证是《辞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辞源》中的书证尚存在一些瑕疵。文章具体指出《辞源》"走"部书证存在的问题,共29处,包括引文有误、书证晚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本对《汉语大词典》第五卷“水部”中的一些问题,如书证时代较晚,标点不确和释义疏误作了订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对《汉语大词典》第一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书证时代较晚,标点不确和释义疏误等作订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辞源》修订本根据与新《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的分工,成为一部专供解决阅读古籍时所遇到的有关语词典故和古代文物典章制度方面疑难问题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其中收列了不少涉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内容的条目,给读者提供了很大方便.但因出于众人之手,这些条目中尚有某些疏误,本文就此逐条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6.
修订本《辞源》的出版,标志着我国辞书编纂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成为辞书编纂史上又一座丰碑。 修订本《辞源》,以其体例之完善,考据之精审,书证之详明、确切,词语溯源多有进步,词目取舍、义项分列更趋合理,释义更加稳妥,既删旧《辞源》之繁芜,又增旧辞书之阙遗,而获学界广泛赞誉。 然而,以其卷帙浩繁,成于众手,则疏漏龃龉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四部辞典在解释“青”字时存在一些不足,如释义含糊、书证晚出、义项缺漏等,本文提出一管之见,以供这些辞书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汉语方言大词典》在处理颜师古《汉书注》所引方言词语时存在一些疏漏,本文举出妯娌、适、合、诩畜等13个词,从条目、释义、书证三方面对《汉语方言大词典》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19.
从《汉语大词典》直接以《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用例做书证的词条数量可以看出,《汉语大词典》给予这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以一定的重视,然而其所收录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例证中还存在疏漏与谬误。其疏误主要可分为标引体例问题、书证文字疏误、书证标点等疏误等几类。希望在《汉语大词典》修订时予以改正。  相似文献   

20.
《辞源》职官词目释义订误杜文玉新版《辞源》自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其科学性与实用性比旧《辞源》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一部规模较大的辞书,尽管编纂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仍难免有千虑之一失。现就一些职官词目释义中的问题,谈几点看法,借以和同志们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