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胜很强的学科,解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往往需要知人论世,脱离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人生经历,就难免造成对作品理解的偏颇以及失误。因此,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理解和挖掘离不开对作家主客观创作背景这些“非文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刘孝标是南朝齐梁之际重要的骈文作家,惜其存世作品甚少,人们对他的生平创作及思想了解不多,本文依据相关资料,试从他的人生经历、生活时代、作品本身等方面探析其主导思想——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心怡 《英语广场》2023,(10):58-63
本文以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弗兰吻斯坦》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著名科幻作家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和玛丽的生平经历以及两部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从互文性角度解读剖析两部作品的人物、情节以及主题,探索温特森是如何基于前文本进行继承与创新的,并由此强调互文性解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是以他的亲身经历为原型而创作出来的。作品中,川端康成继承了平安王朝文学幽雅而纤细、颇具女性美感的传统,反映出他自身内在的悲伤与沉痛的哀愁。文章运用传记学批评的方法解读这部作品,不仅能看到作家营造出的悲而美的抒情世界,而且通过作家与作品的互证互识,能够深入地了解川端康成孤独悲凉、纯净自然的精神世界,并通过对作家人生经历和性格的分析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学界对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研究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在其中也存在着论者在先验性的理论框架影响下观点对立、分歧颇大的现象。本论文试图从文本出发对作品做出最贴近作家作品意图的解读,因此本人在研究中回到文本,也即是回到作者的经历和作品产生的历史环境来探寻作家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女性生存焦虑问题,并在挖掘焦虑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论述作家作品在文本中所传达出的现代性隐喻。  相似文献   

6.
当代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主要是以本体论阐释学理论为基点,由过去只注重解读作家——作品转向对文本——读者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1 860~ 1 93 5)的代表作《黄色墙纸》进行了文体分析。系统功能文体学特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文体派别 ,韩曾强调将文学文本当成语言学分析的对象。文章试图从主位结构、投射小句复合体和人际功能三方面着手分析 ,以支持和发展韩的理论。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读的过程 ,而女性主义文学正在经历着这个解读过程。作者认为在这个不断发现和解读的过程中 ,需要各种理论指导 ,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的方法来探讨此作品的深层含义 ,不仅揭示出作品的重要主题是女性在男性控制下的生活经历以及女性的逐渐觉醒 ,而且可以清楚地发现妇女作家笔下的疯女人的形象是作者本人的重像 ,倾诉了作者本人的忧虑、愤怒以及觉醒。  相似文献   

8.
小说《宠儿》侧重描写以塞丝为中心的多位黑人女性的生活经历和精神成长历程,同时作家托·妮莫里森在文本中也关注到女黑奴身边的黑人男性,尤其是西克索给人印象深刻。笔者认为解读西克索的民族英雄形象对于深化该作品的主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一、从文本生成上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一种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至今仍为评论界和学术界广泛使用。所谓“知人”,就是要理解作为社会的人和作品主人两重身份的作者。因为作者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信念、个性气质、文学修养、师承流派等因素所构成的复合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甚至规定着作品的生成。据此,我们可以更贴切地理解作品内涵。例如西方戏剧作家易卜生在《人民公敌》中说,“少数派往往是正确的”,“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正是最孤独的人”。按照其传记作者哈罗德·克勒曼的说法,这是易卜生对《群鬼》发表所引起的敌视…  相似文献   

10.
当代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主要是以本体论阐释学理论为基点,由过去只注重解读作家——作品转向文本——读者的探究。这一重大转移开辟了文本解读的新时代,促进了文本解读观的多层面变革:即解读本质观,  相似文献   

11.
了解学情,尊重学生阅读感受,从文体、作家风格、文章独特性等角度解读文本,以价值取向为规范,才可能达到对文本理性的、合符学生学情的个性化解读。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批评方法认为,了解作家的个人经历、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等因素对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来对小说《枯萎的花》进行解读,从作家个人经历、作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探究了社会历史因素对作品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教材——文本是学科教学的第一资源和重要凭借。弄清语文教材的地位、作用,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构建现代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当代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主要是以本体论阐释学理论为基点,由过去只注重解读作家、作品,转向文本、读者的探究。这一重大转移开辟了文本解读的新时代,促进了文本解读观的多层面变革。解读本质观,将文本解读作为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教材——文本是学科教学的第一资源和重要凭借,弄清语文教材的地位、作用,是进行语文教育改革、构建现代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当代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主要是以本体论阐释学理论为基点,由过去只注重解读作家——作品转向文本——读者的探究。这一重大转移开辟了文本解读的新时代,促进了文本解读观的多层面变革:即解读本质观,将文本解读作为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解读对话观,把文本解读作为文本与读者“主体问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5.
当代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主要是以本体论阐释学理论为基点,由过去只注重解读作家——作品转向文本——读者的探究。这一重大转移开辟了文本解读的新时代,促进了文本解读观的多层面变革:即解读本质观,将文本解读作为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解读对话观,把文本解读作为文本与读者“主体间性”的对话:解读建构观,把文本解读视为对意义开放的理解创造,  相似文献   

16.
胡晓红 《海外英语》2012,(14):172-173,185
狄更斯的短篇小说《信号员》以奇想风格的短篇形式,高度集中地展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小人物——信号员的怪诞生活和悲剧命运。笔者旨在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等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对作家多维的文学表现手法加以分析,最终探寻出作家的创作意图和文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租界化上海,很多现代作家的文本格调都呈现出一定的颓废气息,丁玲是其中之一。颓废可以指一个城市的外在形态,也可指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通过深入解读丁玲早期一些作品里的颓废叙事,以此来剖析在租界化上海语境下,丁玲早期作品中的颓废叙事所蕴藏的丰富内涵。颓废的外在形态主要从浮华上海的外表出发,从文本的直接表达与间接表达两个方面加以展开;颓废的内在特征主要以情与欲为中心,从作品中人物的生活方式与情感态度来解读;颓废的本质特征主要从作品主人公的人生态度出发,主要以人生孤独感与生命价值的虚无感为主。  相似文献   

18.
我觉得,讲好课的关键除了熟悉教材的基本功以外,就是努力打开大家的思路,通过介绍作家的经历、个性、甚至成功道路上经历过的曲折,使对作品的解读深入到对人生问题的探讨中,这样就使"文本"生动起来,就使"文本"的研讨与对"人本"的探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的作品《嘉莉妹妹》在创作伊始因作品所涉及主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抵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也开始从多角度去解读分析这部作品。本文基于前人对于这部小说的分析,结合成长小说的相关理论,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成长这一层面分析女主人成长过程。女主人公在文章伊始,对生活充满了期待与恐慌,对于残酷的现实手足无措。在经历一系列生活的试炼与磨练后,嘉莉最终成长为独立的新女性。  相似文献   

20.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以哲思性著称的作家。他从自身的残疾体验出发,走向更深更广的生命意义的追寻。分析史铁生的经历和文学观,结合文本解读其作品中的困境主题,进一步探讨他在与困境周旋中寻求生命意义的精神内涵,可以为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史铁生的思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