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宜宾学院学报》2019,(10):116-124
采用自我复杂性测验、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和创伤问卷、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对若干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基于自我报告的客观事件发生数和主观评估影响程度,所有被试被划分到创伤经历组和非创伤经历组。研究发现,创伤经历与非创伤经历个体在自尊、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上具有显著差异,自我复杂性能够有效调节创伤经历对个体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20,(4):132-137
采用童年创伤经历问卷、自尊量表、抑郁量表和青少年风险行为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两所高校的8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考察童年创伤经历对大学生自杀风险的影响,并检验自尊与抑郁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童年创伤经历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杀风险;同时,童年创伤经历可以通过自尊显著负向预测自杀风险,并通过抑郁负向预测自杀风险。最后,童年创伤经历也可以通过自尊与抑郁的链式中介路径显著正向预测自杀风险。研究显示,童年创伤经历时大学生成年自杀风险的危险性因素,且自尊与抑郁在其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儿童灾难后心理应激状态下出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分析了不同灾难下儿童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和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并对经历地震的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提出一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工读生和普通生自传记忆具体性的特点及其与坚韧人格、儿童期创伤经历的关系。方法:使用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健康坚韧性问卷和自传记忆测验对62名工读生和136名普通生进行施测。结果:(1)工读生自传记忆具体性显著低于普通生,坚韧性及各维度均低于普通生,儿童期创伤经历显著高于普通生。(2)工读生与普通生自传记忆具体性与儿童期创伤经历显著负相关,与坚韧性显著正相关。(3)坚韧性在儿童期创伤经历与自传记忆具体性两者的关系中有调节作用。结论:工读生与普通生相比存在自传记忆过度概化倾向,自传记忆具体性与儿童期创伤经历和坚韧人格有关,儿童期创伤经历对自传记忆具体性的影响随人格坚韧性的强弱而改变。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文版儿童期创伤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和一般资料对376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中学生儿童期创伤经历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以期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儿童期创伤经历平均评分(37.51±11.406)分,心理弹性平均评分(61.60±15.062)分,中学生情感忽视因子得分最高,其次是躯体忽视、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儿童期创伤经历中躯体忽视因子和情感忽视因子与心理弹性总分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的结果表明情感忽视与躯体虐待对心理弹性的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儿童期创伤经历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中学生经历情感忽视或躯体虐待将对心理弹性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宠儿》可以被视作建基于创伤诗学和身体书写的交点的伦理学。身体是形象地暗指奴隶制创伤经历的代码,是创伤经历的价值和教训的提示之物,也是反抗虐待的场所和创伤集体治愈的基础。此外,身体书写催促读者意识到自身对于奴隶制度的见证和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7.
文章借助当代创伤理论分析丹提卡特的处女作《息·望·忆》中的一对母女———马汀与索菲亚的创伤经历与修复过程。母亲马汀因过去遭强暴的经历而精神上深受折磨。女儿索菲亚受母亲创伤的影响,生理与心理上饱受痛苦。然而,母女两人因各自对待创伤的态度不同因而创伤修复的程度也不同。文章认为:对美国的海地移民尤其是女性来说,创伤不可避免,但她们应积极寻求解决创伤的途径,勇于诉说创伤,从而抚平创伤,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8.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以高超的叙事手法书写了不同的黑人创伤经历,透过这些黑人的创伤叙事折射出当时美国社会中的黑人处境。整本小说的创伤书写呈现出空间维度。运用佐伦的叙事空间理论,分别从地形学空间、时空体空间与文本空间三个层次分析空间在该小说创伤书写方面的作用:地形学空间隐喻和展示了小说人物的创伤经历,时空体空间展演了人物的创伤治疗过程,而文本空间,通过语言的选择、线性时序和视角结构,则呈现出了黑人集体的创伤体验。莫里森不是单一地描绘黑人个人创伤经历,而是透过黑人个体的创伤书写黑人集体创伤,同时也诉诸了黑人只有借助黑人集体与黑人社区的力量,他们才能从过去痛苦的记忆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高职学生童年创伤经历、成人依恋与心理资本的关系,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成人依恋量表(AAS)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对515名高职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心理资本在性别、家庭居住地、留守经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创伤经历的高职学生在心理资本和成人依恋中均显著低于低创伤者;高职学生童年创伤经历、依恋关系各维度和心理资本显著相关;高职学生童年期的情感忽视、依恋中的亲近、焦虑因子共同解释析心理资本的29.4%的变异,依恋的亲近和焦虑在高职学生的创伤经历和心理资本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可以缓解创伤经历对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初中生经历创伤事件情况和创伤水平。方法:采用创伤事件终身经历问卷-学生版(LIET-S)和创伤后症状自评量表(CROPS),以越秀区某中学为例,对该校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1)学生经历最多的创伤事件前三位是家庭成员住院(生病或受伤)、目睹过他人受伤和家庭中有人去世。(2)学生中受过创伤且现在仍保持创伤后症状的学生为79人,检出率14.2%,其中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三个年级的检出人数百分比分别为8.3%、15.9%、18.8%。结论:筛查出经历创伤且现在仍有创伤症状的学生,可以了解学生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潜在可能性,为今后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试图从创伤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多米尼亚裔美国作家朱诺·迪亚斯的小说《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创伤经历及与创伤的和解方式来揭示后殖民时期人民代代经历的混乱生活和内心痛苦,它还给后殖民世界的人们提供了可能的解脱途径和方案。  相似文献   

12.
马迅 《海外英语》2024,(2):208-210
《别了,柏林》是英裔美国作家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 1904—1986)旅德时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在二战前夕居住于德国期间的见闻与经历。该作品通过“他者”镜头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描绘二战前德国四位代表各自所处各阶层的典型角色平静表象下充满冲突矛盾现实处境与撕裂的人格心态,论文将以创伤理论的视角,通过人物的言行、心态与经历所形成的创伤表征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中人物对经历的自述及“他者”的写实记录本身便是创伤疗愈的最终方式,对各个角色经历在当时时代下个体创伤的构建,再现了二战前德国各阶层的集体历史性创伤记忆。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土著女性作家莱斯利·马蒙·西尔科在其小说《仪典》中,将个体创伤经历与民族文化创伤相结合,表达出以印第安传统文化叙事与讲述来治愈文化创伤的意图。在作者看来,首先,个体创伤经历与民族文化创伤是不可分割的;其次,讲述在构建印第安文化身份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最后,有关死亡的讲述能够实现对个体创伤困境的超越。个体创伤的治愈最终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建构,对于民族文化复兴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群山回唱》讲述了家人之间如何被伤害又如何修复创伤的故事。本文以创伤理论为视角,剖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创伤经历,解读小说所展现的家庭与创伤的关系,以彰显家庭对家庭成员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思懿 《海外英语》2022,(14):182-184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Amy Tan)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主要以四对母女的故事为经纬,叙述不同时代背景的华美两代的辛酸经历,这些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谭恩美的创伤写照。文章以许安梅母女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各自创伤经历,剖析两代人创伤延续的缘由以及抚平伤疤的方法,来反映初代华裔女性的内心苦楚。谭恩美也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使自身的创伤得以抚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团体沙盘游戏对创伤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某高校24名有创伤经历大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事件冲击量表IES-R、PTSD自评量表对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通过五次干预,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无干预对照组在量表上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沙盘游戏可对创伤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201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女巫的子孙》改编自莎翁传奇剧《暴风雨》,文本叙述了不同类型的个体创伤与文化创伤。本文结合叙事时间机制分析人物的幻觉、解离等创伤心理,探讨人物时间观、文本叙事时间和文本历史时间与个体创伤及文化创伤的深层联系。两个文本中主要人物的创伤经历蕴含着不同的时代语境,小说的现代性反思赋予创伤叙事以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杜珊 《鸡西大学学报》2014,(4):123-124,127
《特别响,非常近》在"9·11"事件背景下,讲述了九岁小男孩奥斯卡丧失父亲后疯狂寻锁的经历。拟在创伤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解读小说中不同时期各色人物的创伤体验以及创伤复原,呼吁更多人关注身边的创伤群体。  相似文献   

19.
在《慈悲》中,莫里森用了大量篇幅描写人物和集体遭受的心理创伤,这对人物性格刻画和彰显文章主题具有重要作用。事实上,小说中的每个人物或多或少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也都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机制。为此,基于创伤理论视角,文章旨在剖析十七世纪的美国社会遭受的个体心理创伤、集体心理创伤和创伤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创伤的角度解读德里罗的《人体艺术家》,探讨身为人体艺术家的主人公劳拉是如何在经历家庭创伤之后,出现创伤症候——孤独自闭,幻听,到最后走出创伤的过程。作品体现了德里罗的人文关怀,在物欲横流、精神荒原的当今世界。呼吁人们寻找迷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