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强 《现代语文》2006,(2):57-59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指出:"这鱼不能吃了"这个著名的例子中包含多个容易引起歧义的因素.除了动词双向性,名词多义以外,"这"的语法多功能性、名词的多功用性、动词"能"的多功能性都可能造成歧义.本文重点分析"这"引起歧义的原因以及N中和能愿动词结合产生歧义的现象,并得出S:N中 V能 V2很容易产生歧义,S2:N2 V能 V2本身就是歧义句.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运用转换生成语法中词项的论元结构、非论元量词的提升等理论来解释"这些米两顿也吃不了"这一歧义句,并归纳出汉语"NP V不了"结构中出现这一类歧义现象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人们总能说出一些让人困惑的句子来,如:"小明谁都不认识"意思可以是"小明不认识任何人",也可以是"任何人都不认识小明"。大家几乎都知道这句话有歧义,却很少有人理解产生该歧义的原因。句式"NP+谁+都+不+VP"中,NP_1和NP_2(谁)作为施事和受事指向不明,从生成语法来看,该句是由于移位产生歧义的。当然产生歧义的原因并非任意,该句式中任何一个成分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对NP_1、NP_2(谁)、都不、VP成分分别进行分析,并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对该句式产生歧义的原因进行解释,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此类否定歧义句。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具有歧义:a.你待我比(待)亲姐姐都好。b.你待我比亲姐姐(待我)都好。到底是谁的亲姐姐?是你的亲姐姐还是我的亲姐姐?"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应属于名名指向的歧义,但又不同于第三人称代词、反身代词或空语类间的指称歧义,因为这里出现了三个行为主体:你、我、亲姐姐,并没有隐含P,也没有反身代词,3个N都不会有同指出现。三个行为主体间必有联系,想要消解歧义  相似文献   

5.
"V得C"格式在一定条件下会有歧义,既可以理解为可能补语,也可以理解为情态补语。但是并不是每一个"V得C"格式都有两种语义,它产生歧义是有条件的,一般和"V得C"格式的动词和补语的语义特征有关。首先,歧义格式"V得C"和它的动词有关,充当中心语的动词必须是自主动词。其次,"V得C"格式的补语对它形成歧义与否也有很大的影响,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其一,其补语必须是形容词,而不能是动词或短语;其二,作补语的形容词必须符合说话人愿望。其三,补语形容词必须是性质形容词,而不能是状态形容词。其四,补语的形容词必须是非述人形容词,而不能是述人形容词。  相似文献   

6.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V满"分化为"V满1"和"V满2",总结出区分二者的形式标志为"其后能否出现表示确数的数量成分或具有[ 数量]语义特征的名词"。对"V满1"句式中同一个动词进入"X里"和"X上"两个框架的情况进行了认知解释,考察了"V满2"所构成的歧义现象、语义类型及其分布表现,还对"V满了很多NP"句式扩大化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①。  相似文献   

7.
"好不X"构式具有语境敏感性。在语境信息不全面、不清楚的情况下,"好不X"构式的表达可能会引起歧义。为更好地理解"好不X"构式表达的内容,从语义和句法两个层面来探讨"好不X"构式,并分析"好不X"中的"不"的作用。"好X"表示肯定意义时的句法位置是:谓语、光杆动词前作状语、定语、补语。"好X"表示否定意义时,后面成分一般是呈现结果体意义的成分。  相似文献   

8.
增减类动词是从词汇意义角度划分出来的动词的类别。增减类动词从数量角度处置对象形成一种不影响交际的歧义。可以称之为元语歧义。元语歧义的生成受到体及处置对象有定性和指称性制约。增减类动词构造一种特殊的双宾语格式,其中两个宾语之间具有“蕴涵关系”,句法结构上远宾语和近宾语的住序与常规位置相反。元语歧义和特殊双宾句都是前期没有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的动词"跑"义项丰富,与宾语的语义关系较为复杂."跑 N"结构语法结构关系的不同,动词"跑"义项的不同,"跑"与"N"之间语义关系的不同以及这三个方面的相互交错,都可以造成"跑 N"结构的歧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眼动记录的方法,考察在中性和偏向句子语境中,动词歧义消解的过程。结果发现,在中性句子语境中,动词歧义词的意义通达是按照相对频率进行的;解歧信息作用于动词歧义词意义通达的晚期,对已激活的意义进行选择和整合。在偏向句子语境中,解歧信息作用于动词歧义词的意义整合过程,激活歧义词的适当意义,并对动词歧义词不适当的意义产生抑制作用;动词歧义消解的加工是延迟进行的。实验证明,在句子语境中,动词歧义消解的过程支持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11.
俄语中"吃"义动词所含语义成分各异,且词汇化程度较高,语义自足度较强。通过对俄语"吃"义动词所含的内部语义成分进行分析得出,按汉语词序特点可将俄语"吃"义动词汉译模式分为"吃+X"、"X+吃"、"X+吃+X"三种模式。其中出现在"X"位置的可以是表示特指客体、结果、数量、时间、方式等次要的语义成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自主、非自主动词次类中动作动词、属性动词、状态动词、变化动词和"屡次"类重复副词选择限制的考察,可以看出各类动词对"屡次"类副词的选择限制很不一致,属性动词选择限制最严格,状态动词选择限制较严格,变化动词选择限制一般,动作动词选择限制较宽松,由此形成了一个语义选择限制由强到弱的等级序列:属性动词,状态动词,变化动词,动作动词。从而揭示了"屡次"类重复副词与动词选择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3.
动词源致歧     
动词是致歧能力最强的词类,在各类歧义源中,动词源引发歧义的比重较大,因而影响也较大。多义动词项的致歧过程比较复杂,动词项也会在语义特征上显示出多重性特征;单义动词项致歧可称为语义特征致歧,其多个语义特征在句法结构中共现便可能引发歧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X化"动词存在两种论旨结构:一元结构和二元结构。双音节"X化"动词是无标记动词,三音节以上的"X化"动词是有标记动词。此外,"X化"动词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在使用上存在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X不要不要的"用来表程度义,分析其出现在中心语X位置上的主要为名词、动词及动词性词组、心理动词、形容词、副词,并概括其结构类型主要表现为"X到/的/得不要不要的"。最后,从网络、语言学、模因论的角度探讨其广泛传播的动因。  相似文献   

16.
歧义现象是语码转换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动词作为意义表达的主要控制者,其误用成为歧义产生的主要根源之一.动词语义的选择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制约-词义、搭配能力、语用功能,以语用功能为中心,辅以词义和搭配能力的比较是语码转换中正确选择动词语义、避免歧义的最有效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7.
汉语的句法歧义可以分析为一些抽象的格式,当这些抽象化的格式在通过语言中的词语转化为具体的言语时会产生歧义.这些歧义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动词是一个二阶动词,它与它所联系的名词之间具有复杂的语义关系,这些复杂的语义关系是造成句子歧义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变换分析,不仅可以消除这种歧义现象,同时还可以弄清二阶动词与所联系的名词之间的复杂语义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研究歧义句式.  相似文献   

18.
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联系名词时,名词与动词之间存在着施受关系,我们称这类动词为“双向动词”。双向动词用于句子中,在多数情况下,它与名词的施受关系是明确的。它们的排列位置常有三种: ①施事名词 双向动词 受事名词(主 动宾)如:学生读书。 ②施事名词 受事名词 双向动词(主 主谓)如:妈妈一句话也没说。 ③受事名词 施事名词 双向动词(主十主谓)如:这个问题我们正在研究。 由于施受关系是明确的,上面几种类型的句子语义都是单一的,不会出现歧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忠义直言》中"V得X"的结构进行分析,将"V得X"结构根据"得"的性质划分为"V得O"(即"得"为补语)以及"V得C"(即"得"为结构助词)两大类。"V得O"结构中,"得"前出现了两类动词,即表"取得"义的动词以及表"非取得"义的动词,通过分析描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考察此结构的特点以及"得"在结构中的语法化程度。"V得C"结构中出现了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状态补语以及程度补语结构。其中状态补语结构出现的用例最多,未出现可能补语结构。本文将《忠义直言》中"V得X"结构的上述特点与《水浒传》中的同类结构进行比对,发现本书的"V得X"结构在可能补语的否定式以及状态补语后带宾语的发展中体现出滞后性。  相似文献   

20.
X阶标理论(即X′理论)是乔姆斯基TG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拟用X阶标理论对X′结构.即小名词性词组、小动词性词组、小形容词性词组、小副词性词组以及小介词性词组的内部结构做详细分析,旨在展示小词组的句法结构特征及其在解释某些语言现象和歧义结构等方面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