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语言生态环境定义为包括语言本身、语言使用者、外部的物质和经济环境、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环境以及语言和环境间的互动影响在内的复杂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的战略维度,提出了建设我国语言生态环境的具体方略,对于构建语言生态文明、促进我国的社会发展及维护国家稳定与安全都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家庄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域内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方式和生态经济效应及区域差异,将该地区分为三大生态环境区,并依据开发现状找出各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它已经超出生态环境本身,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制约因素。因此,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生态的互利共赢与多元平衡转变就成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推进社会主义生态环境建设必须思索和正视的迫切现实问题。为此,他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主张多策并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追求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互利共赢与多元平衡,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优化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化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严重制约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构建和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化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切实利用法律手段引导、规范、促进和保障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实际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标识语文本译者的翻译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具体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新世纪汉语标识语有良好的翻译生态环境。汉语标识语的生态翻译要着重参照"读者反应"这一重要因素,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和美学维进行转换:为确保表达准确性和地道性采取"拿来主义"和进行动态转换;为提高可接受性,考虑文化差异,遵循语言伦理;为实现交际功能和改善人际意义,"意"忘"形",字斟句酌;为创造美感,添加修辞。  相似文献   

6.
土地可持续利用必须同时实现资源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根据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完整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程度四个维度。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可以发现,江苏省的总体利用水平较低,并且由南往北逐步降低,存在着资源制约型、生态制约型、经济制约型和社会制约型四种类型,而且产生了经济可持续性与生态可持续性相背离的现象。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江苏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总体水平,各地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高相对薄弱予系统的可持续性,最终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可持续发展预测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系统是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相耦合的复杂巨系统。本文以模糊推理系统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来模拟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进行预测。通过确定7个指标,采集1991年-2003年的数据,构建模型,进行训练、检验,建立了以上海市为代表的基于ANFIS的可持续发展预测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8.
城市群政府间生态补偿是困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鉴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府际生态补偿受到相关法律制度、传统闭合行政模式以及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但是经济一体化、生态协同治理、惠民效应等因素又继续形成动力,客观上要求引入府际合作理论以破解跨区域生态补偿难题。结合中国政治行政体制特点,提出府际生态利益结构再造,政务信息共享,探索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投融资体制并引入社会制约力量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实现府际生态经济的共赢。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湿地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湿地是中国最大的一块淡水湿地,长江中游最重要的调蓄区,国家级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在维系洞庭湖区生态平衡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过度开发与环境污染,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建全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系,建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模式,规范有关法律体系,以及树立正确的资源利用意识来提高洞庭湖湿地资源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摆在了同等重要的高度,充分显示了生态环境因素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因此,研究生态环境制约当代中国发展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制度;合理创新利用科技等途径,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一种经济资源,它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现实桥梁,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基于生态系统功能,生态产品可分为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及文化服务三类,这些生态产品具有自然稀缺性、经济消费性、时空差异性等特征。构建“资源—资金—资产—资本”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生逻辑的分析链,从而以生态产品的价值为基础探索差异化的价值实现模式,以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生态安全问题是一种影响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全方面的良性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政府要承担起生态规划、监管、建设、补偿的生态安全责任,构建地区政府的生态安全责任运行机制,从而促进地区生态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一个系统、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于缓和淮河流域恶劣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环境公平和社会正义,意义重大;从法学的角度界定生态补偿的涵义,是生态补偿制度和政策研究和构建的起点;我国生态补偿立法稳步推进,淮河流域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急需在国家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细则,并从生态环境管理去行政集权化、公私企业加入以及社会参与这三个途径来推进生态环境改善的效率和效力。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又是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部分.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特别是中国农业属于资源制约型农业,农业生态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因此也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目前唐山构建低碳产业体系面临的制约因素。产业结构内部的各产业进行低碳化建设,构建起低碳产业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互动是推动低碳产业体系构建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致使三峡库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且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库区和谐社会、解决三峡库区经济、生态问题的重要模式。它有利于库区生态文明建设,且二者间具有良性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三峡库区循环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文明构建时库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生态作为社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生态的基础。恰当地构建校园生态和生态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办好学校、发展学校的必要条件。构建生态管理系统是构建校园生态的基础;构建生态教师系统是建设校园生态的关键;构建生态学生系统是校园生态的核心;构建生态环境系统是彰显校园生态的窗口。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语言文化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影响着语言的使用与传播。双语教学作为民族教育的一部分,受到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不同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生态和谐是和谐福建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和谐福建及其构建的生态基础,是实现福建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和谐福建就是要在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建和谐福建还需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保障层,那就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基础和根本保障。和谐福建必须在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保持发展,因此只有建设好生态和谐,才能构建真正的和谐福建。  相似文献   

20.
生态伦理是指平等和谐的生态道德,并为以经济科技为基础和生态环境改善为条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它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伦理规范,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