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钟书在《管锥编》毛诗正义六。则之五二《车攻》篇中,提出了“以声音烘托寂静”这一观点。如王籍《人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实则毛诗迳取后章“之子于征,有闻无声”。以申前章之意,挹彼注兹耳。类似的还有,如陆游的《剑南诗稿》卷七《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杜甫《出塞》:“落日照大旗,  相似文献   

2.
朱熹《四书集注》里,提出了"格物致知论".格物致知论,形式上是朱熹从《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两句话推演出来的,实质上它是朱熹自己的认识论的核心.朱熹在《大学》"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处,注云:此谓知本这四个字是衍文.此谓知之至也,"此句之上,别有阙文,此特其结语耳."因此,特地补写了一章他所认为的阙文,把它作为《大学》传的第五章独立起来.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3.
诗歌以有限的形象生发无限的审美效果,这一现象在"意境"理论中得到了阐述。"境"这一文论术语来自佛教概念。钟嵘的《诗品序》"赋比兴"三义中提出"文已尽而意有余",可视作古代诗歌意境理论的雏形。诗歌的意境理论成型于唐代。王昌龄"三境"并提,首推"意境"一词。皎然《诗式》对诗歌意境和风格的关系作了辨析,司空图发展了《诗式》中的境界风格理论,提出"境外之境,象外之象"。王国维一部《人间词话》集中研究"境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古典诗歌意境理论至此基本形成。目前意境理论还存在或多或少的争议,可以肯定的是:意境或境界的追求是主体和客体,意与象,文本与接受之间的和谐统一,代表着古典诗意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正>《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计305篇,写及草木百余种,其中有一些是可以食用的野菜。1.荇菜:《诗经》第一首《关雎》中写道:"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荇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蒴果椭圆形,根、茎、叶、花均可食用。2.卷耳:《诗经》中《卷耳》一篇有:"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卷耳,据考证就是菊科的苍耳,也叫羊带来,一年生  相似文献   

5.
《周南·卷耳》在先秦诗歌中是一篇具有很高思想性、艺术性的作品。我们以主人公身份的界定为出发点,提炼出以"遥想"为特点的创作手法,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谏垣存稿》四卷,甘肃秦安人安维峻所著,一九一四年版印,今存甘肃省图书馆。这是一部爱国志士的谏草,正义垂千古,浩气贯长空,是值得一读的。安维峻,字晓峰,号槃阿道人,《清史稿》卷四百四十五有传。他生于一八五四年,卒于一九二五年,享年七十二岁。安氏  相似文献   

7.
说《采采》     
《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毛传:“采采,事采之也。”朱熹注:“采采,非一采也。”两说虽不尽同,但都把“采采”视为两个动词的组合。这个解释基本上被后世说诗者沿袭下来。直至清代,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方提出异议:“此诗及《芣苜》俱言‘采采’,盖极状卷耳、芣苜之盛。”然而现代学者多仍毛、朱旧说。如余冠英先生《诗经选》即注云:“‘采采’就是采了又采”。并将诗的首句译为“东采西采采卷耳”。陈子展先生《国风今译》译成“採採卷耳菜。”高亨先生《诗经今注》也说:“采采,采了又采。”北京大学《先  相似文献   

8.
沈云英,明末浙江萧山人,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夺父尸以全其孝,拒臣清而葆其忠,扶柩返乡,不仰于人以成其节烈,后教授子弟而终。后代方志中将其置于"孝女"、"忠节"、"烈女"等传,而在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则将其"孝忠节贞"的一生表现得淋漓尽致。沈云英故事发生于永州,而故事之所以流传,与明末清初蔡大敬《女云英传》、俞右吉《沈云英传》、毛奇龄《沈云英传》及《沈云英墓志铭》这四篇传记有关。文章重点追溯这四个文本,并对作者加以考述,是为沈云英故事之缘起篇。  相似文献   

9.
上田秋成浮世草子《诸道听耳世间猿》第四卷第三回《服丧三年于青楼》中男女主人公的"诗文对答"可谓这篇小说的独到之处,但在以往的各种研究中都没有考察男女主人公的"诗文对答"部分。该文从人物造型、场面设定角度出发,结合日本江户时代的青楼行规,不仅分析了《诸道听耳世间猿》第四卷第三回的"诗文对答"对戏剧净瑠璃《新薄雪物语》、谣曲《白乐天》的受容状况,还首次阐述了其构成方法及特色,即通过戏剧与江户时代市民文化的融合将人物诙谐化。  相似文献   

10.
正本学期的公开课笔者选的课题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选自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是一首历来被给予高度赞誉的抒情诗,整首诗充满美感。基于单元目标以及诗歌自身特点,笔者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了诗歌意境美的体味以及诗歌景、情、理的把握上,希望能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借助意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5月,浙江省第三批精品选修课程《唐之韵》在历经十年教学实践,四易其稿,再次入选浙江省精品校本课程丛书并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从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基本熟悉教材脉络,在这个过程中,编者一次次沐浴在大唐诗歌的光辉里,神迷于大唐诗歌气象变幻的意境中。对诗歌意境的赏析成为《唐之韵》这门选修课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能否准确地把握每首诗歌的意境,还需要了解每首诗歌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因  相似文献   

12.
商品和贯币 肠克思:《查木输》第一卷第一、兰章 属克思:《政治释济学批+lI》 资本和剩余价值 属克思:《资本输》第一卷第四章,第五章第二节,第六章,第 八章第一节,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五节,第十 三章第三节,第十七、十八、十九章 岛克思:《展佣劳动与查本》 列认《俄国工人的工查和资木家的利澜》、《榨取血 汗的“科学”制度》载《‘列宁全集”第十八卷。 资木积累 娜克思:《查木输》第一卷第二十一章,第==十二章第一、四 节,第二十三章郊一至四节 列宁:《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载。列宁全备,第十八 卷 资本的循环与周棘 娜克思…  相似文献   

13.
从 2 0 0 2年起 ,高考对古典诗歌鉴赏作了很大的调整 ,由原来第Ⅰ卷的选择题而变为第Ⅱ卷的简析题 ,这一变化的结果 ,直接导致的是 :题目难度增加 ,得分下降 ,学生答题无从下手。因而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这一题目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一、训练中的选材与设计“古典诗歌”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根据高考诗歌以意境表达、内容分析为主、不在文字上为难学生、回避过多的用典的要求 ,可知诗歌考察一般不会选择《诗经》、《楚辞》 ,而倾向于通俗易懂的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因而在平时训练中的选材应强调 :(1)通俗易懂、文字障碍不多的诗歌 …  相似文献   

14.
汉代训诂专著应当首推《毛诗诂训传》。据《四库全书总目·毛诗正义四十卷》云:“案《汉书·艺文志》:《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然但称毛公,不著其名。《后汉书·儒林传》始云赵人毛长传诗,是为毛诗。其字不从艸。《隋书·经籍志》载:《毛诗二十卷》,河间太守毛苌传,郑氏笺。于是诗  相似文献   

15.
读《管锥编·毛诗正义·关雎(四)》献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兴"字义的演变及历代学者对兴不同论述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力图探寻"兴"的本义,进而阐释"兴"与诗歌正文的内在联系,并以此对《管锥编·毛诗正义·关雎(四)》中关于"'兴'"全无意义的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6.
初唐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说:"汉魏风骨,晋宋莫传。"这一说法不能成立。郭璞是东晋人,其《游仙诗》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汉魏诗歌相近,其诗歌精神实质是坎壈自伤,运用的表现手法是比兴寄托,抒情风格表现为激烈悲愤,这几个方面是对汉魏风骨继承与发展。《游仙诗》具备汉魏风骨特征。  相似文献   

17.
《卷耳》是一首夫妇分别之后相互思念的诗,与所谓的后妃无涉。它是完整的一首诗,而不是两首诗,诗的第一章和其余三章"同是怀人之作",是男女对唱的诗,即诗的第一章为妇女所唱,其余三章为男子所唱。  相似文献   

18.
穆旦的代表作《诗八章》的写作,和现实生活中他和萧珊的一段特殊感情有关。在穆旦的一些作品和书信中,透出了这方面的信息。明了《诗八章》后的这一"隐情",有助于理解《诗八章》的情思内涵,同时,也可由此看出穆旦的诗歌写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特出之处。  相似文献   

19.
穆旦的代表作《诗八章》的写作,和现实生活中他和萧珊的一段特殊感情有关.在穆旦的一些作品和书信中,透出了这方面的信息.明了《诗八章》后的这一"隐情",有助于理解《诗八章》的情思内涵,同时,也可由此看出穆旦的诗歌写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特出之处.  相似文献   

20.
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形象分析近年来在各地高考卷中多有体现,2011年山东卷《咏山泉》要求赏析"山泉"的品格和作者借此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